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议南迁(二) ...
-
“从何说起呢,陛下稍待。”黄宁摆弄着案上的毛笔,眼里带着几分游离,她在编一个尽可能让人信服的故事,连她自己都觉得这是一场荒诞的梦。明明昨天还在寻常的日子里,一睁眼就到了这儿,连怎么回去都不知道,家里的小猫还等着她去喂,而她却身陷风雨欲来的宫阙。不过也确实像做了一场长梦。
“三日前,臣妾像往常一样睡下。只觉夜色沉沉,不知过了多久,便听到一声斥责:别睡了,快醒醒,大厦将倾怎么还睡得着?咱辛苦攒下的家业都让你们断送完了!”黄宁说着,一边用余光留意着崇祯的神色,指尖轻轻摩挲着案几。却见崇祯目不转睛,目光似乎正落到自己手上。
“陛下?”
“你的手指...真白,真好看。”陈昂几乎脱口而出,完全忽略了此刻周后正疑惑地盯着他。
黄宁被这冷不丁的一句弄得有些愣住,心中暗骂:“男人果然没个好东西,都特x要亡国了还在想些有的没得。”可面上仍装做无事发生,只轻声问:“陛下,您说什么?”
“没什么,多日不见,竟发现皇后愈发好看了些。你接着说,朕在听,你醒了,然后呢。”
陈昂自觉刚刚有些失态,急忙寻了个理由。让周后接着说,视线也移往别处了。
其实这也不怪陈昂,一来周皇后确实容貌出众,清丽绝俗。灯影下更显的冰肌玉骨。曹子建那两句诗怎么说来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此刻仿佛具象化在她身上。这样的美,本就容易让人心神一晃。二来,陈昂也在心中盘算着南迁,只不过当中涉及到周皇后的父亲,他不免多打量几眼,这一来二去便走了神。
听崇祯这么讲,黄宁只觉得无语,听他这意思,今晚似是要留下来,她可不想随便和一个男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她向来不喜男子,见惯了他们豪言壮语后的懦弱与贪婪,美人英雄的故事多半虚饰,更何况还有很多将亡国之罪强加于女子的。即便对面是皇帝,在她眼里也是大傻x。但眼下她还是得继续把故事编下去。
“后来,臣妾醒来,见一老者立于榻侧”,黄宁顿了顿,接着说到,
“老者自称太祖,说我等皆是不肖子孙,京城即将陷落,唯有南迁可保大明社稷,接着便领着臣妾去了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陈昂不解的问道,同时也在心中暗笑:
“好一个不肖子孙,这不就是他老朱自己养蛊的结果吗,天下从他开始彻底沦为私产,既是私产,就早晚有败掉的一天。”陈昂一边想着,视线又落到周后白皙的手指上。
“对,一个地方。”黄宁理了理思绪
“与其说是一个地方,不如说是一条光阴长河,在这条长河中臣妾看到,京城在三月十八陷落。大明倾覆后,哀鸿遍野,各地更是明争暗斗,但也见到了很多殉国不屈的死节之士。就这样太祖带领臣妾游历了许久。太祖让臣妾将这些人的名字一一记下并对臣妾讲,勿再使英雄徒流血泪,更不可再让百姓陷于涂炭,再受饥寒。”
黄宁说完随即又补充道:“说完这些太祖便离去了,再之后臣妾就醒了,所以此刻才万分火急地让陛下过来。
陈昂静静地听周后说完,梦境真假已无纠结必要,这和他所知的历史相差无二。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能浪费的。
“皇祖天恩,大明有幸!”陈昂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随后又盯着黄宁递过来的纸张,仔细端详起来。
“若要南迁,路上至少要十日,算上其他事务,那我们至多还有五日时间准备,时间有些紧呀。若是当初听从李邦华之言早日南迁,也不至落得如此地步”崇祯盯着那份名眉头紧蹙。
“陛下,现在南迁也不算晚,当务之急,是要为南迁筹措钱粮,然而府库已无余财,若无钱粮,军不动,民不从。臣妾请陛下——下旨抄家!”黄宁目光坚定,直直地盯着沉思中的崇祯,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陈昂闻言,心中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皇后的想法竟和自己如出一辙,抬首相对,是一双明亮果决的眼睛,完全不似深宫女子的柔弱怯懦,反而充满了干练和从容。
“抄家?抄谁的家?不怕朝局动荡吗?”陈昂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试探,表面镇定,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兴趣,心中暗暗思量:有意思,真有意思。
黄宁目光冷静:“朝廷已经乱了,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没有足够的钱粮是无法在南方立足的,当然这件事是要秘密去做。更何况,腐蚀国家的就是这帮朝臣”。
“周奎,魏藻德,周延儒,京城官员这三家最富”。
陈昂愈发惊奇了,他刚刚盘算的,正是要抄了这位国仗,没想到这位皇后竟会主动提出,当真老朱显灵了?难道她也是穿越来的?陈昂思忖着,可是不对啊,她写的都是繁体字,而且颇有古风。他自己这几天的诏书都是让王承恩代写......
“皇后你这是要抄自家吗?”陈昂难掩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女子。
黄宁申请坚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事重于家事,臣妾请抄嘉定侯家产以充国用!”
在黄宁记忆中,这位嘉定候是出了名的巨富贪婪。自己女儿给他三千两让他捐给国库,他老人家到头来只捐了五十两,剩下的全吞了。这种人不抄,留着也是便宜了李自成和清廷。更何况,这又不是自己真老爹。
“皇后能有如此觉悟,朕心甚慰”陈昂钦佩的看着周后,听她如此说,陈昂是真被感动到了。当然这份感动只持续了一夜。
“这件事就让李邦华负责吧,他心思缜密,办事周到。陈昂眉梢微舒,沉声说道。”
“而且眼下身边能靠的住的也就李邦华了。”
“还有范景文,王承恩。”黄宁心绪略微舒展,语气中带着一丝安心。这个皇帝算是被她说服了。
“对。”陈昂颔首,“不过眼下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说罢便立刻将王承恩唤进。
“王承恩,传朕口谕,诏李邦华即刻入宫!即刻!”陈昂眼神锐利,抬手之间似要将这方世界的颓气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