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心跳加速”——他憋了三天不敢开口的纠结,戳顾砚胳膊时指尖的颤抖,递笔时不小心碰手的慌乱,像把年少时“鼓起勇气靠近”的所有忐忑,都揉进了这道数学题里。那份“怕被拒绝又想靠近”的矛盾,是喜欢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哪怕在心里排练了无数次,真正迈出步子时,还是会紧张得手心冒汗。
顾砚的回应藏着最戳人的温柔——他转过头时眼里的星光,“我们一起看看”的包容,讲题时放慢的语速,甚至主动约“一起买早饭”的邀请,都在悄悄给林野台阶。他没有因为林野的紧张而不耐烦,反而用“等你看清”“轻轻提点”的细节,让这份“假装请教”的勇气,有了稳稳落地的地方。原来你鼓起的那点勇气,早被对方看在眼里,还悄悄给你搭了座桥。
特意把“近距离互动”写得细腻又克制——手肘相碰时的躲闪,闻到皂香时的安心,看顾砚别头发时的心动,这些不是刻意的甜,是靠近时自然而然的小雀跃。林野在意的从来不是解没解出数学题,是“和顾砚凑在一张草稿本上”的时光,是“他愿意耐心教我”的在意,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小互动,让“假装请教”变成了真心靠近。
“假装请教”的勇气,其实是林野的成长——他终于敢打破“只敢偷偷看”的僵局,敢主动迈出靠近的一步;终于懂了,喜欢一个人不用等“完全不紧张”,哪怕声音发颤、手在发抖也没关系。而顾砚的温柔,就是让这份笨拙的勇气有了意义:你敢向我走一步,我就愿意向你走九十九步,这份双向的在意,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