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捏把汗”——他对着数学题抓耳挠腮的焦虑,偷看顾砚时的小心翼翼,被发现后慌得算“1+1”的笨拙,像极了我们上学时“既怕考砸又怕被喜欢的人发现小秘密”的双重慌张,这份真实的窘迫,比任何甜腻的互动都更戳人。
特意把“偷看”拆成了细碎的心理活动:从羡慕顾砚写题流畅的走神,到想瞟答案的小侥幸,再到被发现后“埋脸装思考”的窘迫,最后是顾砚递草稿本时的窃喜,林野的心情像坐过山车,却全是少年人的真实写照。他偷看的哪里是试卷答案?是想多看两眼灯光下安静的顾砚,是想在自己手足无措时,偷偷蹭一点对方的从容,这份“借光”似的心动,软得像棉花。
顾砚那句“你刚才没事吧”的关心,藏着不动声色的温柔——他未必没发现林野在偷看,却没戳破“作弊”的尴尬,反而用一句关心给了台阶;他未必没看出林野的焦虑,却没说“这题很简单”的话,只是默默帮捡了草稿本。而林野把“考砸的难过”和“被关心的开心”都写进日记,是少年人最直白的情绪:哪怕事情不完美,只要和顾砚有关的小细节,都能变成甜的。
最后林野梦里“和顾砚一起流畅做题”的场景,是想圆他一个小小心愿:现实里的数学题可以不会,但梦里总能和喜欢的人一起从容面对吧;现实里的偷看可以慌张,但梦里总能光明正大地并肩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