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019登台 ...

  •   望江楼内,日暮西垂,霞光映江,炉中茶香袅袅。

      许景澄已在此待了大半日,倚窗而坐,任日光斜照,半倚半卧,观市井人流,听堂下说书,真个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主人,今日一整天酒楼内的八卦,都在此处了。”

      玄四进来,双手奉上一叠纸张。

      此纸洁白细腻,字迹清晰,名为“澄纸”。

      这是当年许景澄督人改良的新法造纸,因其轻薄耐存,如今京中书肆皆以此为贵,每年所得之利,不在望江楼之下。

      许景澄懒洋洋伸手接过,漫不经心翻阅:

      ——铁匠铺近来接了许多军器订单;
      ——西市来了一批大宛良马,售价高昂;
      ——昭安侯世子与嫡弟八字相冲,竟已搬出侯府;
      ——米价年年攀升,今年又贵了两文;
      ——京城里新出一种雪花糖,百姓趋之若鹜;
      ——顾昱近来频繁出入昭安侯府,还常与嫡次子同行;
      ——礼部尚书之子在外多有风流之事;

      世事万端,于旁人或为闲谈,于他却皆是蛛丝马迹。

      许景澄微一颔首,眼中闪过冷光,落在有关昭安侯府与顾昱的字句上。

      “主人,裴大人马上要到了。”

      “把东西都收好。”许景澄手中案牍递回玄四,整个人仍懒散靠坐,仿佛自始至终都只是来饮茶赏景而已。

      未及半炷香,雅间的门被推开。

      来者是裴清扬,乃两年前的状元郎,如今任翰林院侍讲,青衫玉带,风神俊朗。

      “裴大人,怎么来的这般晚。”

      裴清扬笑着拱手:“如何就生分起来了?昔日你可唤我裴兄,若再称大人,今日这酒我便不喝了。”

      许景澄淡淡一笑:“裴兄如今在朝为官,我怎敢不称一声大人。”

      裴清扬摇头叹息:“许世子分明是在与我打趣。你素来足不出户,寻你一聚,次次都推说身子不适。”

      许景澄举杯笑道:“今天我做东,一定让各位兄长满意。”

      话音未落,雅间外又有人进来。

      “我怎地一来,就听见有人在说我闲话?”

      来者是林衡之,与裴清同年登科,如今在吏部任职,身姿修长,眉目清朗。

      裴清扬哈哈大笑:“正好!可惜赵兄远调地方,若在京中,我们四人同聚,才真是快意。”

      许景澄心头微动,当年在国子监读书时,裴清扬、林衡之、赵延石三人皆与他交好,算得上是意气相投的同窗。

      酒过三巡,窗外夜色渐深,京城的暗流,也在这笑语觥筹之间悄然涌动。

      望江楼,素来是京城中迁客骚人最爱流连之所。

      楼上雅间常设清供,楼下大堂更是高悬灯火,鼓瑟吹笙,满座皆是才子。

      为迎合文士之趣,望江楼有一惯例——每月逢六,必开辩会。

      不问朝堂大义,不较诗赋辞章,所论者,皆是柴米油盐、田亩赋役、市井买卖之事。

      京城举子借此施展才思,以民生之理见长者,方能得众口称善,流传京师。

      今逢十六,辩会未开,楼中已经热闹非常,举子们或执卷而立,或据案陈辞,喧然似市。

      裴清扬举杯遥望楼下,叹道:“看到他们,倒让人想起当年争锋。”

      林衡之失笑,毫不留情揭穿:“裴大人怕是记忆有误吧?我怎记得当年某人与景澄七辩七输?今日还在这里歪曲历史,真真无耻。”

      裴清扬也不恼,反唇相讥:“读书人的事,怎能说是输赢?充其量也就是春秋笔墨罢了。再说——我记得某人当年也是输得面红耳赤呢。”

      两人斗口,倒似旧事重提,毫无芥蒂。

      当年,他们皆在国子监读书。

      嫉妒与争锋之心自然有。

      许景澄年少成名,得国子监夫子器重,但“文无第一”,京中士子多有不服,讥其虚名。

      于是他亲在望江楼设辩会,效仿佛门辩难之制,广邀京师举子,凡有不平,皆可登楼质问。

      三十一名学子接连上阵,或问田赋盐铁,或论礼乐刑名,百家争鸣,声震楼堂。

      许景澄却一人独席,舌战群儒,接连三日,锋芒不歇。纵是京中有名之士苦心设问,终究不能驳倒半句。

      那一役,许景澄独占鳌头,名动京华。

      然辩毕之时,却因竭力过度,口吐鲜血,当场昏厥。此后高烧不退,卧病一月,方才勉强痊愈。

      此事传至朝堂,连圣上都惊闻此人,赞其“文锋如剑,可折群雄”,并下旨特许望江楼每月开辩,举子皆可入席。

      自此,望江楼虽是酒楼,却兼具文名之所,凡进京赶考之士,莫不以登楼辩论为荣。

      许景澄低头望着楼下人声鼎沸,眼中浮起一抹怀旧之色,轻声道:“可惜我再无机会登场了。”

      语气淡然,神色虚弱,言辞间却透着几分无奈。

      裴清扬与林衡之皆心中一紧。昔年意气争锋的少年,如今因旧疾缠身,几乎再无科举之望,年少于他们许多,再加之近来坊间更有流言四起,怎不让人怜惜?

      裴清扬叹道:“今日就看这些举子,是否能有景澄当年十之一二的风采吧。”

      林衡之摇头:“我看是难咯。”

      景澄却唇角一勾,淡淡笑道:“若只是十之一二,怕是不用劳烦别人。我家书童,便不会让二位兄长失望。”

      “根据规制,今日开论会,题目乃是《税银之策》。凡有高见者,可登台献策。今日更特邀户部侍郎张廷佐为考官,由其当场评点。”

      裴清扬微微一愣:“竟能把张侍郎请来?要知道,他在朝中素有‘铁公鸡’之名,吝于用度,一毛不拔。”

      林衡之笑道:“不过近年国用空虚,如非他精打细算,恐怕国库早已告罄。能言厉色,倒也不失真才实学。”

      裴清扬颔首:“的确如此,唯有望江楼得陛下赐额,方能请来正四品大员,亲作裁判。”

      二人言谈之间,已有数位举子登台。

      “减免税银,可以惠民。”

      “以工代赈,可兴水利。”

      然而张侍郎却摇首冷笑,连批数人:

      “一派胡言!京城米价几何尚不知,何谈筹策?”

      “减免税银?可知税银乃国之命脉!”

      “以工代赈?陈词滥调,毫无新意!”

      几个自信满满的举子,瞬间便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面色涨红,却又无力辩驳,只得讪讪退下,连袖角都带着几分狼狈。

      裴清扬低声赞道:“此人苛刻,却也见得真章。”

      忽而,一青衫男子缓缓登台。

      身着素色直裰,腰束青带,面容清俊,目光沉静。步履之间不疾不徐,立于堂前,却自有一种从容不迫之态。

      正是陆昀。

      玄一拱手沉声道:“学生所献之策,乃‘阶梯税制’。凡赋税之征,当视家业之丰俭而定,富者多纳,贫者少徭……此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亦能使百姓知国朝有公心,人人安业……”

      众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

      有人若有所思,裴清扬更是连连颔首:“不错,有意思,颇见新意。”

      张侍郎却冷笑:“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税银累进固善,然富户素来握权执利,若强加重赋,必心怀不满,暗中阻挠,反令弊端滋生。”

      玄一朗声答道:“富者兼并,田土恒多,若无节制,必至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税银之制,岂止充实国库?更在抑豪强、扶薄弱,使百姓有安生之路。圣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策虽难,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若一味畏豪强之怨,岂不使天下苍生,永无出头之日?”

      张侍郎眉头一挑,追问道:“税银之策,难在监察,如何能使吏不舞弊,民不藏匿?”

      玄一沉声答道:“一则明法,二则重刑。若能赏善罚奸,立信于民,则虽千里之外,百姓亦不敢欺。昔《商君书》有言:‘刑重则民畏,令行则国治。’若国法如山,谁敢隐瞒家产?”

      二人一问一答,张廷佐指出“阶梯税制”中各种弊端难,却也屡次被陆昀机敏化解。

      片刻沉吟后,张廷佐盯着台上的少年,忽然开口:“那你可有详细之策,如何丈量家业,如何定档分级?”

      陆昀拱手应声:“回侍郎的话,此乃学生一得之见,尚未有成法。只是愿以此抛砖引玉,日后当竭尽心力,求一策能为国济世。”

      张廷佐眼中闪过一抹讶色,而后正色道:“你倒是实秤,不似寻常举子,空言高论、心高气傲。记住,空谈误国,实策兴邦。谋略与施行终是两码事,望你日后能守此初心。”

      话音落下,堂中瞬间爆发出一片鼓掌与喝彩。

      众人皆知,今日过后,京城里恐怕又要多出一位才子——“陆昀”。

      裴清扬低声笑道:“此子锋芒,的确有几分景澄你当年的风范。”

      林衡之亦点头:“何止几分?简直是继承了景澄的锐气。”

      许景澄微微一笑,带着几分不好意思:“两位兄长看出来了?”

      裴清扬斜睨他一眼:“你莫不是当我们傻?此子言路与你一脉相承,分明是你亲自指点过的。更何况,你方才早就提提及自己的书童。说白了,你今日约我们来叙旧是假,推他上台是真。”

      许景澄坦然道:“的确是小弟的私心。陆昀虽为我书童,却也是我半个学生。往日不解文正公为何甘愿倾心讲学,传道授业;如今身子每况愈下,方知寄望于人后者,方为师者之乐。”

      这一番话,说得二人心中酸楚,眼底都带出几分怜惜。

      林衡之轻叹:“罢了,别说这些。你这书童,他日若真能登科入仕,必为栋梁。你只管放宽心便是。”

      裴清扬也举杯笑道:“来来来,吃酒!”

      ?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