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即将跨越 ...
-
许晚棠的脚伤并不严重,休息一晚后已经好了大半。但白青泠还是如约带来了药膏和早餐,站在了莱青美术学院女生宿舍楼下,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你真的不用特意跑一趟的,”许晚棠匆匆下楼,有些不好意思,“我已经好多了。”
白青泠递过还温热的豆浆和包子:“顺路。药膏睡前再擦一次。”她的目光落在许晚棠已经不太明显的跛行上,微微松了口气。
许晚棠心里暖暖的,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是我们项目截止提交的日子。下午要不要一起去交作品?”
白青泠点头:“我下午没课,可以过来找你。”
秋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校园小径上,斑驳陆离。许晚棠哼着歌往回走,脚步轻快得几乎忘记了昨日的扭伤。
下午,当白青泠来到莱青时,发现许晚棠已经将作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包括一些写生创作、色彩实验和视觉笔记被精心排列,展现出江市东西区的对话与融合。
“我做了个初步的排序,但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许晚棠挠着头说。
白青泠仔细观看每一件作品,思考片刻后说:“叙事线可以再清晰一些。从物理边界开始,逐渐深入到文化和情感层面的边界对话。”
她重新调整了作品顺序,又在某些地方加入了文字注释。经过她的调整,整个项目的脉络果然更加清晰有力。
“太棒了!”许晚棠惊叹道,“你总是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交完作品后,两人在校园里的长椅上休息。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
“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已经很有收获了。”许晚棠伸了个懒腰,“我学到了好多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白青泠轻轻点头:“我也是。你的色彩直觉和大胆尝试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创作可能性。”
许晚棠歪头看着她:“那我们以后还继续合作?”
“当然。”白青泠的回答简洁却坚定。
一周后,消息传来——他们的项目入选了“双城记”展览,而且是少数几个被策展人特别提到的作品之一。
“太棒了!”许晚棠在视频通话中几乎跳起来,“我就知道我们的组合是最佳的!”
白青泠的嘴角也难得地扬起明显弧度:“展览下周开幕,我们需要准备现场展示的部分。”
接下来的日子在忙碌中飞逝。她们需要准备作品标签、艺术家陈述,还要设计展览现场的互动环节。许晚棠主张做一个让观众体验色彩混合的互动区,白青泠则建议增加一个记录观众边界体验的留言墙。
“我们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贴纸,让观众在留言墙上表达他们对边界的感受。”白青泠提议。
许晚棠眼睛一亮:“就像色彩的情绪板!喜欢这个idea!”
展览前夜,所有参展者被邀请提前布展。江市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厅里,各校学生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紧张。
许晚棠和白青泠的展区被安排在一个转角位置,恰到好处地象征着“边界”的主题。他们精心布置作品,调试灯光,确保每一件作品都能以最佳状态呈现。
“看这个光线,”许晚棠调整着射灯角度,“让色彩的过渡更加柔和了。”
白青泠正在排版文字标签:“这里的说明需要再简洁一些,让观众一眼就能理解概念。”
忙碌中,许晚棠不小心碰倒了一瓶水,正好洒在几件作品上。她慌忙擦拭,却发现水痕意外地创造出一种新的色彩效果。
“等等,”白青泠阻止她继续擦拭,“这个意外效果其实很有意思——就像是边界被液体模糊、重新定义的过程。”
许晚棠仔细观察:“确实诶,有种意料之外的美感。”
他们决定保留这部分意外效果,甚至故意在其他作品上也制造类似的水痕,形成一个意外的创作系列。
“这就是你常说的‘拥抱意外’吧?”白青泠轻声说,“有时候失控反而能产生新的可能性。”
许晚棠惊讶地看着她:“你居然记得我说过的话?”
白青泠低头整理作品,耳根微红:“你说过的很多话,我都记得。”
布展接近尾声时,策展人过来巡视,对他们的展区特别驻足。“很有意思的概念,”策展人评论道,“不仅是地理上的双城记,更是艺术与设计、理性与感性的对话。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主题的?”
许晚棠和白青泠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说:“来自我们的亲身经历。”
布展结束后,已是夜深。两人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江市的夜空罕见地清晰,几颗星星隐约可见。
“有点紧张,”许晚棠承认道,“明天就要正式展出了。”
白青泠轻声说:“无论反应如何,我们已经创造了有价值的东西。”
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小店时,白青泠突然停下了脚步:“等一下。”她走进店里,不久后拿着两个热腾腾的烤红薯出来。
“给你,”她递过一个,“记得你说过秋天最喜欢吃烤红薯。”
许晚棠惊讶地接过:“你连这个都记得……”
热乎乎的红薯在微凉的秋夜里散发着温暖的白气和甜香。两人站在街边,安静地享用着这简单的美味。
“青泠,”许晚棠突然问,“你觉得我们的‘边界对话’会一直继续下去吗?超越这个项目,超越学校……”
白青泠沉默片刻,轻声道:“边界不是用来永远存在的,而是用来跨越和重新定义的。”
许晚棠看着她被街灯柔化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勇气:“那……如果我想跨越一些个人之间的边界呢?”
白青泠转过来看她,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深邃而柔和:“那得看是什么样的边界了。”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城市夜晚的背景音和彼此逐渐加快的心跳声。
就在这时,许晚棠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起——是月梨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姐姐,晚棠姐,”视频那头的月梨看起来还没睡,“明天就是展览了对吧?加油哦!我和小姨、艺言姐,知灵姐还有薏柔姐和姝杞她们都会在线观看直播的。”
她们聊了几句后,月梨突然说:“对了,我根据你们的项目概念画了一小篇漫画,发给你们看看?算是为你们加油。”
当她分享屏幕展示画作时,许晚棠和白青泠再次惊讶——漫画中,两个角色正在跨越一道色彩斑斓的边界线,手的距离极其接近却尚未相触,眼神中充满期待与不确定。
“月梨你……”许晚棠一时语塞。
月梨推了推眼镜,语气依然平静:“只是练习表达那种‘即将跨越’的瞬间张力。觉得这个时刻往往比实际跨越更有意味。”
通话结束后,两人对视一眼,忽然同时笑了起来。
“月梨那孩子,”许晚棠摇头笑道,“总是能一针见血。”
白青泠轻声说:“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锐。”
回到莱青美院门口,告别时刻到来。许晚棠看着白青泠,突然上前轻轻拥抱她:“明天见,合作伙伴。”
白青泠微微一怔,然后缓缓抬手回抱:“明天见。”
这个拥抱比以往都要长一些,但也更加自然。分开时,两人脸上都有些微红。
“晚安,棠棠。”白青泠轻声说,然后转身离开。
许晚棠愣在原地,心脏狂跳,白青泠突然这么亲昵的称呼叫她。
回到宿舍,许晚棠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澄棠设计学院的方向,手中仿佛还残留着拥抱的触感。而另一边的白青泠,则对着手机里刚才偷偷拍下的两人影子合照发呆。
展览前夜,江市的两个角落里,两种相似又不同的心跳,正为明日可能发生的种种可能性而加速跳动。边界依然存在,但已经变得透明而可渗透,等待着被勇敢者跨越。
夜空中的星星仿佛也在注视着这座城市,注视着那些即将在艺术与情感的边界上进行对话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