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伊莉丝赶紧拦住她:“斯嘉丽!你冷静点!你现在这个样子去找他,只会让你自己更丢脸!听我说!”
她用力握住斯嘉丽的肩膀,迫使她看着自己,语气变得严肃而急切:“斯嘉丽·奥哈拉!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为了一个不愿意选择你的男人,把自己弄得这么狼狈,值得吗?你的骄傲呢?你的魅力呢?难道离了艾希礼·威尔克斯,你就不是那个让所有男孩倾倒的斯嘉丽·奥哈拉了吗?”
或许是伊莉丝罕见的严厉语气震住了她,或许是“丢脸”这个词刺激了她强烈的自尊心,斯嘉丽的哭声稍微小了一些,但依旧抽噎着,委屈地看着伊莉丝。
伊莉丝放缓了语气,继续安慰,同时也忍不住带出了自己的一点真实想法:“好了,别哭了。为这种看不清你好的男人流泪,不值得。再说了,他已经决定选择别人了,你确定要当一个插足者?斯嘉丽,你的骄傲呢?!这世界那么大,好男人多的是,何必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现在外面乱糟糟的,战争说不定哪天就真的打起来了,到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些情情爱爱?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找个真正把你放在心上、能保护你、值得依靠的人,比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梦要实在得多……”
她絮絮叨叨地安慰着,一半是真心为斯嘉丽考虑,另一半也是想趁机给她灌输一点现实主义的思想,希望能让她将来少吃点苦头。她提到了战争的风险,提到了务实选择的重要性,甚至隐晦地暗示不要太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
然而,伊莉丝完全没有察觉到,就在她们身后不远处,一扇虚掩着的、通往吸烟室的小侧门后面,有两位绅士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生意的简短谈话,正准备出来,却恰好被斯嘉丽的哭声和伊莉丝的安慰声绊住了脚步。
其中一位,正是瑞德·巴特勒船长。他靠在门框上,脸上依旧带着那副惯有的、玩味的表情,饶有兴致地听着廊柱下那场姐妹间的私密对话。尤其是听到伊莉丝那番关于“不值得”、“务实”、“活下去最重要”的言论时,他深邃的黑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位看起来安静温顺的奥哈拉家小女儿,内心似乎远比表面看起来要有趣得多,清醒得多。这种近乎冷酷的务实和远见,在这个被激情冲昏头脑的南方沙龙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珍贵。
而另一位,是一位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士。他身材高大挺拔,穿着合身的深色礼服,气质沉稳,面容英俊却带着一丝历经世事的沧桑感。他是托马斯·卡特(Thomas Carter),一位来自邻县的庄园主,妻子几年前因难产去世,留下一个四岁的儿子。他此次来十二橡树,既有社交目的,也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想与约翰·威尔克斯洽谈。他同样被哭声吸引,本想回避,却被伊莉丝后面那番话吸引了。
他看着那个努力安慰着任性姐姐的少女,她的话语没有一般小姑娘那种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反而充满了一种罕见的、甚至是有些过早成熟的冷静和对现实的洞察力。尤其是她提到战争和“活下去”时的那种语气,让他这个同样对时局感到担忧、并且肩负着家庭责任的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他注意到她安慰人时的那种耐心和真诚,以及隐藏在温柔外表下的那股韧劲。没到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能够有这么务实的想法。
瑞德·巴特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托马斯·卡特说:“有趣,不是吗?奥哈拉家似乎藏着不止一颗璀璨的宝石。这一颗,看起来不像她姐姐那么……耀眼灼人,却似乎更加耐人寻味。也许,她更适合这个时代~”
托马斯·卡特没有回答,只是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而廊柱下,伊莉丝对此一无所知。她终于勉强安抚住了斯嘉丽,替她擦干眼泪,整理好仪容,准备带她悄悄回到人群中。她并不知道,她这番出于好意的、带着现代思维的现实主义安慰,已经像投入水面的石子,在两个重要男人的心中,激起了截然不同却同样持久的涟漪。命运的丝线,在一次意外的偷听中,悄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偏转。
十二橡树庄园的宴会结束后,大多数客人都陆续离开了。然而,托马斯·卡特先生却因为一点意外的“小麻烦”不得不暂时滞留——他的马车的一个轮轴在来时的路上就有了不易察觉的裂痕,终于在返程前彻底断裂,需要时间修理或更换。约翰·威尔克斯热情地邀请他在十二橡树多住几日。
这几天里,托马斯·卡特并未虚度。他借着这个机会,与约翰·威尔克斯更深入地探讨了当前紧张的政局对棉花贸易的影响,也与其他几位滞留的绅士交换了意见。越是交谈,他内心对未来的忧虑便加深一分,瑞德·巴特勒那些不中听的话和那天偶然听到的、奥哈拉家小女儿关于“活下去最重要”的现实言论,不时在他脑海中回响。
同时,他也并未忘记那个抽噎着跑开、像火焰般耀眼的斯嘉丽·奥哈拉,以及那个冷静安慰她的、声音温柔却观点独特的妹妹伊莉丝。尤其是后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日,在与威尔克斯家的某人闲聊时,对方无意中提起:“塔拉庄园最近出了些新奇的点心,味道好极了,和以前那些甜腻的东西完全不同。我夫人上次从他们家宴会回来后就念念不忘,可惜这个他们不售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托马斯立刻想到了家中那个四岁的儿子小艾伦(Allen)。孩子最近有些挑食,或许这些新奇的点心能引起他的食欲。
于是,当年下午,他就骑上马,带上一份小巧的礼物,以“为家中幼子寻找些可口点心”为由,拜访了塔拉庄园。
杰拉尔德.奥哈拉对于这位来自邻县、风度翩翩且家境殷实的年轻庄园主(虽然丧偶,但并无损他的地位和魅力)的到访感到十分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埃伦夫人也得体地出面招待。
在客厅寒暄片刻后,杰拉尔德自然提起了家里的“新发明”,并颇有些自豪地表示:“那些小点心都是我女儿伊莉丝弄出来的玩意儿,孩子们倒是都喜欢。”
伊莉丝得知有位绅士特意为点心而来,有些惊讶。她来到客厅,见到是托马斯·卡特,认出是那日在十二橡树有过一面之缘的绅士,便礼貌地行礼。
托马斯站起身,同样礼貌地回礼。他再次打量她,今天她穿着一件简单的浅紫色家居裙,显得更加温婉沉静。他说明了来意,语气真诚,并递上了一本包装好的诗集:“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感谢您的款待和可能的美味。”
伊莉丝有些意外地接过礼物,道了谢。她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成熟稳重的绅士会如此细心。她亲自去厨房,挑选了几种最新鲜、口感最细腻的糕点——柔软的蜂蜜蛋糕、酥脆的黄油饼干、还有几个小巧的水果挎——仔细地用干净的油纸包好,放在一个精致的篮子里。
当她将篮子递给托马斯时,还细心地叮嘱了几句保存方法和最佳食用时间。她的态度落落大方,没有一般少女的羞怯,也没有刻意讨好,只是一种对自己“作品”的负责和对客人的周到。
托马斯看着她认真的神情,听着她清晰的嘱咐,心中那种好感又增添了几分。他觉得和她交谈很舒服,没有压力,也没有常规应对女眷们,需要费力应付的虚荣和浮夸。
这次短暂的拜访非常愉快。托马斯带着点心离开时,心中有了一些异动。但想到小姑娘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免有些叹息。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仿佛命运有意安排,又发生了几次“巧合”的偶遇。
一次是托马斯骑马熟悉周边环境时,在一片小林地的边缘,看到伊莉丝正带着一个小篮子,似乎在采摘野莓(实则是她借口出来透气,顺便寻找一些可能有用的野生草药)。托马斯下马打招呼,并自然地帮她提了篮子,两人一边闲聊一边走了一小段路。
伊莉丝也没有刻意的装小孩(毕竟芯子里又不是一个真的十几岁小姑娘),毕竟只是一个一面之缘的默生人,以后也不一定会再见面。。而托马斯发现伊莉丝对周边植物的熟悉和偶尔冒出的一些关于其用途的见解,觉得她不仅务实,还很有见识。
另一次是托马斯再次拜访塔拉,想为上次的点心致谢(小艾伦果然很喜欢)时,正遇上伊莉丝在耐心地教卡丽恩一种新的编织法。她低着头,侧脸柔和,讲解时声音耐心又清晰。那一刻,托马斯忽然想象了一下,如果她这样温柔耐心地教导自己儿子的场景……这个念头让他心中又一动。
还有一次是在琼斯博罗的小街上,托马斯去邮局取信,恰好碰到伊莉丝陪着埃伦夫人在布料店挑选布料。埃伦夫人身体似乎有些不适,略显疲惫,伊莉丝细心地搀扶着她,为她参考布料的花色,神情关切而专注。托马斯上前问候,并主动提出可以用马车送她们一程回塔拉。伊莉丝感激地接受了。在马车上的简短交谈中,托马斯进一步感受到了她的体贴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