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老狐狸 ...

  •   穆额齐刚落,在外等候已久的闻慧就带着人将一个砂锅呈上了桌。

      开盖的瞬间,一股复合型香气扑面而来。

      五指毛桃的天然椰香、陈皮的沉稳陈香、土茯苓的草本清香以及龙骨炖煮后的肉脂香交织在一起,层次丰富而温和。

      他每一次在这用的汤,都没有重复过,每回都是食材的药性和味道的多样搭配与均衡,使其相辅相成,达到补益身体的效果。

      胤祺沉浸在这股层次丰富的香味之中,刚刚只是想着陪穆额齐用膳,现在倒是真正有了胃口:“福晋有心了。园中的湿气确是重了些,此汤正合时宜。”

      常顺上前替主子爷盛了半碗汤,嘴中的哈喇子被这股香味刺激得疯狂分泌。

      胤祺舀了一勺汤水,暗暗赞叹,这汤色澄澈明亮,宛如琥珀,与他平日喝的那些奶白色的浓汤截然不同。

      他带着好奇轻轻吹了几下,尝了半勺。层次分明地冲击着味蕾。他并未立刻说话,而是又细细品了一小口,方才缓缓放下汤匙,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看向穆额齐。

      “爷方才还在想,府宴的菜单上,开场汤品虽定了例,是皇嫲嬷常用的汤品,却差了几分新意与匠心。今晚这道汤的色、香、味皆是上乘,尤其是这健脾的功效,最是适合皇玛嬷如今的身体。将它列入府宴菜单,再合适不过。你觉得如何?”

      健脾?

      穆额齐听完内心豁然开朗,太后最近没有胃口,又住在昆明湖边,可不正需要健脾祛湿嘛,她怎么没想到呢?

      今晚这道汤精准地踩在太后的得分点上,既展现了孝心,又比单纯“循例”更显诚意,还完全规避了“药膳犯忌”的风险。

      “还得是爷机敏,我刚刚怎么没想到呢!不瞒爷说,方才我拟订汤品的时候也头疼呢,平日里我熟悉爱用的汤膳都是偏药膳类型的,但选择药膳又怕药膳喝了有违圣体。云嬷嬷见我实在拿不定主意,才推荐了那道汤品,我也觉得还是稳妥为重,方才定下了。”

      穆额齐原本还想着饭后再将菜单子改改,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二人今晚这道汤就能让府宴出彩了:“如今听您这么一说,也觉得咱们今晚喝的这道汤更适合!”

      她亲自盛了半口汤递给胤祺:“云嬷嬷建议的那道汤,是皇玛嬷‘夏日常备’的,固然稳妥,却也只是循例办事,显不出咱们小辈的特别心意。而爷选的这道汤,功效暗合皇玛嬷最需颐养的‘脾胃’,口味又是皇阿玛喜欢的清淡醇厚。这便不仅是‘备膳’,更是‘尽孝’了。这份心思,比汤本身更要紧。今日以汤带酒,敬爷一杯。”

      胤祺眼含笑意地接过她递过来的汤碗,穆额齐几乎将他刚刚脑子里的想法说了个十成十,这种精神上的同频共振,远比事务上的配合更让他欣喜。

      他没有直接喝汤,而是顺势端起了手边的茶杯,迎向穆额齐“以汤代酒”的举动,胸口激荡着一种找到知音的快意:“好!好一个‘不仅是备膳,更是尽孝’!与明白人说话,就是畅快。”

      他以汤代酒,与穆额齐的汤碗轻轻一碰:“府宴之事有你这般心思玲珑之人掌总,爷再无后顾之忧了。”

      二人慢悠悠地用过了汤膳,穆额齐见气氛愈发融洽,知道这是提及玉容散的好时机,她等到自己用地差不多的时候,用闲聊的口吻说道:“我今日敲定菜单时,倒还有一个插曲,内务府刘总管亲自送了一批御赐之物过来,除了皇阿玛在春晖堂说的酒器、酒曲之外,还有两盆极为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

      当穆额齐提到“内务府刘总管”时,胤祺用筷的动作微不可察的停顿。
      刘泉这只老狐狸,对圣意的揣摩在宫里一向是数一数二的。
      他亲自过来送东西,是在主动向五贝勒府示好,不然以刘泉如今的地位,跑腿的活底下人哪里敢让他去做?

      “他还说了什么别的吗?”

      “刘总管办事周到,话也说得极为漂亮。他说,些是皇阿玛的恩赏,是公事。除此之外……他还以个人名义,夹杂着送了些他说‘不成敬意’的小玩意
      儿。”

      胤祺听到这里,眉头微挑,语气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哦?刘公公倒是费心了。什么稀奇物件?”值当刘泉这么拐弯抹角地送过来?

      她稍作停顿,看向胤祺,清晰地吐出关键信息:“是一罐由乌喇嬷嬷亲手调制的‘玉容散’。刘总管话说得极巧,借着关心常顺管家在外头行走的,保不齐有个磕碰烫伤的由头送来的,只字未提其他,单单强调这是宫里的主子也难求的顶级方子,尤其以‘生肌活血、改善疤痕’的功效最为人称道。刘总管说备着也是有备无患,常管家若硬推了,反倒显得不近人情,拂了刘总管的面子。但又有些拿不准,收了东西之后还是交到我这边了,我瞧着常管家也是一片维护主子的心,便没再推辞。”

      “哼,他们二人,一个借花献佛,一个顺水推舟,这份察言观色、体贴上意的心思,当真是滴水不漏。”

      刘泉借送乌喇嬷嬷研制的玉容散向他示好,却绝口不提真实目的;常顺心知肚明却顺着刘泉给的台阶收下并呈报,顺利收下这个对他有用的顶级方子,真是两只老狐狸。

      常顺站在旁边伺候贝勒爷用膳,听到贝勒爷点到自己和刘泉,下意识地将身子躬得更低一些,目光垂向地面,脸上流露出做错了事等待训诫的神情。

      贝勒爷能当着他的面说出来,等于是在福晋面前肯定了他的能力和忠心,他暗暗松了口气。

      穆额齐听出贝勒爷这番话的明贬暗褒,不仅在夸常管家办事手法老练、懂得变通,能领会刘泉的深意并顺水推舟地收下,而且没留下任何话柄,让他感到冒犯。

      穆额齐无聊地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到自己碗里,低着头慢条斯理地将里头的大骨刺挑出来:“我听着这功效特异,心里头第一个念头倒不是自己用。只是……”

      她语气放缓,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我原本想着这等直接用于肌肤之上的东西,又是冲着‘改善疤痕’这等要紧功效来的,纵然是乌喇嬷嬷的手艺,刘总管的脸面,我也觉得总不好贸然便用到爷的身上。所以我私下想着,不如先让闻慧闻敏仔细瞧瞧方子,试试药性是否温和妥帖。若果然是好东西,再与爷说不迟。届时用或不用,全凭爷的心意,也免得徒增烦扰。”

      她刚刚想的是提一提玉容散的事,如果贝勒爷不着急,她也不着急研究,但刚刚贝勒爷这么机敏,此时她说出来确实更好。

      万一刘泉还有别的什么意思,是她没有想到的呢?

      她将挑好刺的鱼肉夹到胤祺碗边:“我原本是这么想的,所以打算先按下不表。但方才独自思忖,越想越觉得不妥。爷,刘泉不是寻常太监。”

      他是内务府总管,是皇阿玛身边最知分寸的人。

      他今日此举,当真只是一份单纯的个人心意吗?

      当然,也不排除刘泉看到皇上突然要和太后一起驾临他们的的园子,想提前烧个冷灶,卖个人情。

      但这风险极大,能做到内务府总管之位的人,那肯定心眼跟蚂蚁窝似的精明,若无半点风声,未必敢贸然行事。

      “这其中的意味,我不敢妄加揣测,更不敢擅自做主。思来想去,觉得必须即刻让爷知晓。”

      她担心的不是这药灵不灵,而是这送药背后的心思,可能藏着圣意。

      皇阿玛多年来对他这道疤不闻不问,今日刘泉却送来这玉容散……不会是像刺探什么吧?皇阿玛是不是想看看,他是否还在意这道疤?是否对现状心有不满,生了别的心思?不然为什么连他的福晋都如此懂太后想念太皇太后的心思,提出要请太后一起摘梅酿酒?

      他用筷子夹起穆额齐去了骨的鱼肉,动作看似平稳,内心却如同被投入一颗石子的深潭,漾开层层涟漪。从小到大,皇玛嬷会慈爱地吩咐太监“给五阿哥多夹些他爱吃的”,会关心他吃得香不香、饱不饱,但这是居高临下的、充满宠溺的关怀,是“老祖宗”对“孙儿”的疼爱,不会,也不必亲自动手做剔刺这样琐碎的事。

      而伺膳太监会将所有菜品处理得恰到好处,但那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毫无感情的专业,是他们的职责,与情感无关。

      穆额齐的这个举动,不同于太后的宠溺,也不同于太监的伺候。

      她不是在下命令,也不是在执行任务,而是在听他说话的同时,顺手就为他做了这件事。

      这种“顺手”,是他生命中极其稀缺的体验,让他恍惚间触摸到了一种寻常夫妻过日子的烟火气,一种不带身份枷锁的、纯粹的贴心。这是他内心深处渴望却又不可多得的东西。

      他默默地将鱼肉吃完,陪她分析起她刚才的担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