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铸雷霆之基 ...

  •   琳帝三年的初春,当西都朝堂正因纸张的推广和活字印刷术的悄然研发而涌动着一股文教革新的暗流时,帝国的军事机器也并未有丝毫停歇。

      在远离都城的西北某处隐秘山谷——新辟的“神机营”驻地,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里,将孕育出大西王朝的第一支专业化炮兵部队。

      山谷深处,被加固的校场一侧,三门经过改进、闪烁着幽冷青铜光泽的炮身,静静地架在坚固的炮车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它们正是此前试射成功的加箍青铜炮,此刻已成为新兵种训练的教具。兵部尚书李韬亲自坐镇,将作大监鲁大也带着几名核心工匠候在一旁,所有人的神情都带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审慎的肃穆。

      校场上,肃立着百余名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士卒。他们并非军中常见的彪形大汉,反而多数身材精干,眼神灵动,透露着一股沉稳与机敏。

      这是李韬严格遵照林琳“聪慧、沉稳、通晓算数”的旨意,从各军(尤其是经历过吞并炎国战役的老兵)中层层筛选出来的苗子。

      选拔过程颇为严苛,除了常规的武艺、纪律考察,还增加了辨识图形、简易测算(如目测距离、估算角度)等测试,这在以往的募兵标准中实属罕见。

      李韬站在队列前,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声音洪亮:“尔等皆是各军翘楚,今日汇聚于此,非为操练寻常弓马刀枪!尔等将要驾驭的,乃是我大西国之重器——”

      “火炮!”

      “此物声若雷霆,力可崩山,乃战场决胜之关键!然,驾驭雷霆,非有勇无谋之辈所能为!需胆大心细,需严守规程,需通晓算理!自今日起,尔等便是‘神机营’首批炮手,帝国雷霆之基石!可能胜任?”

      “效忠陛下!万死不辞!”百余人齐声怒吼,声震山谷,眼中燃烧着被委以重任的兴奋与决心。

      简单的动员后,训练即刻开始。然而,第一步并非接触火炮实物,而是由鲁大亲自上场,讲授火炮的构造、原理与安全规程。

      鲁大指着拆卸下来的炮闩、药室等部件,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解:“此物非是蛮力可驭!药量多一丝,可能炸膛,尔等粉身碎骨!少一毫,炮弹无力,贻误战机!装填顺序,清理炮膛,一丝都错不得!”

      他反复强调安全,将此前试射事故的惨状毫不避讳地描述出来,让这些新兵们瞬间收起了轻视之心,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接着,是枯燥却至关重要的基础操作模拟。没有实弹,只能用木制模型和沙袋练习。分组进行:

      一组练习装填流程:清理炮膛->装入标准药包(用标注重量的沙袋代替)->用推弹杆将圆木制成的假弹推入到位->插入药捻。

      每个动作都必须精准、流畅,鲁大和工匠们在一旁死死盯着,稍有偏差便厉声纠正,甚至罚其重复百遍。

      另一组则练习协同搬运炮架、调整炮口俯仰和方向。沉重的炮身需要数人默契配合,号令统一。

      调整角度更是精细活,需要观察手、炮手密切配合,初步学习使用简易的标尺和象限仪(工部赶制出的简陋版本)来瞄准远处插着旗帜的模拟目标。

      “快!稳!准!”成了训练场上回荡最多的三个字。这些习惯了冲锋陷阵的悍卒,起初对这种慢工出细活、极度强调流程和配合的训练方式颇不适应,甚至有人私下抱怨太过繁琐。

      但李韬治军极严,又有皇帝的特别关注,无人敢懈怠。渐渐地,他们开始体会到这种新战法的独特之处——它依赖的不是个人勇武,而是集体的精确、纪律与知识。

      训练间隙,李韬会召集什长、队正以上军官,与鲁大一起研讨战术。

      “李尚书,鲁大监,”一名原为弩兵队正的军官提问,“这火炮射程远超弓弩,但发射缓慢,且动静极大。如何布阵方能既发挥其远射之利,又防敌军骑兵突袭?”

      李韬沉吟道:“此乃关键。炮兵阵地需前有步卒结阵保护,侧翼需有骑兵游弋警戒。阵地本身,需依托地形,或构筑简易工事。发射后,需迅速转移,以防敌军报复。”

      鲁大补充:“还需规划好弹药运输路线,确保供应不绝。一炮之威,在于持续。”

      另一名军官想到一点:“观瞄亦是难题。距离稍远,目测偏差便极大。能否制作更精良的观瞄器具?”

      鲁大点头:“工部已在设法改进。尔等亦需在实战中积累经验,练就目测硬功。”

      这些讨论,虽显稚嫩,却标志着大西军队开始从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向热兵器时代的战术体系进行初步的、自觉的转型。

      十余日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实弹射击体验。并非齐射,而是一门炮,由鲁大亲自指挥,装填了减半药量的实心铁弹。目标是三百步外的一座土山。

      “检查装备!”

      “清理炮膛!”

      “装药!”

      “装弹!”

      命令声清晰有力。新兵们屏息凝神,看着鲁大亲自调整好角度,下令:“点火!”

      轰!

      巨响再次震撼山谷,炮弹呼啸而出,准确地砸在土山目标区域,激起漫天尘土。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近距离感受火炮的怒吼和威力,仍让这些新兵们脸色发白,心神激荡,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亲身参与并见证了雷霆之威,让他们对即将驾驭的力量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与渴望。

      消息传回西都,林琳在紫光阁听取了李韬的详细奏报。

      “陛下,神机营首批炮手训练已步入正轨,士卒用心,进展尚可。然,诸多难题亦显现,如观瞄精度、步炮协同、野战机动等,非一朝一夕可解。”李韬如实禀报。

      林琳颔首:“朕深知此事之难。新兵种之创立,如同婴孩学步,需耐心扶持。告诉将士们,勿求速成,但求扎实。每一步操作,皆需形成章程,日后方可推广。所需器械、物资,优先保障。鲁大监及其工匠,需倾囊相授。”

      她顿了顿,目光深远:“此百人,乃种子。朕要的,不仅是能放炮的兵,更是懂炮、善用炮的教官,是未来我大西雷霆之师的骨干。严训之余,亦需厚待。”

      “臣明白!”李韬肃然应道。

      山谷中,训练的号子声、火炮的轰鸣声(虽是偶尔),标志着大西王朝军队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支初生的炮兵部队,如同雏鹰,正在艰难而坚定地练习振翅,准备在未来帝国的征途中,发出震惊世人的雷霆之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