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寿宴没你,云雾都不升! ...

  •   夜色如墨,将靖安侯府的赫赫权势与泼天富贵一并笼罩。
      府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丝竹管弦之声隔着几重院墙,依旧清晰可闻。
      这里是京城权力的漩涡中心,此刻正上演着一场名为“贺寿”的盛大典礼。
      然而,这片辉煌的尽头,西跨院的偏厅厨房,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
      热浪与油烟在此处交织,与主宴的浮华形成鲜明对比。
      “小姐,这也太欺负人了!”小桃端着一盘洗净的青菜,气得眼圈泛红,“您好歹是侯爷明媒正娶的夫人,如今虽说……虽说暂居西院,可这膳院明明在您手里管着,老夫人的寿宴,竟连主桌的名单都上不去,把您打发到这儿给一群不入流的命妇做饭!”
      苏晚晚正蹲在灶前,用一根细长的铁钳拨弄着炭火,火光映在她平静无波的脸上,镀上一层暖光。
      她头也未抬,只淡淡一笑,那笑声在噼啪作响的柴火声中几不可闻:“偏厅又如何?只要这锅还在我手里,我就有本事让整个靖安侯府的人,都对着我这灶台的方向闻香下跪。”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小桃一怔,看着自家小姐那纤瘦却挺直的背影,心里的愤懑竟奇异地平复了些许。
      苏晚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转向一旁正在研磨香料的小杏。
      她的眼神骤然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一位即将登台的绝世匠人。
      “小杏,还记得我教你的法子吗?”
      她从一个秘藏的木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晒干的海带,正是东海进贡的上品昆布。
      在旁人眼中,这不过是熬汤的寻常物,但在苏晚晚手里,它即将成为颠覆味觉的武器。
      她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前世那本《分子料理·气泡汤底》中的关键技法——以昆布低温慢煮,最大限度地提取其天然的谷氨酸钠,那便是鲜味的极致。
      再以微量的碳酸氢钠与柠檬酸调和成粉,遇热汤冲兑,便会瞬间产生大量绵密细腻的二氧化碳气泡,营造出“云雾升腾”的奇景。
      “今晚,我要给老夫人端一碗会冒烟的面。”她低声对小杏吩咐,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
      寿宴即将正式开启,一阵香风袭来,珠翠环佩叮当作响。
      苏婉柔身着一袭织金云霞锦衣,在数名婢女的簇拥下,仪态万方地出现在厨房门口。
      她并未踏入这油腻之地,只用一方绣着并蒂莲的丝帕掩着口鼻,眉眼间带着一丝悲悯,仿佛是特意绕路前来“探望”落魄的妹妹。
      “妹妹,你这又是何苦?”她轻声叹息,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仆妇都听得清楚,“好好的主子不做,竟在这烟熏火燎的灶台前讨生活,真是……让姐姐看了都心疼。”
      苏晚晚正用一把极其细密的绢筛,一丝不苟地过滤着熬煮好的昆布原汁,那金黄透亮的汤汁如琥珀般滴落。
      她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姐姐若是真心疼我,不如捐些上好的御田米来。毕竟,你前些日子‘好心’送我的那一袋陈米,险些让我西跨院上下吃得集体瘫倒。”
      苏婉柔的脸色瞬间僵住,那精心描画的唇角抽动了一下,随即又强撑起笑容:“瞧妹妹说的,都是误会。听闻妹妹近来对这些汤汤水水颇有心得,不如待会儿亲手做一碗素面,端上去孝敬老夫人?也算全了你身为侯府儿媳的一份心意。”
      这话听似体贴,实则歹毒。
      谁都知道老夫人年事已高,口味挑剔至极,寻常素面怎入得了她的眼?
      更何况,今晚主宴的菜品皆由御厨操办,苏晚晚一个偏院庶妇做的东西,端上去只会自取其辱。
      她话音未落,一名管事仆妇已匆匆赶来,对着苏婉柔躬身道:“二夫人,太子妃方才传话,说今晚的宴席,若无压得住场面的珍馐,便不必往上呈了,免得扰了老夫人的清净。”
      这便是赤裸裸的警告,断了苏婉柔借机让苏晚晚出丑的念想。
      苏婉柔那张素净的脸上,不见丝毫狼狈,反而绽开一抹浅笑,明亮得有些刺眼。
      “那我这碗面,偏要上席。”她将过滤好的昆布汁稳稳放在案上,直视着苏婉柔,一字一顿地说道,“还请姐姐代为通禀一声:西跨院苏氏,愿为老夫人献寿面一道,以贺华诞。”
      消息传至灯火辉煌的主厅,满座哗然。
      坐在主位上的沈老夫人,一身暗红色福寿团花纹样的锦袍,本是含笑的脸沉了下来,眉头紧锁:“西跨院的?哪来的庶妇,也敢在今日这般场合僭越献膳?不知规矩!”
      一时间,席间窃窃私语,多是嘲讽与看好戏的目光。
      苏婉柔坐在侧席,唇边噙着一抹幸灾乐祸的冷笑。
      就在老夫人即将挥手将此事压下时,一个清冷平淡的声音忽然响起,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杂音。
      “她做的饭,我日日都吃。”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靖安侯谢景行。
      他今日穿着一身玄色锦衣,金线蟒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更衬得他面容冷峻,气势逼人。
      他端坐席间,甚至没有看任何人,只将目光落在手中的白玉酒杯上,缓缓道:“若祖母不信她的手艺,不妨尝一口便知。”
      他的语气平淡如水,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分量。
      满堂再次寂静,连沈老夫人都露出了惊诧之色。
      她这个孙儿,性子冷僻,不近女色,自成婚后便与那苏氏分居东西两院,何曾听闻他吃过她做的饭?
      但谢景行从不说谎。
      迟疑片刻,老夫人终究还是松了口,沉声道:“也罢。准了,但只许这一道菜。若是不成样子,休怪我动用家法!”
      “准了”二字传回偏厅,苏晚晚立刻开火。
      她取出的面,是膳院用上等精面,按她的方子混入蛋清,用碱水反复揉打拉制而成的特制细面,柔韧爽滑,久煮不断。
      汤底早已备好,除了昆布原汁,还吊入了干贝、老母鸡与几颗红枣熬出的清鲜高汤。
      一切准备就绪,她深吸一口气,将高汤烧至滚沸。
      就在起锅的瞬间,她将那秘制的“气泡粉”迅速撒入碗底,随即滚烫的高汤猛地冲入!
      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青瓷大碗之中,白色的雾气瞬间升腾而起,如梦似幻,仿佛将一座微缩的仙山云海盛入碗中。
      雾气缭绕间,清甜的鲜香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海洋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她迅速将煮好的面条捞入碗中,再以焯过水的枸杞、银耳、红枣点缀其上,一幅活色生香的“福寿升天图”就此而成。
      当这碗“会冒烟”的寿面被稳稳呈上主宴时,喧闹的主厅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如梦似幻的景象惊得瞠目结舌。
      那雾气缭绕不散,香气更是霸道地钻入每个人的鼻孔,勾得人食指大动。
      一向眼高于顶的太子妃萧玉瑶,竟也忍不住探过身子,好奇地问道:“此物……是何道理?”
      沈老夫人亲自拿起汤匙,在众人瞩目下,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汤。
      汤入口,一股极致的鲜美瞬间在味蕾上炸开,清而不淡,醇而不腻。
      随即,那细微的气泡在舌尖上轻柔地破裂,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如同饮用清晨第一滴甘露般的奇妙触感。
      她又夹起一筷子面,面条滑韧,裹着鲜汤,让人欲罢不能。
      “好!好!好!”连吃两口后,老夫人竟是满面红光,破例大赞,“老婆子我三十年未尝过此等新奇之味!竟有如此巧思!”
      萧玉瑶也命人取来小碗分尝,品后凤目含光,颔首赞道:“此女虽出身微寒,然这份心思却玲珑剔透,胜过那些只知用金玉堆砌的庸脂俗粉多矣。”
      这话一出,侧席的苏婉柔一张俏脸已是青白交加。
      她精心准备的千金一盅的上品官燕,此刻还摆在桌上无人问津,而苏晚晚,仅凭二两银子都不到的食材,竟在这满堂权贵面前,夺尽了所有风头!
      她手中的丝帕,早已被指甲绞成了不成形的碎布。
      宴至半酣,酒意正浓,一声惊呼却陡然划破了喜庆的气氛。
      “修远!修远你怎么了?”
      众人看去,只见太医之子林修远忽然面色涨成青紫,双手死死掐住自己的喉咙,呼吸急促,眼中满是惊恐。
      老太医大惊失色,扑上前去急呼:“是海鲜过敏之症!他自幼便有此疾!快,快去取我的药箱!”
      场面瞬间大乱,宾客们惊慌失措。
      就在这时,一道纤细的身影逆着人流,快步冲入主厅。
      正是苏晚晚。
      她没有丝毫慌乱,径直来到林修远身边,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已备好的小瓷瓶,拔开塞子,一股清新的姜味与柠檬香气立刻散开。
      “这是我用鲜姜汁和柠檬蜜调的露水,可以暂时缓解气道痉挛!”
      她一手扶起已近昏厥的林修远,一手用小勺将那淡黄色的液体小心翼翼地喂入他口中。
      不过片刻,林修远猛地咳出一口浊气,喉间的嗬嗬声渐弱,呼吸虽仍粗重,却已然平顺了许多。
      老太医取来药箱,见儿子已脱离险境,不禁又惊又疑地看向苏晚晚:“你……你怎知他症结所在?又怎会备下此物?”
      苏晚晚收起瓷瓶,站直身子,脸上恢复了那份淡然。
      “气泡汤底用了昆布,虽非寻常海鲜,但亦属海中之物,极少数人会因此诱发过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她轻描淡写地解释,“毕竟,做菜的人,最懂食物的脾气。”
      说完,她对老夫人和谢景行微微屈膝一礼,不再看满堂惊异的目光,转身离去。
      她的背影在摇曳的烛火中,挺直如一株雪中青松,带着一股无声的力量。
      主座之上,谢景行深邃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背影,直至消失在门廊的阴影里。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紫檀木扶手,发出一连串极轻的声响。
      “一个会为素不相识之人,提前备好解药的女人……”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身上到底还藏了多少本事?”
      夜宴的喧嚣落幕,靖安侯府重归寂静,但这寂静之下,却有暗流比夜色更深。
      无人知晓,这一碗惊艳四座的寿面,以及那一场有惊无险的急救,将在黎明之后,掀起怎样更为莫测的波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