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旧案 ...

  •   欧阳蓁在远处阴影里屏息观察着那几个粗工的动作。

      木盒看似不重,他们的步伐却透着谨慎的拖沓。

      就在这时——

      “快些,别磨磨蹭蹭的。”

      一个刻意压低了的女声骤然响起,威严又冰冷。

      是郑夫人。

      欧阳蓁的心猛地一提,几乎是同一瞬间,身体已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

      她悄无声息地缩向近旁的月洞门后,将自己完美地嵌进石壁与花影的缝隙里,只余一星点视线缝隙紧盯着声音来处。

      只见换了身一身素雅锦缎的郑夫人走近那群壮汉,她面上并无多少表情,眸光却锐利如刀,只在那几个低头哈腰的男人身上一扫,便令他们更加手足无措。

      “哎呦,药姑大人,您自己是不晓得这盒子里头……”领头那个壮着胆子,带着点讨好地嘟囔。

      话未说完,便被郑夫人一个凌厉的眼风生生截断。

      “说了多少次,”郑夫人的声音低沉下去,“莫在外头唤那称呼。你们只需记得手脚麻利些便是。”

      她的目光落回那些木盒上,又冷冷地补了一句,“放的时候轻些,莫碰莫晃,更莫要惊扰了里头的‘东西’。”

      惊扰里头的东西?

      隔得不算太近的欧阳蓁,耳力极好地将这句话听了进去。

      她的瞳孔不自觉地微缩。

      东西?

      难道箱子里装的,是活物?

      木盒看似不大,非猫狗禽鸟之属,那又会是什么?

      那几个粗工大气也不敢喘,动作愈发轻缓,拿着木盒小心翼翼地向郑夫人身后的宅院深处走去。

      脚步声渐行渐远,连同郑夫人的身影,最终都沉入了树影里。

      确认他们走远后,欧阳蓁才缓缓从门后显出身形。

      她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独自伫立在门前,陷入了深沉的思索。

      她来入府以来,自诩心思缜密,对各房各院的主子、仆役,虽不敢言了如指掌,也总能瞧出几分根底。

      唯独这位郑夫人……

      她虽是靠了娘家家世的荫蔽才得以立足李家。

      但多年未孕育子嗣,竟还能稳稳坐在这位上,且她手段隐晦,行事之滴水不漏。

      更难探其城府深浅与心机轻重。

      “回头得再向查嬷嬷探探口风。”

      她暗自思忖。

      夕阳熔金,将西边的天际晕染得一片炽烈。

      欧阳蓁沿着回廊,往静云居的方向走去。

      斜晖透过廊檐,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算算时辰,姜姨娘午歇应当起身了,此刻正是服药的当口。

      这两日费了些心神调理,姨娘的脸色确实比前些日子的灰败透出了点微末的生气,只是那沉疴的根脉盘踞多年,绝非轻易便能铲除。

      踏入静云居的门扉,果然见姜姨娘已在窗前绣架旁坐了有些时辰。

      那幅繁复的图样依旧未成,她倚在柔光里,针线穿行得不疾不徐,透着一股的安然。

      绣活是她打发寂寥的最好消遣,只是进展得缓慢,绣一幅图就要几个月。

      候在一旁的查嬷嬷见欧阳蓁回来,忙迎了一步,低声道:“大夫人那边药方已经送来了。”

      欧阳蓁轻轻颔首,径直走去解开那油纸包,里头是几块新鲜姜黄、葱白根须,还有一捆扎得齐整的药包。

      她目光在那些寻常药材上停驻了片刻,又想起了姜姨娘被拿错药的蹊跷事,事到如今还是让她不解。

      她不懂为何郑家药房的手脚怎会如此粗糙?偏偏是给本就体弱的姜姨娘送药?

      她将这些材料一并拿起,向庖厨走去。

      狭小的厨间很快弥漫开草药的辛香。

      她守着红泥小炉,蒲扇轻摇,看着药罐口氤氲升腾的白雾,心绪却并未完全沉浸于此。

      煎药的火候固然重要,姜姨娘的膳食同样需上心。

      姨娘性子寡淡清寂,惯常在自己这方静云居独用饭食,除年节祭祀或府中大事,鲜少与其他人共桌。

      一年里合食的日子寥寥无几,是以昨日的家宴上,她才显出那般拘谨不适。

      “今晚的膳食,”欧阳蓁心念间已有了定计,“就用姜熬一锅红枣姜粥吧,再配一碗葱白豆豉滚汤。”

      橘红的炉火光映在她的侧脸上。

      能得姜姨娘真心喜欢她做的菜食,对她而言也是种难得的欣喜。

      想起彼时她偶尔跟在乡里的老厨娘身边,打杂切剁,才一点一滴将那厨艺实实在在地磨砺了出来。

      她这边搅动着粥锅,另一边也照看着药罐,正凝神间,庖厨门口光线一暗,一道纤细的人影带着傍晚的微光走了进来。

      欧阳蓁闻声回头,眸底闪过一丝极快的了然。

      来人并非查嬷嬷,而是一张印象略有模糊的面孔。

      “蓁姐姐。”

      那女孩先开了口,声音清脆,脸上带着几分不设防的浅笑。

      原是苏姨娘院里的贴身丫鬟云荟。

      “哦,是云荟啊。”

      欧阳蓁温和地应道,手上的动作却不停,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对方手里提着的那只竹篮。

      云荟果然无需多问,自来熟地将篮子放到水盆边,捞出一颗颗饱满的青梅,说道:“这些是昨儿刚供上的青梅,老太太那边的份例已经送过去了,偏我们姨娘最近不知怎的,就爱这一口,念叨得紧,我就赶紧去管事那儿也要了份。”

      她说完便利落地开始清洗梅子。

      “对了,”云荟手上不停,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向欧阳蓁,“蓁姐姐,姜姨娘今日身子可好些了?昨儿夜里回屋,我们姨娘还在絮叨呢,说姜姨娘席上脸色就一直淡淡的,瞧着不大爽利,她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直怪自己没多照应着说话,真叫人挂心。”

      欧阳蓁闻言,眼帘微垂,笑道:“劳苏姨娘和云荟妹妹记挂。我这边药一直煎着,姨娘的脸色这两日调理下来,看着是比前些日子松快了些。”

      她语气自然轻巧,又道,“昨日那场合人多,菜品难免稍显丰腴油腻了些,加上她平素独自用惯了清粥小菜,乍然有些不适应,心思一重,面上便显出来了些,倒也不妨大事。”

      云荟听闻欧阳蓁的回话,神情松弛了些,她点点头:“好些了就好。”

      随即,那抹轻松又被一层忧虑覆盖,她眉头不由自主地拧紧了,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唉,也不知是怎么了,我们家姨娘近来心绪差得很,脾气说变就变。总是愣着愣着,眼泪就自个儿下来了,拉着我就说些……说些过去的伤心事,听得人心里也跟着发沉。”

      她飞快地搓洗了一下手中的青梅,水珠溅落在盆沿。

      欧阳蓁握着蒲扇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苏姨娘……近月来心神不定?

      她脑中立刻闪过那一回在老夫人处那场不快的场景,苏姨娘一反常态的激动与哭诉,似乎并非一时情绪。

      她眸色微动,随意地用竹筷搅了下翻滚的粥米,试探道:“……持续有多久了?”

      “总有个把月了吧。”云荟叹了口气,肩膀微微塌下,“眼瞧着一天天加重,我这心里跟猫抓似的,又不知从何劝解起。整日这么悲愁着,真怕……”

      她的话没说完,“嗒啷”一声轻响,庖厨门口的光线被挡住了。

      查嬷嬷端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放着几只用过的空杯和碟子。

      她一眼瞧见屋内的情形,尤其看到云荟时,眼底掠过一丝显而易见的讶异。

      云荟忙敛了愁容,抬头招呼道:“查嬷嬷。”

      “云荟?”查嬷嬷一边将托盘放到角落的矮桌上,一边熟稔地走向水盆,开始清洗茶具,目光却掠过云荟和那盆青梅,“准备给你家姨娘做什么呢?”

      水流声哗哗响起。

      “准备煮碗酸梅汤,”云荟一边把洗好的梅子捞出来沥水,一边答道,“姨娘近来老惦记着这个,特意煮些给她开开胃。”

      “原是如此。”查嬷嬷点点头,不再多问,低头专注于手中的活计。

      小厨房内安静下来,一时间无人再开口说话,只有杯碟相碰声带着些清脆水声。

      直到云荟那锅酸梅汤率先透出熟烂的酸甜味儿,她才熄了火,小心翼翼地将汤汁滤入提壶中。

      “蓁姐姐,查嬷嬷,我先去伺候姨娘了。”云荟提着温壶,向二人点头告别,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逐渐加深的暮色里。

      小庖厨的空间随着云荟的离开骤然安静了许多,空气似乎也凝滞了几分。

      查嬷嬷仍在水盆前冲洗着其余的锅碗瓢盆。

      欧阳蓁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确认了云荟的脚步声远去彻底听不见了,她放下蒲扇,视线转向查嬷嬷的背影,开口道,

      “查嬷嬷。”

      她的声音不大,恰好能让专注洗刷的查嬷嬷清晰听见。

      “君堋少爷……的事,您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查嬷嬷擦拭杯沿的手猛地停住了。

      水流仍在滴答,她的身体似乎在那个瞬间僵硬了一下。

      短暂的沉默迅速蔓延。几息之后,她才极为缓慢地转过身,手里还捏着那只湿漉漉的瓷杯,脸上残余的惊愕还未来得及完全敛去。

      她先是警惕地扫了一眼门口和窗外,这才往前挪了半步,将两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些。

      “这……这事……”她抿了一下略显干涩的嘴唇,“都过去快一年了,府里……老爷亲自下的封口令,严严实实的不让提及,都成了忌讳了。”

      她紧张地盯着欧阳蓁的眼睛。

      “我在这儿……私下跟你说说,你可千万得把嘴管严实些,任谁也不能提半个字!”

      欧阳蓁迎上查嬷嬷的目光,颔首道:“嬷嬷放心,我晓得分寸。”

      她虽早已从支离破碎的传言里拼凑出了君堋少爷夭折的噩耗,但其中缘由还是模糊不清。

      查嬷嬷似乎松动了绷紧的神经,但那口气依然提在半空。她声音更低了几分,几乎是用气音道:“去年,还在早秋的时候……”

      “小少爷他……唉,说是……自个儿在园子里头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掉进那花池子里了。”

      欧阳蓁握着药罐柄的手一紧。

      “掉进去?”

      她下意识地追问,紧盯着查嬷嬷的脸,

      “那么小个孩子……当时难道没有下人跟在近处伺候着吗?”

      查嬷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是……半夜偷跑出去的。”

      “那天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就溜出去了。可怜……”

      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又强自压下去,

      “第二天一早,苏姨娘起身没找见少爷,只当是在哪个角落玩着了……后来午膳也不见,这才彻底慌了神,哭喊着去找老爷夫人,整个府里上上下下都动起来寻人,翻遍了角角落落……”

      查嬷嬷的声音越来越低,

      “整整找了一天啊,天都快擦黑了,才……才在……那花池最深的……”她没说下去,只是用力合了下眼,“……找到的。”

      她停顿了一下,缓了口气:“老太太当时听到消息……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就撅过去了……唉……后来调养了好几个月才缓过些劲来。至于苏姨娘……”

      查嬷嬷叹息着摇头,未尽之意不言而喻。

      “半夜……跑出去?” 欧阳蓁眉心锁得更深,她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寒意顺着脊柱悄然蔓延,让她的指尖都有些发凉。

      太不合常理了。

      一个年幼的小少爷,如何在深宅大院中,瞒过夜间值守,独自跑去花园深处?

      查嬷嬷只是沉重地摇头:“谁也说不清啊。老爷也只当是……孩子顽劣失了足,下人们守夜疏忽。后来……后来也就……”

      她后面的话吞了回去,显然是老爷对此事的最终定性一场意外,追究止于此。

      “蓁姑娘。”

      查嬷嬷忽然语调一提,带着一股惊醒似的催促,目光转向那快要熬干了的药罐,“这药……看火候,该是好了,姨娘还等着用药呢!”

      药汤在罐中翻滚蒸腾的声音此刻听起来格外响亮,锅盖边缘喷出的热气越来越急。

      欧阳蓁猛地回神。

      “就来!”

      她应了一声,迅速收敛所有外露的情绪,将药罐从红泥小炉上小心翼翼地端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