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空山新雨,鸟鸣幽涧。

      年迈的住持接过沈墨递过来的画卷,笑弯了眉眼。旁边的小沙弥好奇地盯着沈墨看。

      “有劳沈施主将此画送来,老衲还道施主是忘了。”

      沈墨赧然,“最近有些事耽误了,还请大师恕罪。”

      慧能呵呵一笑,“无妨,只是藏经阁里的观音像确实该换了,沈施主才名远播,老衲自然是放心的。”

      “大师过誉,若无他事,沈某便就此告辞了。”

      “方才下过山雨,路滑难行,沈施主还请小心。”

      “多谢方丈。”

      辞别慧能,沈墨匆忙下山,行过闹市又去了一趟书斋,选了几方上好的墨,买了些宣纸。回到家中天色已晚,家人早早地歇下了,下人点起了灯烛,沈墨一副一副将从前的旧作翻出来挂在房中,有塞北的大漠孤烟,也有江南的小桥流水,名山大川,琼楼玉宇,或工笔,或写意,满满当当挂满了四壁。

      沈墨看着其中一副出神,忍不住伸出手去在那画上轻轻摩挲,眼底都是笑意。那是一副写意山水,飞瀑流泻,青山间云雾缭绕,山腰处隐有一角翘起的屋檐,似飞鸟。

      山路难行,沈墨边走边抱怨道:“早知上山这般艰辛,我当初就该画个小土坡。”不过傅长亭要见了房子长在土坡上怕也不愿在此停留。沈墨想想,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举头遥望远处,已经能看见屋子的轮廓掩映在青葱树林之间。沈墨三步并作两步走,急往小院赶去。

      三五间竹舍,屋前种了几篱墨菊,院中摆了个大水缸,里面种了几枝青莲,屋后是个小花园,花园后又是半亩菜畦。无一处不雅致,无一处不合傅长亭的心意。

      绕过长廊,便见一青衣人手执簸箕站在树下喂食过往的鸟雀,待沈墨走近立刻惊走了一片。

      “不是说好再过几日才来么,怎么你又来了?”

      嘴上责怪着,但那眼中一闪而逝的欣喜却是怎么也骗不了人的。沈墨不以为意,拉过傅长亭就走,“上次你不是说比起江海长河,大漠孤烟,你更想看看江南的西湖么,今日便带你去游玩一番。”

      不待傅长亭应声,沈墨已经拉着他出了门。

      上一次,不过因为傅长亭偶然感叹道,画中无春秋,沈墨便画了一幅赏雪图,硬拉着他去那冰天雪地赏雪,却忘了傅长亭的衣衫单薄,幸得那艘小船上留着一壶温热的米酒,虽然北风冰寒刺骨,却也得了一番意趣。

      接着,沈墨便常常不请自来了,或是带他去夜赏牡丹,或是带他去策马迎风。去得频繁了,傅长亭便有些恼他了。

      “你成天与我混在一起,也不怕我勾引你来这里,只为了吸取你的阳寿?”

      沈墨闻言大笑,“若是别人,我怎肯自己送上门来;若是长亭要,便是全给了,又未尝不可。”

      这样一说,傅长亭便不再言语了。

      数月过去,沈墨书房中的画越来越多,两人去过的地方也遍布了大江南北。

      人间早已是春暖花开,画中的江南也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

      楼阁重立,绿柳白堤。

      正是应了那首诗:‘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黄藤酒,红酥手。柳荫下二人对坐小酌。

      对面的酒馆窗户大开,隐隐传来说书人的声音。江南多风流,才子佳人,总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丽娘有情,柳生有义,你许我以死,我赎你以生。

      傅长亭莞尔赞叹:“原来这便是江南。难怪总有无数的文人赞叹这湖光山色。‘欲把西湖比西子’你们都喜欢把湖比作美人么。我每每见有人在那墙上题词便在想,若有朝一日我能离开那残墙,必定要亲眼去看一看。”

      沈墨忽然想起二人初遇那日,随口道:“是圆觉寺藏经阁后的那堵墙么?”

      “你知道?”

      沈墨笑道:“我猜的。说起来,我第一次见你,不正是在那竹林外么。”

      傅长亭轻笑一声,“还记得那片竹林么。通常的翠竹不过碧绿,而那片竹林里的竹却无一不是墨绿,就像被水墨浸染过一样。这种竹只长在那一处,凭谁移栽都无法成活,你可知是为何?”

      圆觉寺乃天下闻名的宝刹,其中一样便是那寺中的墨竹,通体墨绿,叶叶浓淡不一,就似一幅幅活生生的墨竹图,是为竹中极品。前朝有显贵欲将此竹移至家中,结果一夜间便全部枯死。此后这种竹只活在圆觉寺的说法便越传越烈,引来无数文人雅士前来一观。

      沈墨便问:“为何?”

      “数百年前,那竹林外便有一池镐水。相传,是天上司墨的仙人不小心倾翻了砚台,墨汁染黑了湖水,便成了镐水。仙人到湖边查看,望见那满池的红莲赞叹——”

      “黑水红莲,这般美景,便是天上也没有的。”

      沈墨忽然想起自己的那幅《红莲图》,当初也正是听了有关镐水的传说,脑中便不由自主地想象着那番美景,这才挥毫将其画下。然而他只知世人传说镐水看似漆黑如墨,却不知关于那池镐水竟有这样的来历。

      傅长亭接着道:“于是仙人便留下了那池镐水,又回到了天上。后来,那池镐水果然引来了无数游人,文人们争相吟诗题词,赞叹眼前的美景。直到有一天,镐水边来了一位年轻画师。他望着那镐水站了一天一夜,没有写下半句诗句,而是提起笔,以镐水为墨,在一方墙上留下了一幅画。”

      “‘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位画师果然是将那镐水拟作了美人么?”沈墨看着傅长亭打趣道:“莫非……那位画师所画的美人,便是长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