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借钱(一) ...
-
宁州的冬季渺无人烟,腰厚的积雪让人寸步难移,是以,宁州人总会提前数月准备好过冬所需的粮米瓜菜和柴炭度冬。
此地地势多样,既有崇山峻岭之险,又有大江大河灌溉的万亩良田,黑鬼寨介于二者之间,在这里盘踞了三十年,附近大大小小的匪寨皆以黑鬼寨为首,宁州距离京城数千里,人要是路途跋涉到这可谓经历重重穷山恶水,还经常半路夭折,故朝廷招安不得,所以这群土匪当起了土皇帝。
寨子里,一群人围着炭火烤着的暖锅,锅里塞满了花椒辣椒等物,看起来红艳艳的一片,红汤不停的翻滚冒气,桌子上的牛羊猪肉切成薄薄的一片,拿筷子夹着烫一会儿即可食用。
宁州人冬季酷爱吃暖锅,吃了热乎。
苏虞是黑鬼寨的少寨主,她的位置来的颇有水分,起初觉得德不配位,但时间久了,那点子不自信和胆小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年她父亲苏昭望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决定挑出个继承人,大女儿苏澜早已嫌弃寨里三大五粗的爷们,她向往的生活是那种没事绣绣花,哼哼曲,平时赏花鉴茶,再结识几位高雅的小姐夫人当朋友,约着去逛街看戏,可现实生活里,她没什么聊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她纠结靛蓝色和碧蓝色布料选哪种的时候,黑鬼寨的人只会扛着大刀,不明所以的问:“大小姐,都是蓝色的,有什么区别呢?”
二儿子苏献一心寒窗苦读,希望考取功名,为官一方。他对于黑鬼寨的事一概不管,当匪有什么好的,等哪天朝廷派官兵来了,大家作鸟飞散,各奔天涯的,一点前途都没有,还是做官好,居庙堂之高,造福百姓。
小女儿苏虞毫无志向,整日里招猫斗狗,不务正业,除了吃喝玩乐,其他都是浮云,她决定当一辈子的米虫,悠哉悠哉,毫无烦恼。
苏昭见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跟自己是一条心的,气急败坏之下出了个主意:抽签。
两长一短,选短的那个人就是黑鬼寨的继承人。
那日苏虞来得晚,不知道签子被兄姐做了手脚,于是她抽到了短签。
黑鬼寨全部的人加起来肚子里的墨水都没两斤,他们对于寨主选出来的继承人没有意见,如此,苏虞当起了少寨主。
苏虞津津有味的涮着牛肉片,牛肉被提前码好了佐料,涮好后裹着碗里由蒜末辣椒香菜香油,入口麻辣鲜香,吃的爽滑可口。
苏虞吃的正欢,突然有人拍了拍她: “少主,外面有人称是瑞王,想来见你。”
说话的人叫王不让,长的虎头虎脑,看起来有点憨。
苏虞没听说过这号人物,道:“那是谁?”
王不让解释道:“我也不认识,我问他来寨子干嘛,他先死活不说,后来见我态度不好,才软下来,说是来借钱的。”
苏虞警惕道:“听起来是个响当当的名号,结果是来借钱的,肯定是骗子,不用管他。”
现在的骗子为了骗钱,真是谎话连篇,他咋不说他是太祖皇帝转世呢!
王不让道:“那我撵他走喽?”
苏虞毫不在意,挥了挥手,道:“撵吧。”
王不让得了命令,就去赶人了。
黑鬼寨虽然是匪窝,名声不好听,但附近的村庄都想让家里人进来,可以吃饱喝足,少管一张嘴,但黑鬼寨不是想进就进的,王不让当初也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的。
于是他来到寨门瞭望台上,朝下吆喝:“我家主子说了,不见你,你走吧。”
寨门口站着三名男子,老青少皆有,尤其是那个青年男子,在人群里甚是夺目,他个子最高,他面若冠玉,眉若朗星,气质又出尘,身着的青色裘衣有些陈旧,但他人不见冷清疏离的感觉,他安静肃立的站在那里,让王不让在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词里找到了一句“君子如玉”,瞬间又可惜起来,长得好看又如何,还不是骗子。
年纪颇大的男人道:“我们王爷见你主子是有要事相商,你主子不来,我们便在这里死磕到底。”
王不让不耐烦的吼道:“什么王不王的,不见就是不见,哪有王爷找土匪借钱的?朝廷还管不了一个王爷的吃喝?你们肯定是骗子。”
男人道:“我有亲王印信。”
王不让对他们的死皮赖脸有些无语,他还等着换班回去吃暖锅呢,不想听他们吧啦吧啦,冬日里守值本来就烦,碰见骗子更烦了,他道:“随便你们,你想站多久就站多久,可别喊话了,我不想听,你们再喊,我就给你们泼冷水洗洗澡了。”
他说完话,缩进了瞭望台,不再搭理他们。
男人:“……”
他转而气急败坏对青年男子道:“王爷!你瞧瞧这帮刁民。”
李衍无奈道:“事已至此,我们回去吧。”
三年前,先帝驾崩,李衍被李晟驱逐流放到了宁州地界。
李衍的母亲不受先帝宠爱,他不受喜爱,在诸多兄弟为了皇权争来夺去的时候,因为他太不起眼,直接忽略了他。
李衍的封地同其他兄弟比较,差距分明肉眼可见,宁州偏远,他在这里毫无根基,起初能养得起府兵,到了后面,入不敷出,王府的人逐渐减少,侍卫也遣散了,离开皇宫之前还得罪了李絮,李絮直接给李晟告状,虽是流放,到底还是亲王级别,可亲王该有的规格通通都被撤了,他底下没有田地和铺子,穷的响叮当,别的王爷良田百亩,佃户数千,整街的铺子和无数的产业,但他只能让自己吃饱饭罢了。
李衍好歹有个王爷的头衔,照理说应该有不少油水可捞,但李晟与李絮记仇,不想让他好过,暗地里使了不少手段,断了他的财路。
被宠爱的公主和常年不受重视的王爷,孰轻孰重,有眼力见的人闻着风声便见风使舵,知道该讨好谁。
王府的日子愈发艰难,无人帮扶,李衍以及几名属下商来讨去,决定找黑鬼寨借钱。
他们借个二百两,先熬到开春再说。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折在了黑鬼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