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林间相遇 ...
-
三年前的秋天,保护区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
苏寂桐第一眼注意到沈昭明,是因为他与周遭环境的不协调。他穿着过于整洁的户外服装,站在工作站门口,手里拿着一张纸,眼神里有种城市人才会有的焦灼。
“请问,这里是管理处吗?”他的声音比看起来要沉稳。
苏寂桐点点头,继续整理手中的巡山记录。
“我需要办理入园手续。”他把纸递过来,是一张保护区访客申请表。
表格上写着:沈昭明,三十岁,职业是程序员。申请停留时间:一个月。
“这么久?”她抬头看他。通常游客最多停留一周。
医生建议。”他简短地说,没有进一步解释。
她不再多问,帮他办理了手续。手指划过表格上的紧急联系人一栏,是空白的。
“这里没有信号,”她提醒他,“唯一的公用电话在工作站。”
“正好。”他说。
第二天巡山时,她又遇见了他。他站在一棵红松前,仰头看着树冠,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
“这棵树有多少年了?”他问,没有转身,却知道来的是她。
“大约一百二十年。”她说。
他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年轮。前年这棵树被风刮倒了一部分,我们测量过。”
他转过身来,第一次认真地看着她。“你是护林员?”
“是。”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常在巡山路上相遇。他总是一个人,带着那个小本子,有时记录,有时只是坐着。他走路很慢,常常停下来喘气,似乎身体状况不太好。
一周后的下午,她发现他坐在路边,脸色苍白。
“需要帮助吗?”她问。
他摇摇头,但呼吸急促。“只是...有点累。”
她从背包里取出水壶递给他。他喝了几口,道了谢。
“为什么来这里?”她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他沉默了一会儿。“生病了。医生说需要静养。”
“什么病?”
“心脏问题。”他指了指胸口,“不太严重,但需要休息。”
她没再追问。山林里的人都懂得尊重沉默。
又过了一周,他渐渐能走更远的路了。他们开始偶尔一起巡山。他问题很多,关于树木,关于动物,关于保护区的工作。她回答得很简洁,但他总是认真听着。
“你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工作?”有一天他问。
她想了想。“这里很安静。”
他点点头,好像完全理解。
一个月快结束时,他已经能认出二十多种树木,知道哪些蘑菇可以食用,哪些东西动物爱吃。他的脸色好了些,呼吸也不再那么急促。
最后一天,他来办离园手续。
“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他说。
她点点头,继续整理文件。
“我可能...还会再来。”他犹豫了一下,“医生建议多来几次。”
“随时欢迎。”她说。
他离开后,老周走过来。“那小伙子看起来好多了。”
“嗯。”
“心脏病人,能恢复成这样不错了。”老周不经意地说。
她抬起头。
“他没告诉你?”老周有些惊讶,“是严重的心肌病,需要做移植手术的那种。来这里等匹配的心脏源。”
她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那条蜿蜒出山的路。
第二天巡山时,在那棵百岁红松旁,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手术推迟了。”沈昭明说,好像他们昨天刚见过面,“所以我又来了。”
这次,他很自然地和她一起巡山。他们话不多,但相处得很自在。他告诉她自己是写代码的,工作很忙,很少出门。她告诉他保护区的四季变化,动物的迁徙规律。
一个月又过去了。他离开时,留下了一个信封。
“下次来的时候再打开。”他说。
信封里是一张手绘的保护区地图,标注了他们一起走过的所有路线。在每一处停留的地方,他都写下了日期和简单的记录。
地图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谢谢你让我看见时间的另一种速度。”
她把地图收进抽屉,继续日常的巡山工作。山林依旧安静,但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冬天来临前,他第三次来到保护区。这次,他的步伐明显轻快了许多。
“找到匹配的心脏了。”他说,声音里有压抑不住的喜悦,“下个月手术。”
她点点头,第一次对他露出了微笑。
那天巡山结束时,他们站在脊上看日落。夕阳把整片山林染成金色。
“手术后,我还能来吗?”他问。
“随时。”她说。
太阳完全落下去了,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边。他们一前一后往回走,脚步声在寂静的山林里回响,像两种不同节奏的心跳,渐渐找到了共同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