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松间时光 ...


  •   手术后的第六个月,沈昭明又回到了保护区。

      他的步伐比之前稳健了许多,脸上也有了血色。苏寂桐注意到他登山时不再需要频繁休息,但仍旧保持着那种不疾不徐的节奏。

      “医生怎么说?”她问,递给他一杯刚泡的野茶。

      “恢复得不错。”他接过茶杯,手指不再像以前那样微微发颤,“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继续静养。”

      他们又回到了以往的巡山日子。早晨在山路口汇合,沿着固定路线行走,记录动植物变化,中午在溪边休息,吃些简单的干粮。不同的是,现在沈昭明会带一本书,休息时读上几页。

      春天来临,保护区换上了新绿。沈昭明对植物的了解已经颇深,能叫出不少树木的学名,还能辨认鸟类的叫声。

      四月的某天,他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幼鹿。它的后腿有道深深的伤口,可能是被什么动物攻击了。

      沈昭明没有像大多数城市人那样表现出过度的情绪。他安静地看着苏寂桐为幼鹿清洗伤口,敷上草药,然后用树枝做了个简易夹板。

      “它能活下来吗?”他问,声音平静。

      “看它的造化。”她说。

      他们每天都会来看这只小鹿,带来新鲜的草料和水。一周后,小鹿已经能勉强站立。又过了一周,它消失在了密林中。

      “回归自然了。”苏寂桐说。

      沈昭明点点头,没说什么,但眼中有一丝欣慰。

      五月,保护区分来一位新面孔。周沐风,二十七岁,同样有心脏问题,是沈昭明的主治医生介绍来的。

      “医生说这里环境好,”周沐风解释着,声音比看起来要成熟,“让我来换个心情。”

      于是巡山的队伍变成了三人。周沐风话不多,但观察力很强,常常注意到一些细微的自然变化。他随身带着素描本,休息时喜欢画些速写:一片叶子,一块石头,或者远处的山峦。

      三个人相处得很自然。有时一起巡山,有时各自活动,傍晚在工作站碰面,分享一天的见闻。没有人过多谈论病情,但彼此心照不宣。

      一个下午,骤雨突至。他们躲进一个山洞避雨。洞不深,但足够干燥,里面有前人留下的简单石凳。

      周沐风拿出保温壶,倒了三杯热茶。雨声在山洞外形成一道帘幕,将世界隔开。

      “我以前很怕死。”周沐风忽然说,声音在洞壁间产生轻微的回响。

      沈昭明看着洞外的雨幕:“现在呢?”

      “现在怕的是没好好活过。”

      苏寂桐安静地听着,往火堆里添了根树枝。

      雨渐渐小了,一缕阳光从云缝中漏下来,照在洞口的石头上,泛着湿润的光泽。

      “该回去了。”苏寂桐站起身。

      回程的路上,三人沉默地走着,各有所思。快到工作站时,沈昭明放缓脚步,与苏寂桐并肩。

      “谢谢你。”他说。

      她投来询问的目光。

      “为这一切。”他的手臂轻挥,将整片山林包括在内。

      她没有回应,但脚步稍微慢了些,与他保持一致的节奏。

      那天晚上,沈昭明在灯下写信。苏寂桐在工作站整理标本,周沐风在院子里画星空。三个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在这片山林里找到了某种共同的节奏。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刻意的安慰,只是共同度过这段时光,看着树木生长,季节更替。

      周沐风离开前,送给两人各一幅素描。给沈昭明的是他们避雨的那个山洞,给苏寂桐的是她照顾小鹿的场景。

      “我会再来的。”他说,语气肯定。

      沈昭明点点头:“随时欢迎。”

      苏寂桐接过画,仔细地卷好,用细绳系住。

      送走周沐风,他们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回走。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林间传来归鸟的鸣叫。

      “明天要去查看北坡的那片松林了。”她说。

      “好。”他应道。

      没有更多的话,但已经足够。在这寂静的山林里,每一个简单的约定,都是对明天最好的期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