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蚂蚁标 ...
-
第一章 工蚁标
2058 年 5 月 8 日上午 9 点 17 分,三辆警车的警笛声刺破苏市西区的梅雨雾霭,停在味正食品厂锈迹斑斑的铁门外。初秉砚推开车门时,雨丝正斜斜地打在深色□□上,他抬手将湿漉漉的额发捋到脑后,左手腕上的二类机器手表(80mm×60mm×15mm 的银灰色面板)瞬间亮起,指尖轻触 “紧急案件” 图标,语气沉稳:“和谦,启动警局绿色通道,调阅味正工厂机器管控系统权限、李明员工档案及紧急联系人信息。”
手表听筒里立刻传来刘和谦敲击键盘的清脆声,背景是警局数据中心的低鸣:“初队,已提交绿色通道申请,5 分钟内出结果。”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同步把阳光队的办案授权码上传了,系统会自动核验,不用人工审批。”
初秉砚转头看向身后的钟昱恒,少年怀里抱着平板电脑,左手腕的手表还停在赵局发的案件简报界面,“李明,42 岁,味正生产部主管” 的字样被他用指尖反复划着,明显是第一次参与命案,紧张得指尖发僵。
“别慌,用手表连‘现场勘查库’,先记环境细节 —— 机器型号、地面痕迹都拍下来,系统会自动分类。” 初秉砚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扫过陆续下车的队员,“简禾、明韧跟我去垃圾房;郭姐,等刘哥调完联系方式,立刻远程沟通家属;秦哥,带二类尸检箱,现场先做体表痕检;芷宁,你留在警车里,和谦权限下来后,立刻解析监控与机器人数据。”
“明白!” 众人齐声应下,朱明韧已经拎着二类机器检测仪往厂区走,路过门卫室时,他抬手用手表扫描门口的二类访客登记机 —— 屏幕暗着,但手表很快弹出机器编号与备案信息:“型号 FK-302,昨晚 9 点 17 分上报‘硬件故障’,但系统记录其 2 小时前刚完成维护。” 他立刻将数据同步给刘芷宁:“芷宁姐,这台登记机的故障时间太巧,等下重点查后台操作日志。”
刚走到垃圾房附近,初秉砚的手表就震动了 —— 刘和谦的消息弹了出来:“初队,权限已开通,李明妻子张慧电话 138xxxx5678,味正机器系统账号已同步给芷宁;另外,郑华副经理名下有一台一类运输机器人 TR-205,备案用途是原料运输,近一个月无废料清理记录。”
垃圾房在厂区最角落,灰色铁皮房被雨水泡得发乌,周围堆着半人高的废弃纸箱和印着 “大豆酱” 的原料袋,酸腐味混着霉味扑面而来。刘芷宁留在警车里,手表已接入味正机器系统,屏幕上实时刷新着监控点位:“初队,垃圾房附近 3 个监控,昨晚 10 点 03 分同时断联 —— 日志标‘线路故障’,但我查了实时电流曲线,断联前有尖锐波动,是二类切割机器的典型干扰信号,不是自然坏的。” 她指尖滑动,调出 TR-205 的轨迹图,“这台机器人昨晚 11 点到凌晨 1 点在垃圾房周边活动,操作备注‘清理废料’,但货舱载重显示 90kg,比正常废料重 3 倍,像是装了重物。”
初秉砚挤过废料堆,一眼就看见李明的尸体 —— 仰面躺在破碎纸箱里,灰色工装上的胸牌被雨水泡得模糊,额头那枚银灰色 “工蚁标” 格外刺眼,指甲盖大小的金属涂层在雨水中泛着冷光,需凑近才能看清蚂蚁的肢体纹路。
“初队,体表初步查完了。” 秦松津已经戴上智能乳胶手套(内置压力传感器),左手腕手表连接着二类皮肤检测探头,“‘工蚁标’表层是纳米级金属涂层,具体成分得回实验室用三类光谱仪测,现场二类探头只能辨出含钛元素;左臂有 0.5cm 切割伤,边缘齐整,是 M-205 二类维修机器的典型切口,但没出血,应该是死后刻的。” 他用采样针抽取李明的血液,注入二类毒剂检测管 —— 手表立刻同步检测进度,“常见毒剂筛查中…… 汞、砷、□□都是阴性,得送实验室做三类代谢分析,现场测不了慢性毒素。”
钟昱恒在旁边用手表拍个不停,屏幕自动生成 “现场勘查报告” 模板:“垃圾房面积 20㎡,铁皮结构,门口有 TR-205 同款轮胎印,地面散落大豆酱原料袋,已取样标注。” 。”
另一边,郭宥宁已经拨通了张慧的电话。“喂?”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听到 “警局” 二字时瞬间绷紧:“是不是老李出事了?他昨晚没回家!”
“张女士您先冷静,我们只是了解情况,还没确定李明先生的状态。” 郭宥宁放缓语气,手表自动开启加密录音,“他最近有没有提过工作异常?比如接触特殊原料,或者跟谁有矛盾?”
沉默几秒,张慧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他最近总加班,回来就洗澡,说原料味重…… ’。”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哭声,她匆匆道,“我得哄孩子,有事再打来吧。” 就挂了电话 —— 明显藏着话,却不敢多说。
“初队,货舱数据调不出来。” 刘芷宁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遗憾,“TR-205 的货舱记录显示‘已覆盖’,但按设定得保留 72 小时,肯定是被删了。我把数据残留包发给和谦了,他说需要申请‘深度恢复权限’—— 这个得人工核验,毕竟涉及企业商业数据,得 1 小时左右。”
初秉砚点头,看向蹲在旁边整理记录的钟昱恒,递过去一瓶温热的矿泉水:“第一次出警觉得节奏快吧?但你看,就算数据调得快,关键信息还是断的 ——‘工蚁标’成分未知、毒剂没检出、货舱记录删了、家属不敢说,这才是真实的刑侦,不是有科技就有答案。”
钟昱恒接过水,看着手表上的 “待解线索” 列表:①“工蚁标” 金属成分(待实验室);②TR-205 货舱数据(待恢复);③李明银行流水(待调取);④张慧隐瞒信息(待走访)。他突然明白,科技只是缩短了 “调取流程”,却没消除 “线索断层”—— 该查的细节,还是得一步步来。
上午 11 点,现场勘查结束,雨还没停。秦松津将尸体送上尸检车,样本管已通过手表绑定 “加急检测”;朱明韧在厂区找到一台 M-205 二类机器,正用检测仪查金属残留;郭宥宁在警车里整理录音,标记出 “章启民补助” 的关键句;刘芷宁还在等货舱数据恢复权限;钟昱恒的手表刚收到刘和谦的消息:“李明流水出来了,章启民上月有两笔‘转账’,备注是‘福利’,金额各十万 —— 但没其他异常,可能还有私人账户往来,得申请查非柜面交易。”
初秉砚的车开在撤离队伍最前面,钟昱恒坐在副驾驶,左手腕手表显示着 “案件进度:15%”。
雨幕中的苏市,味正工厂的 “工蚁标” 像个沉默的谜题,而阳光队握着科技这把钥匙,才刚刚插入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