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并肩作战 ...
-
经过废寝忘食的精心准备和无数次的打磨推敲,终于迎来了“全国青少年跨学科创新挑战赛”省赛的日子。
比赛在市科技馆的中央大厅举行,气氛隆重而肃穆。
高悬的横幅、闪烁的电子屏幕、一字排开的展位,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打印材料气味和低沉的交流声,无不渲染着一种无声却激烈的竞争氛围。
来自全省各市的精英队伍汇聚一堂,学生们大多穿着正装,脸上带着或自信或紧张的神情。
江弈灼和池嫣提前抵达会场。
江弈灼今天换上了一身合体的藏蓝色西装,打了深色条纹领带,平时略显随意的头发被仔细梳理过,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挺拔的眉骨,整个人显得英气逼人,只是那双经常含笑的眼眸里,此刻闪烁着更多的是临战前的锐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池嫣选择的是一套剪裁得体的米白色小西装外套和同色及膝裙,内搭浅蓝色衬衫,将她纤细的身形衬托得更加利落。她手中紧紧抱着那个装有最终版论文、演示PPT、各种证明材料和备份U盘的文件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但眼神却异常清亮坚定。
他们的展位位置居中。
江弈灼负责连接笔记本电脑、调试投影仪以及他们那个集成了一些传感器的简易演示模型。他的动作熟练流畅,展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对设备的掌控力。
池嫣则在一旁,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她再次核对了展示材料的顺序,确保论文摘要、数据图表附录都摆放整齐,快速浏览了一遍PPT确认没有错漏,甚至细心调整了展台上宣传册的角度。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井井有条,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一名即将步入赛场的运动员,进行着最后的热身。
“别紧张,池嫣。”江弈灼在调试的间隙,转过头对她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尽管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心跳比平时更快,“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了,没问题的。”
“嗯,我不紧张。”池嫣抬起头,回以一个令人安心的微笑,声音比她自己预想的要平稳得多,“你才是主角,放轻松,就像我们平时演练的那样就好。”
*
很快,评审环节正式拉开帷幕。
评委团由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组成,他们表情严肃,目光锐利,依次在各个展位前停留,听取短短十分钟的陈述,并提出各种角度刁钻、直指核心的问题。
第一轮评审,是一位看起来颇为严肃的中年教授带领的小组。
江弈灼作为项目主导者,站在投影屏前,开始了演示。
起初一切顺利,他清晰地阐述了项目背景与社会意义,流畅地介绍了他们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语言富有激情,逻辑清晰,将他出色的思维能力和口才展现得淋漓尽致。
池嫣站在他侧后方一步的位置,专注地听着,适时地配合着他的讲解切换PPT页面,眼神沉静而充满支持。
然而,就在进行到最关键的技术实现部分,需要现场演示他们搭建的简易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模型预测效果时,意外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那个之前测试过无数次的演示模型,或许是因为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又或许是因为连接线接口的瞬间松动,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卡顿,随后完全停滞!模型上的运行指示灯闪烁了几下,竟彻底熄灭了!
江弈灼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的表情瞬间凝固,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一下,眼眸里闪过一丝猝不及防的慌乱。
他下意识地俯身检查设备,快速按动几个按键试图重启,但手指似乎有些不听使唤,操作了几次,屏幕依旧一片死寂,模型毫无反应。
时间一秒秒过去,评委们保持着礼貌的沉默,但那种静默本身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尴尬和紧张的气氛迅速蔓延,这几乎是现场展示中最不愿遇到的噩梦场景!
就在江弈灼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大脑因突发状况而有些空白,几乎要陷入僵局的危急时刻,池嫣动了。
她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甚至没有去看那台罢工的设备,像是早已预演过应急预案一般,无比镇定地上前一步,从容不迫地从江弈灼手中接过了激光笔和话筒。
她面向评委,微微颔首,声音清晰、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感,瞬间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
“各位评委老师非常抱歉,我们的现场演示设备出现了一点临时性的技术故障,我们将紧急排查。请允许我利用这个时间,先为大家以更详细的图文阐述我们项目的核心算法逻辑、关键数据分析过程以及最终得出的节能优化策略。这部分我们有非常详实的数据可视化结果和严格的论证过程。”
池嫣的语气不卑不亢,坦然自若,仿佛这只是一个计划内的小小插曲,完全不足以影响他们的展示节奏。
她迅速操作电脑,将PPT精准地切换到核心算法流程图和一系列精心制作的数据图表页,开始条理清晰、语言精准地进行讲解。
巧妙地避开了可能因设备故障而无法深入的技术细节,转而着重强调他们的设计思路、算法的创新性、数据结果的显著性和策略提出的依据与预期价值。
将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物理模型,用最直观的图表、比喻和逻辑推导呈现出来,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瞬间将评委们的注意力从故障的设备重新高效地牵引回了项目本身的核心价值与创新点上。
江弈灼站在一旁,最初的慌乱过去后,他看着身边这个临危不乱、侃侃而谈的女孩,眼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随即化为汹涌的钦佩和如释重负。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趁着池嫣吸引住所有注意力的宝贵间隙,蹲下身,开始心无旁骛地快速排查设备问题。
他的专业素养此刻发挥了作用,手指重新变得灵活而稳定。
当池嫣用她清晰有力的声音,恰好将核心内容阐述完毕,并做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小结时,江弈灼也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一条数据线的接口有些松动了。
他迅速将其插紧,重新启动程序!
“抱歉让各位老师久等了,问题已解决。”江弈灼的声音恢复了冷静与自信,他站起身,从池嫣手中自然地接回话筒,与池嫣交换了一个短暂却充满默契的眼神。
池嫣则向后退回半步,将主演示位重新让给他,同时做好了辅助配合的准备。
接下来的动态演示环节进行得异常顺利。
江弈灼专注于技术实现的讲解和模型的动态效果展示,而池嫣则在他演示的同时,适时地、言简意赅地补充强调一些关键数据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联想,两人一唱一和,衔接流畅,配合得天衣无缝。
刚才那个意外的小插曲,非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像一块试金石,更加凸显了他们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深厚的项目功底和难以言喻的团队默契。
评委们的脸上露出了饶有兴味和赞赏的表情。
*
提问环节随即开始。
问题果然如预料般犀利且多维,不仅深入技术细节,更拓展到了项目可行性、成本效益、潜在的社会影响及伦理考量等多个层面。
面对深入的技术原理和实现细节追问,主要由江弈灼应对,他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其扎实卓越的专业功底。
而当问题涉及到项目实施可能遇到的管理协调难题、数据背后反映出的用户行为心理学、项目报告的宏观逻辑框架以及未来推广策略时,池嫣则当仁不让地、自信地向前一步。
她不再有丝毫的怯懦或犹豫,目光坦然平和地迎向提问的评委,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措辞精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她引证他们前期大量的调研数据,结合社会现状和相关政策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回答得有理有据,逻辑严密,甚至还能适时地引用一些管理学或社会学的理论来提升回答的层次,充分展现了她出色的文科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全局视野。
有一位评委甚至特意问道:“你们的团队协作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请问你们是如何进行分工与协作的?这种默契是如何培养的?”
江弈灼几乎是立刻看向池嫣,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感激。
他率先开口,语气真诚:“因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彼此的优势。我可能更专注于技术攻坚和模型实现,而池同学则拥有我远不及的强大逻辑表达能力和对项目整体脉络的精准把握。是她让我们的技术内核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数据和代码,而是变成了有温度、有说服力、能真正打动人心的解决方案。”
池嫣接着他的话,语气平和而坚定地补充道:“是的,我们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最终是为了服务人、改善社会。因此技术与人文视角的结合至关重要。我们各自在其擅长的领域深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沟通始终非常高效顺畅,因为我们的目标高度一致,那就是尽我们所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他们的回答,再次赢得了评委们赞许的目光。
*
全部评审环节终于结束。
当最后一位评委离开他们的展位后,两人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
离开喧闹的展厅,走到科技馆外相对安静的休息区,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拂过来,却吹不散两人心头澎湃的激动和巨大的成就感。
江弈灼转过身,看向身旁的池嫣。夕阳的金辉温柔地洒在她身上,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她微微低着头,正在整理有些松动的发髻。
“池嫣,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刚才那个情况,如果不是你……可能整个展示就彻底砸了!你……你刚才……”他似乎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词语,最终由衷地赞叹道,“你刚才简直在发光,真的!说得那么有条理,那么好,我都听呆了!”
池嫣抬起头,脸颊因为他的夸赞和刚才的兴奋而泛着红晕,但这一次,她没有羞涩地低下头,而是勇敢地迎着他灼热的目光,眼睛里闪烁着完成重大挑战后的明亮光彩和一丝小小的自豪。
“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啊!而且,那些内容都是我们反复讨论、烂熟于心的,我对自己要讲的部分很有信心。”她顿了顿,补充道,“你后面也处理得很好,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江弈灼的情绪依然高涨,他夸张地比划着,试图表达内心的震撼。
“你简直就是‘镇定剂’和‘超级外挂’!以后谁再说文科生在科技创新竞赛里只能打酱油,我第一个跟他急!你今天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大气和掌控力,简直……A爆了!”
他的眼神真挚而热烈,笑容灿烂得如同冲破云层的阳光,温暖而耀眼。
“走吧,大功臣!饿坏了吧?想吃什么?今天我请客,好好庆祝一下我们这场漂亮的翻身仗,太刺激了!”
池嫣开心地笑了笑,“好啊!不过还是AA吧,庆祝可以,但不能让你大出血。”
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轻松氛围在空气中流淌。
两人并肩走下科技馆前的台阶,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交织在一起。
竞赛的最终结果或许还需要等待评委们的最终审议,但对于池嫣和江弈灼而言,今天,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赛场上,他们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至关重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