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大雍王朝 ...

  •   时光荏苒,祁若茗通过零散的驿报、老先生的偶尔提及以及下人们的闲谈碎片,终于像拼图般,逐渐拼凑出了这个她所存在的世界的大致轮廓。

      这是一个名为大雍的王朝,定都长安。当今皇帝姓宇文。

      这个认知曾让若茗恍惚了许久。在她的前世记忆里,南北朝末期至隋唐交替之际,确实有一位权臣名叫宇文述,其子宇文化及更是弑杀了隋炀帝,但宇文家族并未能真正坐稳江山,很快便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覆灭,最终由李渊建立了煌煌大唐。

      然而,这个世界的历史轨迹却在这里发生了惊人的拐点。

      这个世界的宇文述,似乎拥有了更强的实力、更深的城府或是更好的气运。他不仅成功取代了隋朝,更是牢牢掌控了政权,扫平了各方反对势力,最终稳固地建立了大雍王朝,并得以寿终正寝,将皇位传给了子孙。

      宇文家族似乎汲取了前朝覆灭的教训,历代皇帝大多算得上勤政贤明,历经三百多年的经营,不仅统一了天下,还将王朝治理得国力强盛,四海宾服(至少官方驿报上是如此宣扬)。如今龙椅上的,已是宇文家的第十几位皇帝,年号“承平”,寓意承接太平盛世。

      这是一个若茗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她熟悉那些似曾相识的地名、官制、文化礼仪;陌生的是那被彻底改变的历史走向和已然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宇文天下。

      这番认知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她这样一个被困于深宅后院的庶女,连自身命运都难以把握,更遑论去思考什么改变世界。她能做的,唯有更加努力地认清这个社会的规则,然后小心翼翼地活下去。

      这个大雍王朝,虽架空于她的认知,但其运行逻辑、等级制度、礼教规范,却与她所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无二致,甚至因为延续了三百年而显得更加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这让她彻底收起了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将“藏拙”与“适应”作为了最高生存准则。
      通过对驿报信息的持续关注和零星拼凑,祁若茗对当今大雍王朝的最高权力中心,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当今圣上名曰宇文隆,年届四十,已亲政十余年。他并非先皇嫡子,据说其生母位份不高,前皇后并无亲生儿子且早逝。宇文隆最终能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驿报上自然是颂扬其“贤德孝悌,深肖朕躬”,但深宫之事,谁又知道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博弈与较量。

      太后娘娘如今依然健在,且身体康健,是宫中权利最大地位最高的女人。
      有意思的是,太后出身并不显赫,仅是前朝一小官家的庶女,通过选秀入宫,原本并无太多倚仗。全因儿子宇文隆意外登基,她才得以母凭子贵,一跃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谓命运弄人。

      而如今的吴皇后,来历则不凡,乃是当朝丞相的嫡亲孙女。这层关系,不禁让若茗暗自揣测,当年宇文隆能成功登位,恐怕与这位皇后娘家的鼎力支持也脱不开干系。帝后之间的关系,想必也是错综复杂,牵动着前朝后宫的神经。

      让朝臣们或许有些担忧的是,宇文隆陛下子嗣并不丰茂,如今仅有两位皇子两位公主。
      太子宇文瑞,乃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年已二十,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想必已开始参与政务。
      另外还有两位公主,正当妙龄,日后恐也是政治联姻的重要筹码。
      最特别的当属另一位皇子——二皇子宇文琪,今年方才十岁。驿报上提及他的次数不多,但偶尔出现的零星信息却勾勒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这位小皇子似乎不喜宫廷束缚,酷爱游山玩水,年纪小小便常常离京,行踪飘忽不定。

      看到这里,若茗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地暗自嗤笑一声。按辈分算,宫里那位祁嫔娘娘是她隔房的堂姐,那皇帝宇文隆岂不算是她的“堂姐夫”?这关系扯得可真够远的。皇帝居于深宫,离她这金城祁家足有六百多里,如同云端的神祇,与她的生活毫无交集。

      然而,驿报上最新的一条消息,却让她感觉那遥远的朝堂之事,似乎也并非完全与己无关。

      连日暴雨,黄河泛滥。

      而这黄河决堤泛滥的区域,好巧不巧,正包括了丹霞县——也就是祁家老宅所在的县,她名义上的父亲祁树岳之前担任县令、如今她嫡母胡氏和几个弟妹依然居住的地方。

      天灾骤临,天子忧心,朝堂震动,而这场灾难的发生地,竟与她有着一丝微弱的地理关联。若茗放下驿报,心中莫名生出一丝异样感,仿佛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虽微小,却预示着某些变化或许即将发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