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补课风波 ...

  •   月考成绩在周一贴了出来,毫无悬念。江叙的名字高悬在年级红榜首位,总分拉开第二名一大截,尤其是数理化,几乎满分。他的名字在课间被频繁提及,伴随着“学神”、“非人类”之类的低语和惊叹。他本人却对此毫无反应,仿佛那榜单上的名字与他无关,依旧按自己的节奏看书、做题、去图书馆。
      江昭的成绩则在中下游徘徊,数学和物理果然如他所料不太理想,但语文和历史居然还过得去,体育成绩更是毫无意外地满分。他对着成绩单咂咂嘴,哀嚎了两声“完了回家要挨揍”,转头就被队友勾着脖子拉去讨论下午的班级篮球赛了,那点沮丧来得快去的也快,像秋日里一阵无关痛痒的风。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家庭内部。
      成绩单需要家长签字。晚饭后,江昭磨磨蹭蹭地拿出那张纸,递给了江叔叔。江叔叔看着上面的分数和排名,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但语气还算温和:“小昭,这个成绩……不太行啊。高中不比初中,得加把劲了。”
      母亲在一旁打着圆场:“刚开学嘛,还没适应,下次努力就好。小叙成绩好,让他多帮帮弟弟。”她说着,充满期待地看向江叙。
      江叙正低头喝汤,闻言动作顿了一下,没应声。
      江昭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爸,阿姨,我知道啦!下次一定考好!哥他学习忙,我自己能行!”他试图蒙混过关。
      江叔叔却没轻易放过,他放下成绩单,看向江叙,语气变得郑重了些:“小叙,你学习上有方法,成绩也好。以后多带带弟弟,监督他一下,行吗?你们兄弟俩在一起,也方便。”
      这话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母亲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江叙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江昭——后者正冲他挤眉弄眼,一副“千万别答应”的哀求表情——然后对上江叔叔期待的目光。他沉默了几秒,才淡淡地开口:“看他自己的意愿。我不会强迫。”
      这回答模棱两可,既没答应也没拒绝。江叔叔似乎还算满意,点了点头:“嗯,小昭,多跟你哥学学!”
      江昭松了口气,赶紧把成绩单收起来,埋头猛扒饭,不敢再多说一句。
      然而,家长的干预往往比当事人的意愿更有力。从那天起,江昭被迫开始了“课后辅导”时间。
      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江昭会极不情愿地拿着作业本蹭到江叙书桌旁,装模作样地写几分钟,然后就开始走神、玩笔、或者试图找江叙聊天。江叙从不主动催促,只是在他问题目时言简意赅地解答,在他明显走神时用笔敲敲桌面,或者干脆不理他。
      江昭耐性极差,往往坚持不到半小时就抓耳挠腮,找各种借口溜走:“哥我渴了去倒水”、“哥我肚子疼”、“哥我好像听到手机响了”……江叙从不阻拦,随他去。几次之后,江叔叔察觉了,严肃地批评了江昭,并要求江叙“严格一点”。
      于是,辅导变得正式起来。每晚八点到九点,被固定为“学习时间”。江昭必须待在江叙房间里,完成当天的作业和额外的练习题。
      这一个小时,对两人都是一种煎熬。
      江叙习惯了绝对的安静和高效,江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干扰。他呼吸的声音,翻书的哗啦声,写字的沙沙声,偶尔烦躁的叹气声,甚至只是坐在那里散发出的那种坐立不安的气场,都让江叙难以完全集中精神。他发现自己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才能屏蔽掉这些干扰。
      而对江昭来说,这简直是无期徒刑。被按在书桌前,面对枯燥的公式和单词,旁边还坐着个冰山一样、气压极低的“监工”,他浑身像长了刺一样难受。他会不停地变换坐姿,腿在桌子底下无意识地抖动,笔帽咬了又咬。
      “安静点。”江叙第三次出声提醒,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
      江昭猛地停下抖动的腿,垮着脸:“哥,我真的学不进去……这英语单词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
      “那就看到认识为止。”江叙头也不抬,笔下不停。
      “这比跑一万米还累……”江昭小声嘟囔,认命地继续瞪着单词表,眼神发直。
      有时,江叙会给他讲题。他讲题极其精炼,步骤清晰,但没有多余的废话和鼓励。江昭往往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他的思路,稍微一分心就会漏掉关键。
      “等等哥,这里为什么用这个公式?” “定义。” “那这个数怎么带进去就变了?” “计算。”
      江昭常常被这种简洁到近乎冷酷的回答噎得说不出话,但又不得不承认,江叙的方法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
      偶尔,江昭也能灵光一现,迅速理解一道难题。这时他会忍不住露出得意的表情,甚至想和江叙击个掌庆祝,但每次对上江叙那双平静无波、仿佛在说“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的眼睛,那点兴奋就又缩了回去。
      学习时间结束时,江昭总是如蒙大赦,第一时间冲出房间,仿佛多待一秒都会窒息。江叙则会在他离开后,静静地坐一会儿,重新整理一下被轻微打乱的桌面和思绪。
      这种强制性的共处,像一把迟钝的锉刀,慢慢地、无声地磨着两人之间的界线和棱角。
      江叙开始熟悉江昭学习时的小动作,知道他哪类题目会卡壳,甚至能从他呼吸的频率判断出他是真的在思考还是在神游天外。他依旧觉得吵闹,但那种纯粹的厌烦里,似乎掺杂进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习惯”的东西。
      江昭则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江叙的厉害。那不是死读书,而是一种近乎可怕的专注力和逻辑思维。他依然觉得这个哥哥冷淡得不像话,但心底那点不服气,渐渐被一种模糊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佩服所取代。至少,在江叙身边,他确实能多学进去一点东西——尽管过程痛苦。
      除了学习,生活中其他细微的磨合也在继续。
      江昭发现江叙对某种牌子的矿泉水情有独钟后,偶尔从超市回来,会顺手多带一瓶,默默地放进冰箱属于江叙的那一格。
      江叙注意到江昭训练后总是饿得翻箱倒柜,会在晚上学习时间开始前,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盒牛奶或者一小份洗好的水果。
      这些举动悄无声息,没有言语,仿佛只是一种下意识的、为了避免更多麻烦而采取的行动。
      秋意渐浓,窗外的香樟树叶开始零星地变黄脱落。
      周六下午,江叙从图书馆回来,发现江昭居然没出门,也没打球,而是窝在客厅沙发里,脸色有些发白,额头上冒着虚汗,整个人蜷缩着,和平日里生龙活虎的样子判若两人。
      “怎么了?”江叙放下书包,问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但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
      江昭有气无力地抬起眼皮,声音都弱了:“……胃疼。可能早上训练完喝了凉水,又吃了辣的……”
      江叙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没说什么,转身进了厨房。他打开橱柜看了看,又烧了壶热水。过了一会儿,他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温水走出来,递给江昭。杯子里飘着几片生姜。
      “喝点热水。”他说,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下次注意。”
      江昭有些意外地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透过杯壁传到掌心,似乎连带着胃部的绞痛都缓和了一丝。他捧着杯子,小口地喝着,姜水的辛辣味冲入口腔,带来一点奇异的暖意。
      “……谢谢哥。”他低声说,声音闷在杯口。
      江叙没回应,在他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拿起之前看到一半的书,安静地翻看起来。他没有离开,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那么存在着,像一个沉默而稳定的背景音。
      客厅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江昭偶尔因为胃部不适而发出的细微抽气声。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江昭捧着那杯姜水,慢慢地喝着,胃里的寒意似乎真的被一点点驱散。他偷偷抬眼看向旁边的江叙。对方垂着眼,睫毛在鼻梁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只是恰好坐在这里看书,并非为了陪伴谁。
      一种奇异的、安心的感觉,伴随着胃部的暖意,悄然蔓延开来。他忽然觉得,这个冷淡寡言的哥哥,似乎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不近人情。
      胃疼持续了半个下午才好。期间江叙起身给他换过一次热水,依旧一言不发。
      等到江昭终于感觉活过来时,夕阳已经开始西沉。江叙合上书,起身准备回房。
      “哥,”江昭叫住他,语气真诚了许多,“那个……谢了啊。”
      江叙脚步停住,侧头看了他一眼,只淡淡地“嗯”了一声,便上楼去了。
      江昭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三楼拐角,又低头看了看手里已经凉透的空杯子,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了上来。
      秋日的傍晚,微风带着凉意从窗外吹进来,却吹不散屋内那一点悄然滋生的、微弱的暖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