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技术大会上的暗流与突出 ...


  •   第18章:技术大会上的暗流与轻视

      锐锋集团最大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椭圆形的长桌旁坐满了人,几乎囊括了公司所有与技术相关的核心力量:研发部的精英工程师们穿着统一的公司POLO衫或格子衫,神情或严肃或带着技术人员的傲气;售后技术支持部的骨干们则显得更务实一些,脸上带着常年应对客户问题的疲惫与谨慎;而IT运维部,以徐曼丽为首,带着乔安安、徐江等几个技术相对突出的员工,坐在了靠近末尾的位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正展示着这次紧急技术大会的议题——“卓越科技项目重大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卓越科技是锐锋集团一个合作多年的老客户,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其业务系统对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极高,一直是集团优质服务的典范案例。然而,最近一次为其定制升级的系统后期维护中,却接连出现了诡异的性能抖动和难以复现的间歇性故障,导致对方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客户方震怒,发出了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

      总裁沈斯年坐在主位,面色冷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场危机来得不是时候,正值“灵眸”项目敏感期,又牵扯到重要客户,他必须亲自督阵,快速解决。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沈斯年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卓越科技的系统,在过去72小时内,出现了十七次非计划宕机或性能骤降,平均恢复时间超过半小时。客户损失巨大,耐心耗尽。我要知道根本原因,以及确切的、永久的解决方案。现在,研发部,谁负责这个项目的核心模块?”

      研发部总监立刻示意一个小组负责人起来汇报。那位工程师显然压力巨大,额头上都是细汗,结结巴巴地开始解释他们的排查思路,从应用层日志分析到数据库索引优化,再到中间件参数调整……听起来面面俱到,却始终没有定位到那个一击即中的核心问题。

      沈斯年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不耐烦地打断:“我要的不是可能、也许、大概!我要的是确切的 root cause(根本原因)!你们排查了这么久,给出的还是一堆猜测吗?”

      那位工程师脸涨得通红,喏喏地坐下了。研发部这边气氛更加压抑。

      这时,售后技术支持部的经理站了起来,补充了一些来自客户现场的细节:“……我们注意到,故障似乎与特定时间段的网络流量峰值没有必然关联,有时在业务低峰期也会突然发生。而且,故障发生时,服务器本身的CPU、内存指标并未完全饱和,但磁盘I/O等待队列异常激增,却又找不到是哪个进程在大量读写……”

      线索似乎更多了,但也更混乱了。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研发部和售后部互相补充又都无法给出定论时,沈斯年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会议桌末尾的IT运维部区域。

      “运维部。”他忽然点名,声音冰冷,“从你们的基础设施层面,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网络、存储、硬件?”

      刷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徐曼丽和她身后的几个人身上。

      徐曼丽没想到会被直接点名,愣了一下,赶紧站起来,有些紧张地翻着手头根本没什么具体内容的笔记本:“呃……报告沈总,我们……我们这边监控显示核心网络链路一直是稳定的,带宽利用率正常……硬件巡检也没有告警……”她说得泛泛而谈,完全是应付差事的套话。

      沈斯年的眼神明显掠过一丝失望和不耐烦。

      就在这时,研发部那边,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不大不小地响了起来,来自那个一向有些傲气的工程师阿哲:“沈总,这种底层架构的问题,问运维部是不是有点……方向偏了?他们平时也就维护一下办公电脑和打印机,最多看看机房温度湿度。卓越项目的系统复杂度,他们可能连架构都看不懂吧?”

      这话一出,IT运维部这边几个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老张气得哼了一声,赵朋则不服气地低声嘟囔:“什么意思啊?瞧不起人?”

      徐曼丽的脸色更是青一阵白一阵,既尴尬又有些恼怒,却不敢直接反驳研发部的核心工程师。

      徐江则低着头,眼神闪烁,似乎在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弥漫起一种部门之间的隐形隔阂和轻视。

      沈斯年冷冷地瞥了阿哲一眼,并没有直接斥责,但眼神里的寒意让阿哲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沈斯年当然知道部门之间存在技术壁垒和偏见,但现在不是搞内部斗争的时候。

      “我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听你们划分地盘。”他的声音更冷了,“任何层面、任何角度的线索都值得关注。运维部,你们到底有没有发现任何,哪怕是最细微的、与其他时间点不同的异常?任何蛛丝马迹都可以说。”

      他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了乔安安的方向。

      乔安安一直低着头,手指在膝盖上的便携式终端(她习惯性随身携带)上快速滑动着。她调取了卓越科技服务器所在的机房段,过去72小时的所有底层监控日志,包括操作系统内核、驱动层、硬件固件层的详细记录——这些通常不在常规监控范围,只有深入排查时才会查看。

      就在刚才售后经理提到“磁盘I/O等待队列异常激增”时,她心里一动。一个非常非常细微的、几乎被淹没在海量日志里的异常,引起了她的注意。

      在几次故障发生前片刻,负责虚拟化底层驱动的一个内核线程,似乎有极其短暂的调度延迟和状态异常,紧接着就触发了存储控制器驱动的一次非标准重置指令。这个过程极快,且很快恢复正常,在系统层面几乎无法捕捉,只会表现为短暂的I/O卡顿,但如果频繁发生,叠加起来就是灾难。

      这很像……某种极其隐蔽的硬件兼容性问题,或者更深层的驱动bug?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分析中,忽然感觉到全场的目光和总裁的提问,她下意识地抬起头。

      徐曼丽正被问得哑口无言,看到乔安安抬头,像是抓到救命稻草,赶紧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压低声音:“乔安安,沈总问话呢!你平时不是最爱看这些日志吗?有没有发现什么?”

      乔安安犹豫了一下。她不确定自己的发现是否准确,而且在这种场合,面对众多研发精英,她一个维修员提出这种底层驱动层面的猜测,会不会显得班门弄斧,甚至再次引来嘲笑?

      但看着沈斯年那迫人的、寻求答案的目光,以及眼前棘手的技术难题,她技术人员的本能还是压过了社交恐惧。

      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因为会议室的安静而显得格外清晰:

      “沈总,我……我查看了过去72小时该服务器集群的底层内核和驱动日志。”她举起手中的便携终端,屏幕上满是复杂的命令行输出和图表,“我注意到,在每次故障发生前约300毫秒左右,虚拟化底层驱动的一个特定内核线程(kworker/uXX:XX)会出现一次异常的微秒级调度延迟,并伴随一次非标准的存储控制器驱动软重置指令。这个操作非常快,但会导致磁盘I/O队列瞬间锁死,引发后续连锁反应。”

      她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研发部的人面面相觑,有些人脸上露出茫然,显然对如此底层的细节并不熟悉;有些人则皱起眉头,陷入思考。

      阿哲先是一愣,随即嗤笑一声,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内核线程调度延迟?驱动软重置?乔工,你确定你不是把哪个后台运维脚本的日志错看成故障原因了?这种底层干扰因素多了去了,怎么可能直接导致应用层崩溃?你知道卓越系统的业务逻辑有多复杂吗?”

      他的质疑,代表了很多研发人员的想法。他们习惯于从应用层、业务逻辑层思考问题,对于硬件和驱动底层这种“黑盒”领域,既不了解,也下意识地轻视。

      乔安安的脸颊有些发烫,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坚持道:“单一事件或许只是噪声,但它的时间点与故障发生高度吻合,且模式一致。我认为这值得深入排查,至少可以检查一下该型号存储控制器的最新固件版本,以及它与当前虚拟化平台版本的已知兼容性问题列表。”

      她的语气依旧平静,甚至带着点技术性的刻板,但内容却直指一个可能被所有人忽略的方向。

      售后技术支持部的经理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对啊!兼容性问题!我怎么没想到!他们上次升级是不是换了一批新的SSD?型号好像和之前不一样!”

      研发部总监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立刻转头对下属说:“立刻去查!联系硬件厂商,调取该型号SSD的所有固件更新日志和已知bug列表!重点排查与虚拟化相关的!”

      会场上的风向瞬间变了。从之前研发部和售后部在应用层和系统层的争论,转向了一个更底层、更基础的可能性。

      沈斯年看着站在末尾、虽然被质疑却依然坚持己见、用数据说话的乔安安,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动。又是她。在所有人都陷入思维定式时,总是这个不起眼的维修员,能从最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问题。

      他没有立刻表态支持谁,而是直接下达指令:“研发部,立刻按照乔工提供的方向进行排查,我要在两个小时内有初步结论。售后部,配合提供硬件变更的详细时间点和型号信息。运维部,”他看向乔安安,“持续监控底层日志,有任何新发现,直接向徐明汇报。”

      “是!”众人纷纷应道。

      阿哲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不敢再多言,只是看向乔安安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和审视。

      会议暂时告一段落,各部门分头行动。乔安安坐回座位,轻轻松了口气,感觉手心有点汗湿。

      徐曼丽难得地对她露出了一个算得上是赞许的表情,低声道:“这次表现不错。”虽然功劳大概率还是会被研发部抢走,但至少没给运维部丢脸。

      徐江在一旁看着乔安安,眼神更加深邃。这个乔安安,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敏锐和深藏不露。她竟然能深入到内核和驱动层面去分析问题……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维修员的知识储备。

      他心中的计划,又加重了一个砝码。利用她,或许不仅能达成物理接入,还能利用她这种对底层技术的精通,来绕过一些意想不到的防护措施。

      技术大会暂时平息了部门间的明争,却让暗地里的算计更加清晰。乔安安并不知道,她一次纯粹的技术发言,不仅引起了总裁的再次注意,也让自己在有心人眼中的“价值”,变得更高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