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风评逆转与 ...
-
第10章:风评逆转与“技术宅”的认可
徐江和赵朋灰头土脸地从顶层逃回IT运维部,像两只被暴雨淋透的鹌鹑。他们惨白的脸色和惊魂未定的表情,立刻吸引了所有同事的注意。午休时间刚过,办公室正有点懒洋洋的,这下瞬间来了精神。
“哟,这不是咱们去总裁办露脸的两位大将吗?这么快就凯旋了?”小李第一个凑上来,语气带着幸灾乐祸的调侃。
赵朋一屁股瘫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抓起桌上的水杯猛灌了几口,才喘着大气说:“凯旋个屁!差点就殉职了!太可怕了!总裁办那地方,真不是人待的!”
徐江的脸色也比平时阴沉不少,但他努力维持着镇定,只是扯松了领口,苦笑着摇头:“确实……压力太大了。沈总那气场,啧,一言难尽。”
这话立刻像投进了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原本还在观望的同事们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心被彻底勾起。
“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真那么吓人?” “你们干嘛了?把沈总惹毛了?” “不就是修个净化器吗?”
赵朋像是找到了宣泄口,开始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描述起来,声音还带着后怕的颤抖: “你们是没见识过!我一进去,就感觉那空调跟不要钱似的,冷得我汗毛倒竖!沈总就坐在那儿,头都没抬,我就感觉像被刀子刮了一遍!” “我们拆个外壳,稍微发出点声音,真的,就‘咔哒’一声,他那个眼神‘唰’就扫过来了!我的妈呀,我当时腿都软了!跟冰窖里又扔进来一大块冰似的!” “最后嫌我们吵,直接一句‘出去’,冷得能冻掉耳朵!我手机都吓掉了!这辈子没这么丢人过!”
徐江在一旁适时地补充,语气显得更“客观”些,但指向性更明确:“沈总对细节要求确实极高,可能也是我们技术不够精湛,没达到他的期望。环境是有点……压抑。”他巧妙地把“挑剔”和“冷酷”包装成了“要求高”。
他俩这一唱一和,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之前那些或多或少被派上去过、有过类似遭遇的同事,仿佛找到了组织,纷纷倒起了苦水。
“对对对!就是那种感觉!冷飕飕的!我上次上去调个投影仪,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 “何止是冷!是低气压!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了!我修完下来,后背衣服都汗湿了,明明是冷气那么足!” “我记得有一次,我正拧螺丝呢,总裁突然开门进来,我就感觉一股寒流扑面而来,螺丝刀差点拿不稳!他也没说话,就看了我一眼,我差点当场跪下!” “谁说不是呢!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简直像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盯着,还是那种一眼就能把你看穿的老师!”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从看热闹变成了诉苦大会,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在总裁办“遇冷”的经历,仿佛那是一个需要组团才能挑战的极限副本。
聊着聊着,突然有人感叹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办公室安静了一瞬: “这么一想……以前徐主管总是让乔安安上去,她还坚持了这么久……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扛下来的?难道她感觉不到那股冷嗖嗖的杀气吗?也真是辛苦她了……”
这句话像按下了某个开关。众人一愣,随即纷纷露出恍然和略带钦佩的神情。
“是啊……好像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上面冷或者吓人。” “她就跟没事人一样,修完就下来,该干嘛干嘛。” “嘶……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乔工这心理素质,可以啊!”
话题的中心,不知不觉地从吐槽总裁的可怕,转向了对乔安安的惊叹和重新审视。
“人家应该就是那种纯粹的技术宅吧?”一个之前受过乔安安帮忙、解决了家里电脑问题的同事摸着下巴说,“心思全在技术上了,压根没空感受什么气场不气场的。你跟她说话,三句不离电路板和代码。”
“对对对!看她办公桌上那些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硬件架构艺术》……我的天,我光看名字就头大!” “还有她那些自己焊的开发板、拆得七零八落的旧手机……那才是她的真爱吧?总裁再冷,估计在她眼里也就是个……呃……比较费设备的用户?”
“这样的同事其实也挺好的,”另一个同事接话,语气真诚了不少,“虽然不爱说话,但你有技术问题找她,她都会帮忙。上次我那块数据恢复不了,急死了,就是她帮我搞定的,也没跟任何人说。” “刚才财务部网络瘫痪,也是她第一时间找出问题所在的吧?老李都快给她磕头了。” “技术是真牛!没得说!而且也不抢功,干完活就隐身。”
风向就在这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转变。之前那些微妙的嫉妒、猜疑和疏远,在对比了总裁办的“极端环境”和乔安安“非人的淡定”后,逐渐被一种混合着同情、佩服和依赖的技术认可所取代。大家忽然觉得,部门里有这么一尊“技术大佛”能镇住顶楼的场子,还能在关键时刻帮自己解决难题,实在是件幸运的事。
这些议论,也一字不落地飘进了主管徐曼丽的耳朵里。她正站在玻璃隔间门口,手里端着杯新泡的咖啡,面无表情地听着外面的讨论。
最初听到赵朋和徐江夸张地描述沈斯年如何可怕时,她心里还闪过一丝快意——看吧,就知道那不是个好差事。但听着听着,尤其是听到大家对乔安安态度的转变,她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乔安安这个人,除了不爱说话、不爱交际,工作上确实从来没出过纰漏,交给她的任务无论多难多急,她都能默默完成。而且,自从她接手总裁办的维修后,那边关于设备问题的投诉几乎没有了,反而偶尔还会有秘书处的人私下夸一句“你们那个小乔师傅手艺真不错”。
徐曼丽是功利,但并不蠢。她之前忌惮乔安安,是怕她“攀高枝”威胁到自己。但现在看来,这丫头似乎真的就是个眼里只有技术的“傻子”,对人际关系、权力地位毫无兴趣。她所有的“特殊待遇”,都是用实打实的技术硬扛下来的。
“也许……真是我太多心了?”徐曼丽抿了口咖啡,心里盘算着,“这样一个技术过硬、任劳任怨、还不争不抢的下属,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有她在,顶楼那位阎王的气,不会撒到自己这个行政主管头上。那些令人头疼的精密设备维修,也有了着落。从管理角度来说,这分明是个宝贝啊!自己之前怎么就光想着打压了呢?
徐曼丽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看乔安安的眼神,从之前的警惕和挑剔,慢慢多了一丝权衡和……利用价值评估。只要乔安安安分守己地做她的技术,不挑战自己的权威,那把她当成一个非常好用的“特种维修工具人”,似乎是个更优的选择。
于是,当乔安安处理完财务部的故障,背着工具包回到办公室时,惊讶地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似乎和善了许多,甚至有几个还主动对她笑了笑。
而更让她惊讶的是,徐曼丽居然没有立刻给她派新的任务,反而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喝口水吧。”
乔安安茫然地点点头,走到自己的工位坐下,完全不知道在她修网络的这段时间里,部门的“风向”已经为她完成了一次无声的平反。
她只是觉得,今天办公室的气氛,好像比平时……暖和了一点?
她拿出那本厚厚的《维修笔记》,翻到新的一页,工整地写下:【日期:XX月XX日。地点:财务部机房。故障:网络环路……】
至于顶楼的寒风和同事们的议论,从未真正进入过她专注的技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