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学生会的交锋 ...
-
艺术节的余温尚未散去,青城一中迎来了学生会换届选举。这是学校春季学期的重要活动,尤其是会长职位的竞争,历来是各年级精英学生的必争之地。
周一一早,教学楼公告栏前就挤满了人。新贴出的学生会干部竞选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
“徐晏亭肯定会竞选会长吧?” “那必须的!他当副会长一年了,能力有目共睹。” “不过听说陆靳风也打算参选...”
徐晏亭看着公告,表情平静。他确实计划竞选会长,这是早已决定的事。但陆靳风也要参选?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课间,班主任李老师果然找来了:“晏亭,学生会竞选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大家都期待你接任会长呢。”
“正在准备演讲稿。”徐晏亭回答,犹豫了一下又问,“听说陆靳风也要参选?”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是的,他昨天来找我表达了参选意向。这是好事嘛,良性竞争能促进学生工作进步。”
回到教室,徐晏亭发现同学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微妙。周明轩凑过来,压低声音:“晏亭,陆靳风真的要跟你争会长啊?他也太不自量力了吧!”
徐晏亭皱眉:“竞选是每个人的权利。” “可是他才转来多久?凭什么跟你争?”周明轩不服气,“我看他就是故意跟你过不去。”
徐晏亭没有接话,目光投向教室后排。陆靳风正低头看书,仿佛周遭的议论都与他无关。
下午的班会课上,班主任正式宣布了竞选事宜:“学生会竞选将于下周举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学习委员那里报名。特别是会长职位,希望有能力的同学积极参与。”
下课后,赵琳的座位前排起了长队。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徐晏亭和陆靳风,还有好几个同学报名竞选会长。
“今年这么热闹?”周明轩惊讶道,“往年不都是等额选举吗?”
学习委员赵琳苦笑:“可能是因为有了竞争,大家都觉得有机会了吧。”
按照竞选流程,所有候选人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三件事:提交施政纲领、参加公开辩论、进行竞选演讲。
徐晏亭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他整理了过去一年作为副会长的工作经验,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内容务实而全面。
陆靳风的施政纲领则令人大跌眼镜。他在纲领中提出了一系列激进改革:重新分配社团活动经费、改革食堂承包制度、甚至要求增加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度。
“这太离谱了吧?”周明轩看着公示栏上的纲领,忍不住吐槽,“食堂改革?那是他能动的吗?还有社团经费,这不是要得罪所有社团?”
徐晏亭仔细阅读着陆靳风的纲领,不得不承认其中一些观点很有见地。特别是关于社团经费的分配方案,确实比现行的平均主义更加合理。
“有些想法还不错。”徐晏亭客观评价。 “你居然还夸他?”周明轩不可思议,“他这明显是在哗众取宠!”
公开辩论在周四下午举行。礼堂里座无虚席,学生们都对这场罕见的竞争充满好奇。
辩论由现任学生会干部主持,围绕校园热点问题展开。前几个问题各候选人都表现中规中矩,直到主持人提出一个敏感话题:
“有同学反映学校食堂价格偏高、质量偏差,但多次反映无果。如果当选,你们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前面的候选人都给出了标准答案:“与后勤部门沟通”、“建立反馈机制”等。轮到陆靳风时,他却语出惊人:
“问题根源在于食堂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我的解决方案是:引入校外餐饮企业参与竞争,同时设立由学生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食堂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台下哗然。这个提议大胆而直接,戳中了许多学生的心声。
主持人转向徐晏亭:“徐同学有什么看法?”
徐晏亭冷静回应:“引入竞争是长远方向,但需要循序渐进。我的计划是:先完善现有的反馈机制,确保学生意见能够直达决策层;同时与后勤部门协商,争取在下学期进行试点改革。”
台下响起掌声。徐晏亭的回答既务实又体现了对学校管理的理解。
陆靳风却突然插话:“渐进改革就是拖延改革。学生已经反映了三年,食堂问题有丝毫改善吗?”
这话直接针对徐晏亭作为副会长的履职情况。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感受到火药味。
徐晏亭面不改色:“改革需要考量各方利益,不能一蹴而就。作为学生会干部,我们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平衡点就是妥协的代名词。”陆靳风轻笑,“如果连为学生争取基本权益都不敢,何必参选?”
两人对视着,空气中火花四溅。主持人急忙打圆场,进入下一个话题。
辩论结束后,学生们议论纷纷。不少人被陆靳风的大胆提议吸引,认为他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也有人觉得徐晏亭更加可靠,他的方案更可能实现。
周明轩气愤地对徐晏亭说:“他那是在故意针对你!说什么‘不敢争取权益’,明明是你更了解实际情况!”
徐晏亭摇摇头:“他说的不无道理。食堂问题确实拖得太久了。” “你还帮他说话?” “就事论事而已。”
竞选演讲在周五举行。每个候选人有五分钟时间阐述自己的理念。
徐晏亭的演讲沉稳有力,他列举了自己过去的工作成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赢得阵阵掌声。
陆靳风的演讲则风格迥异。他没有使用讲稿,而是走到台前,目光扫过全场:
“有人说我提出的改革太激进,不切实际。我想问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为学生争取权益成了不切实际?什么时候开始,要求公平公正成了激进?”
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学生会不应该只是传声筒,而应该是改变的开始。如果连我们都不敢发声,还有谁会为我们发声?”
这番话点燃了现场气氛,许多学生起立鼓掌。
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有学生向陆靳风发难:“你说得很好听,但你要怎么实现这些承诺?学校会同意你的改革吗?”
陆靳风从容回应:“改变从来不是等待许可,而是争取可能。我不能保证所有改革都能实现,但我能保证每一条建议都会被认真争取。”
另一个学生问徐晏亭:“如果你当选,会采纳陆同学的一些建议吗?”
徐晏亭思考片刻,郑重回答:“我会评估所有建议的可行性。学生会的工作需要理想,但也需要脚踏实地。”
投票在下周一进行。整整一天,学校都笼罩在一种兴奋而紧张的氛围中。这是近年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会长竞选。
计票结果在放学后公布。全校学生聚集在礼堂,等待最终结果。
现任会长走上台,打开信封:“我宣布,新一届学生会会长的选举结果是——”
礼堂里鸦雀无声。
“徐晏亭同学,以137票当选!”
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徐晏亭的 supporters 欢呼起来,周明轩更是兴奋地跳起来。
徐晏亭走上台,平静地接过聘书:“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职尽责,不辜负这份期望。”
按照惯例,新会长需要提名副会长和各部门干部。所有人都期待徐晏亭会选择自己的朋友或支持者。
然而,当徐晏亭宣布提名名单时,全场再次哗然:
“我提名陆靳风同学担任副会长。”
连陆靳风本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台下议论纷纷。周明轩更是目瞪口呆:“晏亭,你疯了吗?他刚才还在跟你竞争!”
徐晏亭平静地解释:“竞选是理念之争,但学生会工作需要集思广益。陆同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我希望他能参与实施。”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陆靳风,等待他的回应。
陆靳风站起身,语气依然淡漠:“我接受提名。”
就这样,青城一中学生会史上最意想不到的组合诞生了:徐晏亭任会长,陆靳风任副会长。
第一次学生会会议就在第二天召开。新旧干部交接工作,讨论新学期计划。
会议开始时气氛尴尬。原本支持徐晏亭的干部对陆靳风抱有戒心,而陆靳风则一如既往地冷淡。
当讨论到社团经费分配问题时,分歧立刻出现。
体育部长提议:“应该优先保障体育社团,我们为学校拿了很多奖项。” 文艺部长反驳:“文艺社团也需要支持,艺术节的成功离不开我们。” 学习部长插话:“学术竞赛社团才是最重要的吧?”
争吵中,陆靳风突然开口:“现行的平均分配方式确实不公平,但按社团类型优先也不合理。”
所有人都看向他。
“我认为应该建立评估体系:考核各社团的活动质量、参与度和成果,按绩效分配经费。”陆靳风提出具体方案,“这样可以激励所有社团提高水平,而不是靠类型吃大锅饭。”
这个提议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但体育部长质疑:“具体怎么操作?太复杂了吧?”
徐晏亭接话:“陆同学的提议有道理。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工作小组,详细制定评估标准,下学期试行。”
他看向陆靳风:“你愿意负责这个工作小组吗?”
陆靳风略显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可以。”
会议结束后,干部们陆续离开。徐晏亭和陆靳风留在最后整理材料。
“为什么让我当副会长?”陆靳风突然问。 “因为你有能力。”徐晏亭头也不抬。 “不怕我架空你?或者故意捣乱?” 徐晏亭抬起头:“你会吗?”
两人对视片刻,陆靳风先移开目光:“不会。公是公,私是私。” “那就好。”
沉默了一会儿,陆靳风再次开口:“为什么让我负责经费改革?那是块硬骨头。” “因为那是你提出的理念,你应该最清楚如何实现。”徐晏亭合上文件夹,“而且,我相信你能做好。”
陆靳风轻笑一声:“班长也开始玩信任游戏了?” “这不是游戏。”徐晏亭语气认真,“学生会工作关乎所有学生的利益。”
陆靳风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最终点头:“好吧。我会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离开会议室时,夕阳正好。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走廊上,长长的影子在身后交织。
走到分岔路口,陆靳风突然停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你这么做,但...谢谢。”
说完便转身离去,留下徐晏亭独自站在原地。
春风从窗外吹进来,拂动少年的发梢。徐晏亭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情绪。
也许周明轩说得对,他可能是疯了才会邀请死对头当副会长。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
春风不解意,何故乱人心。
他摇摇头,向相反方向走去。前方的路还很长,而这个突如其来的合作伙伴关系,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