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雨巷里的丁香与目光 ...
-
十二月的风带着冬日的凉意,吹得校园里的香樟叶沙沙作响。高二的元旦晚会近在眼前,作为班级文艺骨干的苏晚晚,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朗诵节目。她选了戴望舒的《雨巷》,诗里那份细腻的惆怅、朦胧的意境,像一根细细的线,轻轻牵住了她的心。
为了把诗里的情感拿捏到位,苏晚晚每天放学后都要绕到香樟林里练习。林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和偶尔的鸟鸣,正好能让她沉下心来。她捧着诗集,一遍遍念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试图从字里行间捕捉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寂寥与温柔,连指尖划过书页的动作,都不自觉地放轻放缓。
有时念得入神,她会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真的站在那条烟雨朦胧的巷子里,撑着油纸伞,踩着青石板路,任雨丝打湿衣角。阳光透过香樟枝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与诗里的意境交织,竟有了几分奇妙的契合。
一天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余晖透过香樟叶,在地上洒下细碎的金斑。苏晚晚正沉浸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句子里,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连眉梢都染上了淡淡的愁绪。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轻轻的掌声,不重,却足以打破林子里的宁静。“念得真好,”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澈,“感觉真的有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从诗里走出来了。”
苏晚晚猛地回头,只见陈砚背着书包站在不远处的香樟树下。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拉链没拉到顶,露出里面白色的T恤领口。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身上,给头发、肩膀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连落在他睫毛上的光影,都显得格外柔和。
“你……你什么时候来的?”苏晚晚有些慌乱,连忙合上诗集,脸颊微微发烫——刚才自己太投入,竟没发现有人靠近。
“刚到没多久,”陈砚走到她面前,挠了挠头,眼里带着真诚的笑意,“本来想喊你的,又怕打扰你。你念的时候特别认真,我都不忍心打断。”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把诗里的感觉抓得很准,尤其是‘默默彳亍着’那句,语气里的犹豫和惆怅,特别打动人。”
苏晚晚没想到他会看得这么仔细,心里泛起一丝甜意,小声说了句“谢谢”。那天傍晚,两人就着夕阳和香樟,聊了很久。陈砚说他也喜欢戴望舒的诗,还和苏晚晚聊起了诗里的意象、节奏,言语间,苏晚晚发现,他对诗歌竟有着独特的理解,甚至比自己想得还要透彻。
自那之后,陈砚总会在苏晚晚练习时悄悄出现。他从不多言,只是背着书包走到林子里的石凳旁坐下,把书包放在腿上,安安静静地听她朗诵。有时苏晚晚念完一段,回头看他,总能对上他专注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催促,只有耐心和鼓励,像一汪平静的湖水,让她瞬间安下心来。
遇到拿捏不准的地方,苏晚晚会主动问他的意见。“‘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这句,”陈砚会认真地思考片刻,然后轻声建议,“可以把‘颜色’和‘芬芳’两个词稍微加重一点,再慢一点,这样更能突出丁香姑娘的特点,也更有画面感。”或者是“‘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这里的停顿可以再长一点,把那种失落感再拉出来一些。”
他的建议总是精准又贴心,苏晚晚照着练习,果然感觉朗诵的效果好了很多。渐渐地,香樟林里的练习,不再是她一个人的坚持,而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她念诗,他倾听,夕阳、香樟、诗集,还有少年温柔的目光,构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画面。
元旦晚会终于来了。礼堂里灯火通明,台下坐满了老师和同学,热闹的气氛让苏晚晚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她穿着一袭淡蓝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白色花纹,像极了雨巷里沾着雨珠的丁香花瓣。站在后台,她深吸一口气,手里紧紧攥着叠得整齐的朗诵稿,脑海里闪过这些天在香樟林练习的画面,还有陈砚认真提建议的模样,紧张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接下来,请欣赏高二(3)班苏晚晚带来的朗诵——《雨巷》。”主持人的声音落下,聚光灯打在苏晚晚身上。她提着裙摆,一步步走上舞台,站定后,缓缓抬起头,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台下——很快,她就找到了陈砚的身影。
他坐在中间靠前的位置,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小小的领结,显得格外精神。此刻,他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连嘴角都微微抿着,那副紧张的样子,仿佛比站在舞台上的她还要忐忑。
看到他的目光,苏晚晚突然就不慌了。她对着话筒浅浅一笑,调整好呼吸,轻轻开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她的声音清亮又温柔,随着诗句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轻颤。当念到“丁香一样的姑娘”时,她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憧憬;念到“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时,又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台下的喧闹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沉浸在她营造的朦胧意境里,仿佛真的跟着她,走进了那条飘着细雨的小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朗诵结束,最后一个字落下,苏晚晚微微鞠躬。短暂的安静后,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苏晚晚提着裙摆走下舞台,刚走到后台入口,就看到陈砚快步迎了上来。他手里捧着一小束白色的丁香花,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显然是精心准备的。
“你刚才……”陈砚的声音有些激动,眼神亮晶晶的,看着她的目光里满是惊艳,“你刚才就像从诗里走出来的一样,特别美,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他把丁香花递到她面前,语气认真,“这花送你,和你很配。”
苏晚晚接过花,鼻尖瞬间萦绕开淡淡的丁香花香,清新又温柔。她低头看着怀里的花,又抬眼看向陈砚——他的耳尖微微泛红,眼神里的温柔像要溢出来,比舞台上的灯光还要耀眼。
“谢谢你,陈砚。”苏晚晚的脸颊也染上了红晕,声音轻轻的,却带着十足的真诚。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再多的话语,却好像把所有的心意都融进了这笑容里。周围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是后台的忙碌声响,可此刻,这些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远得像另一个世界。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彼此,只有这束带着青春芬芳的丁香,还有藏在目光里,悄悄发芽的喜欢。
晚风从礼堂的窗户吹进来,带着外面香樟的气息,也吹起了苏晚晚耳边的碎发。她低头闻了闻怀里的丁香,心里甜甜的——原来,有些心动,就藏在一首诗、一束花,还有一个少年温柔的目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