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高中坠楼案·一 ...

  •   天雾蒙蒙的,给眼前蒙上了一层灰雾,雨淅淅沥沥的砸在慧星高中水泥地上,冲刷着地面上的防水布,底下晕开一团暗红色的、不规则的血迹。
      蓝白的警戒线已经拉了起来,几个穿着黑色雨衣的派出所民警正在维持秩序,试图把越聚越多,并尝试往里张望的视线挡在外面。
      虽然民警们挡住了这些赤裸裸窥探的目光,但消息还是随着窃窃私语,像潮水一样流传开来,夹杂着难以置信的惊呼和低声询问。
      “让让啊,什么啊,看不到啊”
      “让我出去啊,别挤了,太恶心了…”
      “诶,诶诶,谁啊谁啊”
      “不知道啊,听别人说好像是五班的,就那个男的,叫什么来着…“
      在这一片嘈杂外,一辆黑色的越野suv急刹停在人群外围,车门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裹着一身的冷气走了出来。
      目光一扫,那双总是皱着的眉眼便迅速锁定的现场核心,那片被雨水不断冲刷稀释,却依旧刺眼的血泊,以及血泊中央,被白布覆盖的人形轮廓。
      “头儿”,徐凯舟小跑过来,压低声音,脸上常惯的嬉笑此时一点也看不到了。“派出所初步判定是自杀,说高三压力大,很正常”
      “判断?”曹恒脚步没停,声音又冷又硬,“光用眼睛就能判断?通知法医和痕检了吗”
      “通知了,法医科的秦科长还有成哥他们都在路上了。”
      “让他们快。”
      曹恒弯腰钻进警戒线,派出所的负责人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例行公事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松懈——毕竟,自杀和谋杀,对基层来说工作量天差地别。
      “曹队,您来了。初步看应该是跳楼自杀,死亡时间大概在凌晨四点到五点之间,最先发现的是学校的保安……”
      派出所负责人话还没说完,他身后的对讲机就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和背景里愈发嘈杂的喧闹声。负责人脸色一苦,赶紧侧身低声解释
      “曹队,压力太大了。这才不到一小时,消息就传遍了,门口堵满了闻讯赶来的家长和媒体,家长们情绪激动,都在担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安全,说必须给个明确说法。”
      “校领导那边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的领导都直接过问了,要求我们务必……务必尽快妥善处理,消除影响,严防舆情发酵。”
      他擦了下额头不知是雨水还是冷汗的水珠,语气带着恳求“所以……上头才紧急请你们市局重案一组过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非正常死亡了,弄不好就是一场重大的社会风波。我们派出所……实在扛不住这个压力,也需要您这边的权威结论。”
      曹恒的目光从负责人焦急的脸上扫过,再望向警戒线外隐约传来的鼎沸人声,眉头锁得更深。他明白了。
      一旦处理不当,“重点高中逼死学生”、“校园安全形同虚设”等标签将会铺天盖地,引发的连锁反应难以估量。
      迅速查明真相,给出无可置疑的结论,平息这场风暴——这就是压到他肩上的、远超案件本身的沉重分量。
      曹恒没有接话,他的视线越过负责人,落在刚刚赶到,正在打开勘察箱的成景浩身上。也落在不远处抬头仰望教学楼的苏盘云身上。
      她打着一把黑色的伞,站在细雨里,仰头看着楼顶的天台边缘,一动不动,像是一道凝固住的风景。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曹恒就是觉得,她的眼神比平时专注,甚至带着一丝…审视。
      “曹队?”
      派出所的负责人见他没反应,又叫了一声。曹恒收回目光,语气不容置疑
      “第一,立刻彻底封锁天台以及周边所有通道,未经我允许,一只苍蝇也不准飞上去。”
      “第二所有自称目击者和最后见到死者的师生,分开问话,笔录一定要细!”
      “第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片血泊,和周围一张张年轻却写满惊恐,悲伤,好奇的脸,“在我的法医和痕检给出结论之前,谁都不准下定论,尤其是‘自杀’这种结论。”
      “可是曹队,这现场看起来…”负责人试图辩解。
      “看起来的,不一定是真相。”曹恒打断他,声音不高,但带着压人的份量,“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看起来’这三个字给抠出来。”
      曹恒的命令像投入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现场的民警和校方人员立刻行动起来,疏散人群,拉设更宽的警戒区域。嘈杂声中,成景浩已经穿戴好鞋套和手套,提着沉重的勘查箱,小心翼翼地绕开中心血泊,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的动作精准而高效,这些动作早已做过无数遍,烂熟于心。首先是从远处向中心现场推进的巡视观察。他半蹲着身子,目光如同扫描仪,一寸寸地掠过潮湿的水泥地、旁边的花坛、以及教学楼的外墙。
      “地面脚印杂乱,多数是保安和最先赶到老师的,破坏了原始现场,”他头也不抬地对走近的曹恒说,语气平稳,像是在做一份口头记录,“血迹喷溅形态……初步看是一次性、瞬时的冲击形成,符合高坠特征。”
      他打开勘查箱,取出相机,从不同角度对现场进行全景和细目拍照固定。闪光灯在阴沉的雨晨中一次次亮起,短暂地照亮那片触目惊心的暗红和白布下模糊的轮廓。
      接着,他拿出比例尺和标识牌,在血泊边缘、以及几个他认为可能有关键痕迹的位置逐一放置,再次拍照。做完这一切,他才真正靠近尸体。
      他轻轻揭开中白布一角,迅速查看了死者的落地姿势、衣物情况,特别注意了双手状态。
      “死者林浩,男性,身着校服……手掌及手指外侧有轻微擦伤和泥土,”他语速很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指甲缝还算干净,需要回去仔细剥离看有没有纤维或皮屑组织。”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死者手腕上那只廉价的电子表上,表盘已经碎裂,指针定格在4:37 AM。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与表盘停止时间吻合,具体需要法医鉴定。”他重新盖好白布,站起身,开始扩展勘察范围。
      他的注意力很快被教学楼侧面一棵高大的香樟树吸引。树下是松软的泥土地。他走过去,仔细查看树根周围。
      “曹队,这里有发现。”成景浩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指着泥地上几个极其模糊、几乎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凹陷,“像是……踩踏痕迹,但很不完整,无法判断鞋印花纹。方向是朝着教学楼墙体的。”
      几乎是同时,站在不远处一直仰头观望的苏盘云,声音平静地插话,她的视线依旧锁定在树上:
      “四点钟方向,离地约三米五的主树杈,有非自然断裂的新鲜痕迹。树皮有轻微刮擦。”
      所有目光瞬间投向她说的地方。在那个高度,树枝茂密,若非她明确指出,在阴沉的光线下几乎无法察觉。
      就在众人注意力被高处吸引时,盘云的感官却捕捉到一丝别样的异样。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湿冷、泥土的腥味和淡淡的铁锈味,但在那之外,还有一种极其稀薄、几乎要消散的感觉——一种冰冷的、近乎绝对的平静感,像一滴滴入深潭的水滴,悄无声息,却扰动了周遭某种无形的“秩序”。
      这感觉若有若无地萦绕在树干周围,尤其是那根断裂的树杈附近,与潮湿的空气和雨声格格不入。她的直觉告诉她,这绝非风雨或偶然能够留下的痕迹,更像是一个拥有极度克制且强大“存在感”的个体不久前在此停留过的印记。她将这份难以言喻的感知默默记下,这与肉眼可见的痕迹同样值得关注。
      成景浩立刻调整相机焦距,拉近拍摄。曹恒眯着眼看了片刻,眉头锁得更紧。
      “能确定是什么造成的吗?”曹恒问,目光在盘云和树杈之间移动。
      盘云沉默地摇了摇头,她的表情一如既往地缺乏波澜,但眼神深处似乎闪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计算意味。“需要近距离勘验。可能是重物撞击,也可能是……攀爬。”
      “攀爬?”徐凯舟倒吸一口凉气,“谁大半夜爬这么高?这树离墙还有点距离呢,也够不着天台啊?”
      “这就是问题所在。”曹恒沉声道。他看了一眼成景浩,“能取到样吗?”
      成景浩已经又从箱子里拿出了静电吸附器和证物袋。他小心翼翼地用吸附器在树下的泥地和不远处的路面交界处过了一遍,希望能采集到可能从高处掉落或经过人携带的微量颗粒。接着,他又尝试用棉签擦拭树干上盘云所指区域的刮擦处,希望能提取到可能的纤维或皮屑。
      “痕迹太浅,又被雨水冲刷,提取到有效生物检材的概率很低。”成景浩客观地汇报,但手上的动作一丝不苟,“需要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处理分析。”
      初步勘察告一段落,徐凯舟立刻发挥了他的特长。他找到最先发现现场的保安和几位闻讯赶来的值班老师,将他们请到一旁临时设立的询问点。他没有拿出记录本施加压力,而是先递上纸巾,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老师傅,吓坏了吧?一大早遇上这事。”他对着脸色发白的保安说,“甭紧张,就简单跟咱们说说咋发现的,当时周围啥样就行。”
      保安搓着手,心有余悸地回忆:“俺、俺就是例行巡逻,早上六点那班,走到这楼底下,老远就看着地上趴着个人……俺还以为哪个学生丢的什么校服模特呢,走近一看……哎哟妈呀!赶紧就叫人了!当时没看见旁边有别人,静悄悄的……”
      另一边,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声音还有些发颤:“我听到保安喊才跑出来的……太可怕了。林浩那孩子……平时挺内向的,怎么会……”
      徐凯舟耐心听着,捕捉关键信息:“您最后一次见到林浩大概是什么时候?昨天放学他有什么异常吗?或者最近听没听说他遇到什么难事?”
      老师们大多表示昨天放学时一切正常,没注意到林浩有特别情绪低落的表现,对于他为何凌晨不在宿舍出现在天台也毫无头绪。徐凯舟将这些零散的信息默默记在心里,知道更深入的了解需要后续找他的同学和朋友。
      与此同时,程羽已经在指挥车里紧锣密鼓地工作起来。多块屏幕亮着,显示着校园各处的监控画面。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调取着案发时间段前后教学楼各出入口、走廊、以及最关键的天台入口的监控录像。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锐利地扫过快速回放的画面。大部分监控角度固定,画面在凌晨时分只有空旷的走廊和偶尔被风吹动的树叶。她重点反复查看天台入口那个摄像头的记录。
      “奇怪……”她喃喃自语,将一段监控慢放、逐帧检查。画面在某个时间点开始,出现极其细微但持续性的横向波纹干扰和噪点增多,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后,又恢复了正常。这种干扰模式不像常见的设备故障。
      初步勘察和问询暂告一段落,痕检人员开始细致处理现场,法医也准备将遗体运回做进一步检验。
      曹恒听着各方的初步汇报,面色沉静,但紧皱的眉头似乎又加深了几分。现场痕迹初步符合高坠,证人证言倾向于意外或自杀,一切都看似朝着一个令人沉重却简单的方向发展。
      程羽合上笔记本电脑,走到曹恒身边,她的表情带着一丝技术人员发现异常时的专注与困惑。
      “曹队,”她声音不高,确保周围其他人不会听到,“天台出入口的监控,在案发前一段时间有异常。从凌晨四点零二分到四点二十二分,画面有持续性的抖动和雪花干扰,大概二十分钟。其他监控都是好的。”
      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就在这个干扰时间段之后,监控再没拍到任何人上去——或者下来。”
      曹恒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他看向那栋沉默的教学楼,又看向地上那片已被雨水冲刷得愈发淡薄的血迹。
      一个在关键时间点恰好出现、又恰好消失的监控干扰。
      这像是一根细小的刺,突兀地扎进了“意外”或“自杀”这个看似平滑的结论里。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