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除却巫山》 第26章
第1章:“装什么洋相?”
第2章:屯大爷.花痴丫头
第3章:孤儿
第4章:说道1:少掌柜.白牡丹
第5章:江湖混混
第6章:神偷
第7章:说道2:飞毛腿
第8章:无影手
第9章:群殴
第10章:说道3:患难夫妻
第11章:分槽子
第12章:开盘子
第13章:说道4:祸不单行
第14章:说道5:蛇缠身
第15章:大白虎.小青龙
第16章:骑大马.揉青龙
第17章:“他妈的,你个没良心的。”
第18章:踢馆子
第19章:“你骂了人家,转头又要帮人家,什么意思?”
第20章:一报还一报
第21章:天上掉馅饼
第22章:“天天打仗,怎么回事?”
第23章:一缕女儿幽香扑面而来
第24章:吃大户
第25章:一系列风波
第26章:“嘭、嘭、嘭”
第27章:关于倒插门
第28章:下黑手
第29章:显摆一下
第30章:演砸了
第31章:崩子
第32章: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第33章:张着两只小手,鸟儿一般飞回家去
第34章:土鳖
第35章:雄性反应
第36章:软得一塌糊涂
第37章:找路子
第38章:掉链子
第39章:颠憨
第40章:一通乱摸
第41章:断往来、串街坊、尖酸刻薄夸中榜;钻空子、坐东床、酒后乱性戏美人
第42章:照镜子、看胴体、冰清玉洁叹遭际;疼女儿、说情感、哑口无言悲命运
第43章:说根源、道因果、忍痛割爱逐徒孙;砸金花、逛歌厅、酒林肉池玩把戏
第44章:落孙山、闹情绪、心乱如麻断往来;逢急病、送继母、晕头转向等消息
第45章:多情女、烦心事、犹豫不决谈家境;旁观者、当局人、各抒己见说看法
第46章:泡温泉、洗桑拿、莺啭凤鸣道万福;青龙男、黄毛女、互不相让战龙凤
第47章:峰骤回、路骤转、如愿以偿得通知;魂不安、心不宁、喜忧参半定亲事
第48章:时过也、境迁也、有钱难买后悔药;伤心兮、怨恨兮、无力回天自认之
第49章:骂兄弟、训义子、费尽周章平纠纷;摆事情、杀回马、将计就计做局子
第50章:下厨房、听成语、满目怜爱抚娇娃;享快乐、寻烦恼、杞人忧天显性情
第51章:猫一天、狗一日、阴晴不定使性子;老榆树、旧砖房、忧心忡忡会亲家
第52章:大眼睛、小蛮腰、眼波迷离嫩丫头;捧歌手、闹绯闻、争风吃醋老泼妇
第53章:既生瑜、何生亮、横遭不屑听冷语;明插手、暗捅咕、处心积虑挑是非
第54章:听闲话、生闷气、妒火中烧使脸色;写诗词、递条子、金童玉女传绯闻
第55章:挂电话、追货款、拿定主意崩钱财;笑面虎、老油条、不动声色训马仔
第56章:绝交信、负气词、不解风情乱猜忌;泄私愤、挑是非、晴天霹雳生变故
第57章:训犟种、论缘份、长天立雪美人图;千般情、万种爱、失而复得缠绵意
第58章:瞎得瑟、惹祸端、二虎相争动杀气;心不足、蛇吞象、一代枭雄丧黄泉
第59章:看朋友、遇美女、茅塞顿开逢缘分;说儿子、道媳妇、水美鱼肥桃花坞
第60章:现实男、心机女、旗鼓相当成姻缘;温存人、憨厚相、相濡以沫结连理
第61章:老大哥、新小弟、装腔作势唱大戏;闹内讧、争家产、分道扬镳别小城
第62章:金满堂、银满堂、雕梁画栋伤心地;李花香、杏花香、陋室寒舍温馨家
第63章:去婆家、接老人、心生醋意慈母情;搂娇娘、赏玉山、洞房花烛神仙境
第64章:搜枪支、除恶霸、社会治安大整顿;光棍村、产业链、衣锦还乡回小城
第65章:遇窘境、逢低谷、国企阵痛倒闭潮;当干部、变脸色、摧花折枝羞辱事
第66章:遭白眼、遇歧视、虎落平阳被犬欺;送礼品、调工作、低眉弯腰事权贵
第67章:说过往、道从前、老友重逢谈打算;无影手、大搬运、南方栽楞设赌局
第68章:办补习、当官倒、穷人乍富失本性;送老人、生孩子,柳暗花明得机遇
第69章:查案子、找线索、另辟蹊径见老友;忆往事、排辈分、重打锣鼓再开张
第70章:攒饭局、展歌喉、夜半更深送美女;赚外快、赶场子、旁敲侧击说爱情
第71章:问根由、生闲气、满心不快训丈夫;说家庭、谈外遇、各执己见存异议
第72章:逢机会、找载愣、互相吹捧大狂徒;赌运气、使手段、杳无音讯小美女
第73章:发工资、买花衣、邻里合厨逢趣事;要资金、开窗口、夫唱妇随说求学
第74章:收白条、顶赌帐、阴险毒辣埋祸根;举菜刀、按手臂、明目张胆讹财产
第75章:比勤奋、争开放、唯楚有才出人杰;小别离、胜新婚、缠绵悱恻诉委屈
第76章:看新月、听蛙鸣、慌乱不堪大男人;下赌注、玩游戏、得偿所愿小美女
第77章:温柔乡、奢华地、花心女子浪荡汉;找后台、抓把柄、神秘莫测小保姆
第78章:夜无尘、月如银、突如其来扑怀抱;肤若脂、发似云、玉山横卧看仙子
第79章:桃花坞、武陵源、寄情山水疗伤悲;说身世、讲星宿、惊诧不已遇道士
第80章:挨批评、被耻笑、憋气窝火思破局;宠美女、遭讹诈、日久天长想旧人
第81章:玩女人、惹祸事、声名狼藉举报信;逢机遇、大开发、各怀心事谈投资
第82章:论事业、谈命运、提心吊胆劝丈夫;下海南、吃夜宵、漫步海滩遭尾随
第83章:深山沟、旧土房、冥顽不化老翁媪;豪华房、奢侈地、心怀疑虑俊俏女
第84章:打飞机、开发票、不胫而走传趣闻;开眼界、长见识、谨小慎微定调子
第85章:托熟人、盯银行、夜不能寐管资金;谈房产、看地皮、无功而返回大陆
第86章:接保姆、拉官员、满目惊诧老知己;说离情、道别恨、鸳鸯戏水旧情人
第87章:渡假日、哄娇妻、出乎意料做兼职;白纱裙、红丝巾、喜出望外见老友
第88章:谈价格、巧试探、各怀心事摸底细;遇骗子、换地址、提心吊胆组棉纱
第89章:换身份、骂大街、简单粗暴管企业;野鸳鸯、胜夫妻、无端生事惹人烦
第90章:千叮咛、万嘱咐、小心谨慎防诈骗;弥勒脸、老油条、处心积虑吞货物
第91章:拜方丈、找警察、瞒天过海抢先机;逢贵人、遇骗子、卑鄙龌龊美人计
第92章:换身份、骂大街、简单粗暴管企业;聘副手、上档次、后宫作乱唱大戏
第93章:过五关、斩六将、一波三折运棉纱;俩怪物、四处坑、七荤八素埋雷子
按回复时间正序排序
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序
按点赞数量排序
有点定力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四
作者:单纯的眼睛
一部书,尤其是一部有点深度的书,看起来都比较中庸,似乎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偏不倚,很少有关于哪个人或哪件事好与坏的评论。
问题是,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好之分吗?
其实,无论人和事,只要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其本身并无好坏。
区分好坏,是非常主观的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一曲禅音的《除却巫山》中,涉及的社会层面包括:市井小人、江湖混混、社会精英。三个层面的人有三个层面生活背景,有三个层面的行为方式,也有三个层面的生活态度。
那些所谓市井小人,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除了出苦大力,没什么本事,也没有跨界提升的路径,所以就没什么想法,混日子。所能做的,无非是太阳升起来就想吃喝。日头落了,就想造小人。男人见到女人就想撩骚两句,女人见到像点样的男人就想晃动腰肢拧搭两下。老爷们心里想的,就是吃了饭,怎么和娘们睡觉。女人到了晚上,就想往带把的被窝里钻。
这是人最原始的本能。
问题是,即便再体面的人,也离不开这些事。
那些所谓江湖混混,除了食色这点事,还得打打杀杀、挖坑、埋雷子、上条子,谁也不信谁,谁也靠不上谁,遵照丛林法则,谁的钱厚、拳头硬,谁就是爷。
问题是,即便上流社会的人,也得吃喝,生孩子,也得上挤下压、尔虞我诈,卷。
那些所谓精英,生活在食物链的顶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嘴里说的是,甚至心里想的也是,为民族复兴做点贡献。而最实际的就是,无论动用什么手段,总得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否则,精英个屁。
最要命的是,在跨界提升的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的善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起作用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眼睛一闭,六亲不认,一门心思往上爬。所以,人性就很容易被扭曲,心就很容易变硬,就很容易弄一张假脸贴上,说假话比说真话还认真。
更加要命的是,人一旦提升了,腰包鼓起来了,所有的诱惑也就都来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用点好的,没事,应该的。可弄着弄着就开始祸害人。男人就想弄三妻四妾,女人就不把脱衣服当回事,只想把男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里。
于是,老百姓就开始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其实,真说不上什么有碍风化。
在某个阶段,人对某些事就是感觉新鲜,有了条件就想尝试一下。这是某个阶段自然而然要发生的事,无需大惊小怪。
可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就没有点应该坚持的东西,就不能在花花世界中有点定力吗?
能。
关键在于社会怎么发展,人们对这些事怎么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胡闹一些年之后,这个阶段发生的一些事一定会像回旋镖一样,伤害人类自身。经历一段时间后,人们也会想明白,觉得这么干下去没什么意思,不是个曲子。
如果提前明白这些呢?可能会更好点。
就像《除却巫山》里设想的那样,相信三尺之上有神灵,保持住人之所以为人的单纯和善良,保持住炙热的爱,倾其一生,和一个人谈一辈子恋爱。
好不好?
怎么不好?
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样的爱,才是人类不断向上的最基本的动力和最重要的能力。
保持千年人伦,保持爱的能力,人类社会才能赓续永年。
否则,衰败是迟早的事。
……(全显)
 
[回复]
[投诉]
想不明白的事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十三
作者:单纯的眼睛
在人的一生里,最想不想白的,恐怕就是找伴侣这件事。
这是一场豪赌。
赌正了,一辈子幸福。赌输了,痛苦一辈子。
试想,一般人搞对象时,也就是二十郎当岁,明白什么?碰上个有感觉的,脑袋“嗡”的一下,就上停了。处几年,弄好了,结婚生子。处不好,拜拜了。然后,期待下一个让你脑瓜子“嗡嗡”的人。等到了,挺好。等不着,找个人凑活也行。实在烦了或者怕了,单身一辈子。
这场赌博,赢的概率有多大?回答这个问题,专家都头疼。你一问,人家都说挺好,其实,未必是那回事。家丑不外扬,就算有苦也往肚子里咽,不说,怕丢人。
但是,私下里,只要你问他们两口子怎么样,多数回答就是:
“过日子呗,还行。”
行吗?
行在哪?
看看网上,问:“男女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答:“有。两口子。结婚年头越多,关系越纯洁。”
这么纯洁的夫妇有多少?海了去了。不说有一对算一对也差不多。
你只要看看满大街豪横脸的大妈和满大街无聊脸的大爷,心就能凉一半。
就拿一曲禅音《除却巫山》一书来说,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云、雨、江、河、梅儿、月儿、星儿、竹儿,再加上个阿一。
就这么几个人,还弄得那么乱。
你说,云和梅儿合适,还是和月儿合适?为什么最终云找了月儿?如果云和梅儿呢?有个高干老丈人,结局会怎么样?对了,还有个星儿掺和了一下,云没搭拢。
你说,月儿呢,是跟雨合适还是跟云合适?月儿明知道云的家庭背景不怎么样,云这个人还有点隔路,为什么就认可云了呢?月儿要是和雨走到一起,当个干部家属,日子是不是能过得滋润一些?
江和星儿呢?凑到一起就好好过呗,看看他们俩,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找你的,我找我的,谁也不管谁,谁也不闲着,那还在一起过个什么劲?
还有那个阿一,就不是什么好饼。吃喝嫖赌,就没有他不会的。可临秋末晚,把个大学生,还是个校花给弄到手了,上哪讲理去?
假设他们这些人都换个人,换个活法,你说结局会怎么样?
假设什么?哪有假设?
俄罗斯有个大作家叫托尔斯泰,他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老人家好像没经过统计,就说了上面这段话。幸福的家庭真的都相似吗?不一定。不幸的家庭倒是真的各有各的不幸。
最真实的情况是,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难唱曲。
你看,云和月儿那么好,好得都有点让人不相信。可是,云不也差点没出轨?在歌舞场中混了好几年,说是全身而退,你信吗?连你都不信,月儿怎么就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云?
还有,月儿嘴上说讨厌雨,可雨一请月儿吃饭,月儿就去。你说,如果月儿对雨一点都不惦记,就是一门心思喜欢云,在明知道雨有不轨之心的情况下,还去和雨喝酒,这对劲不对劲?
其次,梅儿那么强势,怎么就会遇到雨这么个鲁莽的人?老天爷是不是有意难为梅儿,故意把雨这么个人怼给她,让她遭点罪?而且,梅儿那么漂亮,还对云有点意思,云对梅儿真就不动心?
不想了,一想这些脑瓜仁就疼。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一句话。很多事,你根本想不明白。
在故事里,越是想不明白的事,就越有人想。能把故事讲得让读者惦惦,那是本事。
关键是,别瞎编。
最好把故事讲得像真事。
……(全显)
1
[回复]
[投诉]
妥协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十八
作者:单纯的眼睛
写一部书,就是一个完整的妥协过程。
首先,你得对你手里的材料进行整理,得取舍。
比如,在写作过程中,《除却巫山》的原始资料比小说里记录下来的要多的多。其中,不乏很有好玩的事。
诸如,在肖家那个大杂院里,马家的大丫头就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在她身上,也发生过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那大丫头随她妈,眼睛总爱瞟老爷们。到十六岁的时候,动了春心,每天用木炭描两道黑眉毛,用万紫千红胭脂在脸蛋上抹两个红骨朵,然后就穿戴整齐,可院子里串门。那段时间,她看上了上屋小学老师家的大儿子,便总和那家的大丫头套近乎,帮人家做家务,晚了,就在人家那个大丫头的被窝里混一宿,顺便瞟一眼人家的大儿子。混了几天,没想到,那家的男人晚上喝了点小酒,喝高了,半夜三更,站在马家大丫头的炕沿边上,伸手摸马家的大丫头。马家的老娘们知道了这件事,把那大丫头骂了一顿,找了居民委主任,狠狠地讹了一把那小学老师,把这件破事给摆平了。
故事挺有趣,情节也生动,要是记录下来,对了解当年肖家大院的全貌也有用,可对全书没意义,说明不了什么,成了讲埋汰故事,于是,就把这段给舍了。
诸如,云的姑老爷会种园参,是老山狗子教的。那老山狗子当年放山,好几年没开张。最后一年,竟挖了一根没须子的棒槌,像根胡萝卜。那老山狗子也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用一片烟叶一卷,回家去了。到了收参的铺子里,那掌柜的一看那老山参,是个宝,问那老山狗子要卖多少钱?那老山狗子一看,那根秃了吧唧的山参好像值点银子,便不敢说话,在那铺子的炕上一躺。那掌柜的赶紧喊,快付银子,人家要一躺。至于一躺是多少银子,不知道。反正打那以后,那老山狗子不放山了,改种园参。
这段故事也挺好玩,说的事还有点真事的影子,还可以反应当年放山的很多传奇故事。但是,对全书也没多大用,如果留下来,就成了猎奇,瞎白话。所以,也给舍了。
其实,舍了这些资料,也心疼,可没办法,为全书考虑,只能妥协,该舍的就得舍。
需要妥协的还不只是这些。
诸如,《除却巫山》追求的就是不古不今,不文不白。可肖家大院那些市井人物,社会上的驴马烂子,张嘴就骂人。那些脏话和那些半文半白的描写,尤其是古文桥段,根本就融不到一起去。如是,改来改去,最后才让这两种风格迥然有别的语言,丝滑地组织在一起。
诸如,书中的那些人物,结局基本上都不怎么样。可在人们的意识里,这样的结局好像很难令人接受。总是盼着,至少得有几个人能给做个榜样,这样,日子才有盼头。如是,如何写大结局,作者也很纠结。最终,还是跟统计数据和历史的真实面目相妥协,于是,大结局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再有就是,是真实地反应肖家大院的样貌,还是给它化化妆?真是反应吧?太龌龊;是真实地反应那段泥沙俱下的历史,还是隐去一些事?真实反应吧,有点揭开伤疤的意思。最后,还是和历史本真的样子相妥协,如是,才有了那样一段纸醉金迷的混乱日子。
最关键的是,脑袋里想的是挣钱还是想把故事讲好?最后,还是自己跟自己妥协了,暂时忘掉挣钱的事,静下心来讲故事。
当然,一切妥协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作者的“三观”要正,还要有正确的历史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基础。
……(全显)
 
[回复]
[投诉]
关于骈文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十六
作者:单纯的眼睛
对大众而言,和《诗经》相比,骈文更加生疏。
不管怎么样,毕竟从小学开始,《诗经》的一些篇章便被纳入课本,因此,即便没看过《诗经》全文,至少也知道《诗经》这部书的名字,知道其中的一些篇章,尤其是一些名句。
但是,如果说我们对骈文陌生,莫不如说是对骈文这个名字陌生,而对于某些骈文尤其是名句却一点也不陌生。
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尤其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太熟悉了,十几岁的孩子都能背诵。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用这句话都不算有学问。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骈文现在不用了,教科书也不多介绍骈文,而只是介绍几篇骈文名作。
真的不用了吗?
还真不是。
近些年,祭轩辕、祭孔子,大祭最重要的议程,就是发表一篇骈文体的祭文。
至于祭文写得地道不地道,不清楚。
骈文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文体,起于先秦,成于秦汉,盛于南北朝。其前身是先秦的赋,从赋开始,其后,逐渐演化成四六句,合辙押韵,有了比较固定的格式。集大成之作是南北朝时期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为什么后来的人就不写骈文了。因为太繁琐,太限制人,太累,还不一定能说明白。
但是,骈文有个好处,那就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合辙押韵,很好听,词汇也典雅优美,很有仪式感,适合描写景致,或者做祭文等等。比如,《红楼梦》的“葬花吟”就是极好的骈文,而且是丰富了技法,拓展了句式的骈文。
《除却巫山》的作者一曲禅音也很喜欢骈文。在《除却巫山》一书的第四十三章中,在描写张家界风景时,还胡诌了一段骈文。
写得怎么样?有点意思。
在这段骈文中,一曲禅音有意显摆了一下:在写“轻风霎儿价有,霎儿价无。薄云霎儿价东,霎儿价西”时,用了李清照的易安体;写“古藤倒悬,斑竹摇曳,蕙芷兮芬芳”时,有点像楚辞;写“苍烟斜阳,苔茵漫展,丝毫不染尘土”和“但闲来,行穿翠竹,总思斟残玉瀣”好像是学陆游的《鹧鸪天》;写到“金鞭溪,溪水西,但闻芭蕉雨滴”时,开始转韵,学起了温庭筠的《河传》。
这么写有什么用?
没什么用,不过是作者的个人喜好而已。
写出来的东西好看不?
还真挺好看。
读起来也郎朗上口,词汇也很美,景色描写也漂亮,还顺便传承了一点古人的技法,普及了一些经典知识。
在我看来,用别的文体写张家界的景色,还真写不出这个味道,也写不了这么美。
如是,我以为,不管是什么文体,都没有落后和不落后的区别。区别只在于,用在什么场合?怎么用?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写地道,写明白。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别让老祖宗的好东西断捻了。
……(全显)
1
[回复]
[投诉]
想不明白的事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十三
作者:单纯的眼睛
在人的一生里,最想不想白的,恐怕就是找伴侣这件事。
这是一场豪赌。
赌正了,一辈子幸福。赌输了,痛苦一辈子。
试想,一般人搞对象时,也就是二十郎当岁,明白什么?碰上个有感觉的,脑袋“嗡”的一下,就上停了。处几年,弄好了,结婚生子。处不好,拜拜了。然后,期待下一个让你脑瓜子“嗡嗡”的人。等到了,挺好。等不着,找个人凑活也行。实在烦了或者怕了,单身一辈子。
这场赌博,赢的概率有多大?回答这个问题,专家都头疼。你一问,人家都说挺好,其实,未必是那回事。家丑不外扬,就算有苦也往肚子里咽,不说,怕丢人。
但是,私下里,只要你问他们两口子怎么样,多数回答就是:
“过日子呗,还行。”
行吗?
行在哪?
看看网上,问:“男女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答:“有。两口子。结婚年头越多,关系越纯洁。”
这么纯洁的夫妇有多少?海了去了。不说有一对算一对也差不多。
你只要看看满大街豪横脸的大妈和满大街无聊脸的大爷,心就能凉一半。
就拿一曲禅音《除却巫山》一书来说,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云、雨、江、河、梅儿、月儿、星儿、竹儿,再加上个阿一。
就这么几个人,还弄得那么乱。
你说,云和梅儿合适,还是和月儿合适?为什么最终云找了月儿?如果云和梅儿呢?有个高干老丈人,结局会怎么样?对了,还有个星儿掺和了一下,云没搭拢。
你说,月儿呢,是跟雨合适还是跟云合适?月儿明知道云的家庭背景不怎么样,云这个人还有点隔路,为什么就认可云了呢?月儿要是和雨走到一起,当个干部家属,日子是不是能过得滋润一些?
江和星儿呢?凑到一起就好好过呗,看看他们俩,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找你的,我找我的,谁也不管谁,谁也不闲着,那还在一起过个什么劲?
还有那个阿一,就不是什么好饼。吃喝嫖赌,就没有他不会的。可临秋末晚,把个大学生,还是个校花给弄到手了,上哪讲理去?
假设他们这些人都换个人,换个活法,你说结局会怎么样?
假设什么?哪有假设?
俄罗斯有个大作家叫托尔斯泰,他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老人家好像没经过统计,就说了上面这段话。幸福的家庭真的都相似吗?不一定。不幸的家庭倒是真的各有各的不幸。
最真实的情况是,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难唱曲。
你看,云和月儿那么好,好得都有点让人不相信。可是,云不也差点没出轨?在歌舞场中混了好几年,说是全身而退,你信吗?连你都不信,月儿怎么就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云?
还有,月儿嘴上说讨厌雨,可雨一请月儿吃饭,月儿就去。你说,如果月儿对雨一点都不惦记,就是一门心思喜欢云,在明知道雨有不轨之心的情况下,还去和雨喝酒,这对劲不对劲?
其次,梅儿那么强势,怎么就会遇到雨这么个鲁莽的人?老天爷是不是有意难为梅儿,故意把雨这么个人怼给她,让她遭点罪?而且,梅儿那么漂亮,还对云有点意思,云对梅儿真就不动心?
不想了,一想这些脑瓜仁就疼。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一句话。很多事,你根本想不明白。
在故事里,越是想不明白的事,就越有人想。能把故事讲得让读者惦惦,那是本事。
关键是,别瞎编。
最好把故事讲得像真事。
……(全显)
 
[回复]
[投诉]
单纯的年代
——读一曲禅音《除却巫山》有感之十一
作者:单纯的眼睛
一曲禅音的《除却巫山》干了一件好事,记录了那个单纯的年代和那些单纯的人。
如果没人记录,用不了多少年,那个年代到底是什么样,就没人知道了。
受篇幅的限制,在《除却巫山》一书中,那个单纯的年代和那些单纯的人,很多事都无法记录下来,只能是挂一而漏万。
就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即便是高干,也很单纯。讲究的就是艰苦朴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吃苦在先,享乐在后,没人搞特殊化。走后门、送礼之类的事,根本就不存在。
就比如,那些年,在一个大杂院里,任何一家吃点好的,都会张家一盘,李家一碗,给大伙都分点。过年杀个猪,亲戚朋友都送点,自己家就剩头蹄下水和灯笼挂。
那些年,人都没有戒备心,串门子是家常便饭。一个大院,全都是熟人。谁家有几口人,叫什么名字,全都知道,几乎没什么隐私。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最让人赞赏的就是,不讲吃,不讲穿,朴素。最好看的大姑娘就是梳个大辫子,脸蛋通红,体格壮实,到谁家,挽起袖子就能做饭、扫地、擦桌子;最受欢迎的小伙,就是膀大腰圆,拿起斧子就能劈柴火,担起扁担就能挑水。
那时,自由恋爱才刚开始,姑娘、小伙自己面对面相亲还是新鲜事,房前屋后围满了人,都伸着脑袋,趴在窗台上看热闹。看姑娘和小伙离得有多近,听他们说什么。两个人相中了,就出去压马路,后面便跟着一大堆孩子,看两个人什么时候能手拉手。
那个时候,没有流氓这个称呼,二流子就是坏蛋。干的最坏的事,就是小偷小摸,打架骂人。
直到改革开放之初,那个年代和那些人依旧很单纯。
这是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有没有,有。
比如,穷。穷到几乎什么都没有,饿肚子是家常便饭。
比如,脏。脏到粪车在大街上拉拉汤,牲畜带上粪兜子就是讲究人。尤其是那个破烂不堪的大杂院,那里的人很少洗澡,脖子、脚后跟、身上,都是皴;很少换衣服,前大襟锃亮,衣服领子梆硬。满身、满脑瓜都是虱子和虮子。臭虫满炕爬、跳蚤满炕蹦。
比如,没文化,张嘴就骂人。
比如,愚钝,坐井观天,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比如,还有许多。
《除却巫山》的好处就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把那个年代好的、坏的都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能直面过去的日子。
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没有过分的臧否,也不扭着脖子往后看,既不厚古,也不薄今,不温不火,不紧不慢。
如是,我们可以喝一杯茶,或者点一颗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里看昨天的故事。看完了,把该想的事,想明白一点。
如果能把往后的日子再过明白一点,那就更好了。
人哪,知古通今,会比较通达。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活法,是聪明的人干的最聪明的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全显)
1
[3 回复]
[投诉]
1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02 15:49:51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