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五陵年少》  第22章

网友:骊姬夫人 打分:2 [2009-09-01 00:22:46]

我想这是一篇并不坏的文.它有着稳重而明了的情节,不是一组组冷笑话,也不需要让人拔开浮萍,吃力地去寻找池中的鱼儿;它有着流畅又从容的文风,不是时下很是风靡的夸张,脱线,傲娇,假大空的小白言语;而作者的文笔,也能够看出,是温润且细致的.
只是这篇文缺少一种勾人的灵动.对啊,就是找不到那如韩嫣媚眼一般的诱惑,也寻不到杜若颐大小姐的泼辣.目前,它有的只是燕朦胧的隐约和小蝶的平淡.这固然是作者稳定的行文风格,用安静的笔触去刻画,自是文雅端庄,能显出成熟和档次.但这样的风格,需要在适当的时候,配一些紧张或跌宕的情节.因为久久困在这平静中,虽然质朴天然,却难免让人困顿.就似初夏的风,混着春的香和夏的热,熏人舒服,但却催人入睡.
类似的平缓从容,我看过雪满梁园的<鹤唳华亭>,一样的安静叙述,还配上了精雕细琢的华丽辞藻.但因为她的整片故事都是架构在皇权夺位这样的大背景下,故而整篇文章自根上起,就带着一股催人追下去的悬念和紧张揪心感---这些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萌点",另一种非人物,而独属于情节的萌点.还有匪我思存的文章,也是这种从容风,也有汉赋那样的雕饰,但她也胜在了设定和情节上,商战或是宫廷,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想去探究的悬疑.
不要这大结构,大设定的也可以.说起来,这篇文让我想起的是苏童的<妻妾成群>,看第一眼,就有这么一种感觉.大概因为开头都是娶了个姨太太吧.而且在叙述口吻上,也都带着那么一种忧郁的轻跃,一样也是限定在了府院之中.只是第一呢,苏童的文笔自然是更加流畅而熟练,读起来更加轻松自然;第二呢,苏童的文也是有萌点的啊,这几房的太太们,最后到底如何?颂莲会是个怎样的下场?从一开始,这问题就勾着人心,让人一点点往后看.
作者也给出了我们悬念,这位少爷,你到底爱谁呢?卫家又要对韩家做什么呢?但是这些糖粒,就都静静地隐没在了这被温吞的白开水中,一会儿便品不出来了.
其实很多文的设定与结构,都和作者的类似,譬如<妻妾成群>,甚至曹先生的<红楼梦>,也是架构一隅,并未要那金戈铁马,江山如画的恢弘色彩,只是这些名家那不多一字的精绝文笔,足以抹去这设定上的不足,更何况他们的文,又都饱含了无限的深意,历史的背景,时代的控诉等.更不要说曹公隐含在文中的智慧谜题了.
所以还是一个功力深厚的问题.文如白水,是一份难得的清净和闲适.但只是解渴,而找不到更美味的感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01 05:45:5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