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破梦钟声(清穿)》  第58章

网友:胖头草 打分:2 [2008-06-05 21:12:41]

清穿小说看多了,大致的情节发展也基本摸了个清楚,比如大家都知道八阿哥会失宠十四会得势,比如十八会死太子会被废,比如十三会被两次圈禁。。。但是今天打开这章,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准备好,为什么这么快就。。。接着就是叹气,一声接一声,然后才突然发现,原来我萌上了十三。
犹豫了很久,因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为十三而写评,其实以前也不可以说不喜欢十三,如果我是穿越女,要论夫婿,我首选的就是十三,关于这点从未怀疑过,因为只是觉得只有十三才会试着去理解去包容我们关于未来关于平等的理念,而且也只有他才能理解。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在数字军团里最喜欢的就是他,负面的影响也许来自那部经典的《梦回大清》,到现在我固执的认为文中的十三,他和茗薇的感情固然好的让人羡慕,但是却并不能让我为之感动,我始终认为从开始茗薇对他的怜惜多过爱,无论后来作者怎样强调他们多么相爱,我也觉得这样的感情让人无法信服,更何况作者用成全这种方式来注解四和十三的同盟的形成实在是削弱了这对在紫禁城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兄弟爱,也看低了男人之间肝胆相照的情谊。
可是看到这一章的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的叹息了,忽然听到有人在耳旁淡淡吟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最让我神伤的十六个字一闪而过,停留在键盘上的手就止不住落下了,就因为那止不住的伤感,于是索性让感觉纠结成文字,一段一段,呈现眼前,隐隐觉得似乎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分别那一刻停留,才可以挽留那个在夜风中淡去的萧瑟孤寂的背影。
一曲轻笛锁深愁
仿佛又回到初见十三的那个春日,那个花雨飘洒的季节。
“绕过一排垂柳,小湖旁边的山石上坐着一个月白衫子的少年,此刻正背对着我,横一管碧绿的竹笛悠悠地吹着。我并不精通音乐,不知道这是支什么曲子,只觉得悠扬婉转,清脆悦耳,极是好听。” 初次相见,他是倜傥的皇家阿哥,她是莽撞的平凡宫女,却在翩翩笛声中成就了这样一场美好的邂逅。
“耳边又是一声笑,我一怔,抬头一看,他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儿,右手里的笛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左手心。”
折服于这样的细节,聊聊几笔,却让我觉得十三温暖的笑就在眼前,带着三分潇洒,七分清贵,让人沉醉的同时也不会忽略他皇子的身份。在红墙琉璃瓦的宫中,十三吹笛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想来也不会是因为快乐,所以在第一次被语禾打断时,他并未回头,可是当这份忧郁被再次打破时,他显然回过神了,转身时已然收起曾有的表情,微笑询问,然后用笛子轻点语禾的脑袋。曾经的曾经,这发生的一切在十三看来许是场玩笑,不过偶然的相遇,谁知踏破铁鞋所觅却只在这一瞬间。也不知道他在未来那些寂寞的日子里是否还愿意想起这些画面,即使想起,是明丽如初还是随着时间苦涩的泛黄……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御园的旖旎春色中,那曾萦绕过的一曲轻笛,添的,是数不尽的旧愁与新愁。
(话说灯下抚琴,月下吹箫,墙内拨筝,墙外横笛,这是多么多么萌的画面啊,难道女主学琴不就是为了这荡漾的画面么orz,所以什么时候安排下十三和女主琴笛相和的场景啊,还有老四的性子适合吹箫,琴箫、琴笛,那是决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所以不要浪费啊)
断肠声里忆平生
总是有这样执着的认定,穿越女们是很特别的存在,而对这种特别能迅速产生真正好奇并尝试体会的第一个皇阿哥非十三莫属。纯粹是性格使然,因为四会冷淡的审视,八会微笑着观望,十四会傲慢的忽略。只有十三,他会依随自己的心去察觉。善音律通雅乐的人往往感性,十三也是如此,他有身为皇子的矜持,即使没有热烈的一见钟情,在语禾的浅笑倩兮的回眸中,我们还是看着飞扬的十三在她身后一点点的把目光凝聚,变亮,然后黯然神伤。
为什么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还纠结着一个四阿哥?偏偏这四哥又是十三愿意用一切去维护的人。
在南巡的路上,语禾卧病,“身后静了一会儿,我心中奇怪,正要转头,忽听十三阿哥淡淡道:“你能陪四哥散步,我便是来探会子病也不成么?”
“身后静了静,我的肩上一重,一双手臂缓缓地环住了我。
我“啊”地惊呼一声,一骨碌爬了起来,抱着棉被连滚带爬地缩到了床里面,瞪眼去看他。十三阿哥单膝跪坐在床沿上,正直愣愣地望着我,半晌,眼里浮起了一丝笑意,轻咳了咳,道:“你再睡会儿罢。我走了。””
十三是敏感的,他一直自尊而又自卑的活着,所以他才会在老十辱及先母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挥拳相向。在语禾面前他止不住委屈,可是他到底还是忍了。十三是通透的,所以他忍着不开口,怕被拒绝,宁愿抱着没有希望的寂寞默默地等,可是当他等了许久后试着伸出的手最终还是碰了空,那一刻的痛是怎样的无法形容才让他愣了半晌才找回笑意,我无法想象,脑海里只有那双一贯笑意盈盈的双眼,却在那一刻清晰的流转着压抑的悲哀,伴着他幽幽的那句:“我不敢跟四哥比。”一遍又一遍的晃过。
在语禾的眼里永远只有那个安定淡然的四阿哥,不消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可以为之牵肠挂肚。这样的世界里十三的感情是不被需要的,他所要做的就是一直保持那样温和无害的笑容,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甚至在不自知的时候出来充当嫁衣。可是我们知道他的沉默,他的悲悯,他的自尊,他偶尔软弱的自卑,注定都成不了语禾眼中的风景,手中的茶。
但是他还是愿意在她身边看着她,然后眉眼弯弯的笑,即便已经痛不可当……
直道相思了无益,为妨惆怅是清狂。

寂寞留香欲沉醉
“映着满天星光,他的面容说不出的俊逸,长身玉立,含笑的眼睛跟星星一模一样,闪着柔和愉快的光。”
“想学骑马吗?他这样问。想骑马吗?”
简简单单一句,却让人心中一荡。
十三是天生的白马王子,就如十八所说,是女子们最理想的归宿。单是猎杀沙狐的那一段,不要说让语禾看的移不开眼,估计要在现场没有姑娘可以抵抗这样的魅力。(于是咱就替十三哀怨了,漂亮热情的蒙古少女们都到哪去了,好歹出来喝声彩,衬托衬托十三爷的人气啊。不过估计就是喝彩咱也看不到,咱的第一视角语禾姑娘正为四阿哥的眼神严重纠结呢,叹口气,还是作罢吧。)最重要的是这个王子身上有这么多有爱的品质。
永远顶着笑脸出现,会执着的教你骑马,会在你有难的时候替你顶罪,会替你收拾烂摊子,即便不理解也会尽全力支持你的兴趣,会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关怀容光焕发,懂得称赞你写的诗,在遇到质疑时立刻无条件冲出来维护你,只因为你在他眼里什么都是好的。最重要的是他会对你说,“你说过的话,我每句都记得。”
送水仙,教骑马,我们先于语禾看到十三一点一点沉沦,变得很低很低。
的确,那喀索斯的传说和贝多芬的命运让人着迷,可是十三,当时的你可曾看到它悲剧的那一面?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好累,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草原上,阳光下,看到语禾大大咧咧躺在草地上,旁边也躺着十三。
模模糊糊看不清十三的脸,不知道那一刻的他心中可曾有过地老天荒的期盼……
……
你眺望着天边 我眺望你的脸
佛说人生只在呼吸间。那么我只求这一瞬便是一生吧。
……
莫使缱绻成断肠
其实说缱绻似乎是过了的,或许我们可以将此处的缱绻理解为暧昧。
可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阵风吹过,棚角熊熊的火把摇晃着,火光跳跃,在他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眼前恍惚一片,看不清他的神色:“我在你心里,算是什么呢?”
语声似悲似喜,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隔着莽莽群山,浩浩人烟,执着的,近乎执拗的,千山万水一路行来,颤悠悠如一根绵密的丝线,缠进我的心里。”
暧昧让人委屈,现实让人更苦痛。
十三要一个答案,或许只是一个肯定。聪明如他,怎么可能感觉不到语禾的真实心意?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更像设问句,他明白,他害怕,因为害怕,所以挣扎。拼命十三郎此刻也不过是一个为情所困的人。
后来的十三选择了回避,可是命运确不肯轻易放过。
十八的死,语禾的误解,让身处兄弟争斗漩涡的十三看来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走上那条看似命定的路时,他的心有多伤……
还记得那个笑起来像百合花般灿烂的律王子吗?想起他悲哀的问一个叫彩京的女孩子为什么不能爱上他,为什么要看着他难过。面对沉默,得不到爱的王子站在悬崖边缘,回头凄然的笑,颤抖的睫毛下面泪光闪闪。
她说:2500万年之后我依然要爱信。
他说:2500万年之后,我依然等你。
那一刻,心碎的岂止王子一人……
终成断肠
“我微闭着眼睛,忽觉车子猛然一顿,小太监急急“吁”了一声,陡然停住了。我满心诧异,撩起窗帘儿一看,车前一骑静静伫立,离马车不过七八步,马上的人裹着黑色的斗篷,默默不语,看不分明,马在夜色里白的耀眼。”
“他不回答。远处城门上悬挂的灯笼在夜风里摇晃着,那一点点光芒照不到这里,十三阿哥的脸隐藏在黑暗中,周身却散发着说不出的孤寂。”
“也没什么……”他终于开了口,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这次回京晚了些,没赶上重阳,想起去年你说酿了几坛子菊花酒,忽然就惦记上了,想跟你讨碗酒喝。””
“他静默着,整个人在秋夜的凉凉晚风里凝成了一座纹丝不动的雕像,半晌,自失一笑:“还是改不了这性子!说风就是雨,想要什么就狠狠盯着,死死不放。””
“他轻轻抬臂扬起鞭子,却怎么也不肯落下去,只是一动不动地望着我。”
……
相遇的春季还在眼前,谁知就到了这样告别的深秋。
那个扬笛的明媚少年已经成为了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眼下的这个男人,一个能扛起天的男人,带着草原独狼般的孤绝。
十三,告诉我,在转身的一刻,你可有流泪?为你不得不放手的情?还是为你不再为阳光眷顾的心?
追风低嘶着撒开四蹄,一阵风去的瞬间,我甚至有了你御风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的错觉,净水蓝天上映满的是你落笔的诗题“椒房共坐启芸窗,相对无言意思量。清瘦园中觅知己,萧疏篱畔度沧桑。苦修名节抱香冷,笑傲情怀乐酒浆。鸟语松风偕雅韵,吟酣蕉叶走笔狂。”可是转瞬间寒风过后,字迹淡去,留下的黑墨终于倾泻而下将天幕染为地狱……
当马蹄声都湮没不可闻之后,黑暗才慢慢褪去,惨淡的月色再次蕴染开来的是寂冷的街,街的尽头是巍然肃穆的宫墙,只是想起这样的画面,悲伤,像海浪席卷,铺天盖地。
“今宵酒醒梦已残,日暮问夕阳,故人何处寻?”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十三还会回来,可是曾经的那份心境再也回不来了。
十年后,百年后,谁还记得那个横笛的少年,连同他寂寥的曲调和欲诉还休的幽柔?
作者回复:
亲写得太好了!!!~~~~~~
竟然有点不知该如何回复,好多好多的感慨和感动,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明。
就像埋在梅树下的那坛菊花酒只有十三记得,好多好多的细节连我这个写文的人都淡忘了,又被卡卡一一拾起。
前几天有位亲留言说,为什么女主那么爱哭。仔细回头看看,真的呢。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我这个作者实在有些不称职,我无法冷静地掌控笔下人物的命运,总觉得自己与他们休戚与共,他们的命运不是被我创造,而是必然的发生,偶然的记录。而是在字里行间不知不觉感应到这样一种氛围,——弥漫着大悲哀的氛围。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总觉得生命的本质指向虚无,而人世诸多无奈,倒与悲剧或是喜剧无关了。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静静体味欣赏人生静定昂扬的一面,就像文中的女主,恐惧于“可知”而又“不可知”的命运,但果然遇见了,也就坦然做一个“有情有意的看花人”。毕竟那些快乐的琐碎,才是足以留住我们存活于世的理由。
十三的挣扎和无奈,都是他的抉择,时时惦念,处处承担,欢喜忧伤总是参半的。十三转身的那一刻也许有泪,但是这个昂扬的男儿必定会在下一刻拭去泪水,昂首毅然走向属于自己的命运。而高墙之外,从此有了一颗辗转牵系的心,一份把酒言欢的承诺与等待,这样看来,命运依然有它仁慈的一面吧。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重逢的时候,所有的话都可以用微笑来代替了。这样一想,酸楚里总算有一丝微微的释然。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17 18:36:4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