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古时那些爱情》  第16章

网友:飞星 打分:2 [2015-02-08 18:33:39]

从历史上来说,始皇帝最爱胡亥无疑。对于立扶苏之事,其实在最后一次出巡前他还在犹疑,但他理智上也明白胡亥不足以接任。但从感情方面,扶苏作为长子是有几分感情不错,但比起胡亥,那个才是真正的心头肉宝贝儿子。

   

[1楼] 作者回复 [2015-02-08 22:29:18]

有喜欢读史的亲留言,开心,欢迎加入讨论O(∩_∩)O~~
作者菌读史时个人感觉,
扶苏是长子,胡亥是幼子,年纪差了二十多岁。
于秦始皇,他对扶苏是“信任爱重”,所以临终以大秦社稷相托。
而对胡亥是“怜宠亲近”,所以远行带了他在身边。

    [投诉]

[2楼] 网友:飞星 [2015-02-13 12:10:34]

前几年为了《大秦帝国》的口水,翻了不少资料,越看越觉得始皇帝对胡亥的父子之情明显。从赵高对蒙毅的审讯来看,始皇帝一直想立的是胡亥无疑,只是连他也明白胡亥难当大任。“临终以大秦社稷相托”,但当事人只有赵高李斯和始皇帝,始皇帝死了,赵高李斯的密谋既然是密谋怎么能如此细节生动地被其他人描画出来?还有为什么扶苏对始皇帝要处死他的命令如此深信不疑,甚至不自辩就自尽?如果始皇帝真的对扶苏“信任爱重”,他怎么会不对命令的真实性生疑?
实际上,始皇帝带胡亥远行的目的从不简单,在那个时代如此慎重的“祭天”仪式只带一个儿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很多人按结果反推:胡亥亡国-》胡亥是蠢蛋-》始皇帝能统一六国所以他不是蠢蛋-》所以始皇帝一定不会喜欢蠢蛋儿子而喜欢聪明儿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在多子女家庭,幼子,不懂事但懂得撒娇讨父母欢心的幼子受宠的实例比比皆是。旁人看着觉得不公平,奈何做父母的感情上就是喜欢他们,甚至原因让其他孩子赚钱补贴最宝贝的那个。这边我想再强调一个事实,始皇帝是人,他有感情的需要,在继承人问题上犯糊涂是非常可能的事。
我们回过头来看始皇帝最后几年他的精神状态。统一六国后,一方面他站在一个绝对的高位上,但是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母亲的风流韵事和秦国太后干政的传统使他不信任女性甚至不立皇后。扶苏和几个年长的孩子对他恭敬有加但是有自己的想法未必肯顺他的意。而只有胡亥,那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确实感情上真正与他亲近的孩子。
从胡亥对赵高绝对信任,甚至临到赵高派人杀他还不肯相信,流泪请求见赵高最后一面的情形来说,胡亥是有些恋父情结的。在赵高怂恿之前,尽管深得宠爱,但他甚至没认真想过自己即位的事。赵高固然不会把胡亥对他的感情当真,但始皇帝这样高处不胜寒的老人却不然。作为父亲,胡亥对他的父子之情最真,而扶苏也好,其他几个儿子也好,出色是出色,但夹杂太多君臣政见方面的东西。而始皇帝又是那样一个对权力敏感的人,他怎能不自然而然地生出戒备之心?

    [投诉]

[3楼] 网友:飞星 [2015-02-13 13:00:38]

还有扶苏之母是否郑女,其实也存疑。扶苏本身是首情歌,出自郑风,但未必说明他出自郑女。难道秦女楚女赵女不能唱郑国的情歌么?从诗经来看,秦风苍茫肃杀,描绘忠君爱国与战争为主,而郑风作为爱情歌曲在秦国风靡一时。
近来关于扶苏之母另有一种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作者可以备考。
其实扶苏后来名声鹊起,是因为陈胜吴广起义打的是扶苏和项燕的旗号。这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细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吴广也是楚人,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在一篇浓厚的楚国背景下,为什么会突然乱入一个扶苏?
另外扶苏死的时候三十左右,倒推他出生于公元前235年前后,这个时候,恰恰是秦王平嫪毐之乱的前几年。如果注意细节的化,这段时间楚国的昌平君出现在秦,并在平嫪毐之乱前后在秦国的政坛上活跃。那么昌平君又是怎么到秦,为什么能被秦王信任倚重?被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赵姬虽然是太后,但其时秦王嫡祖母华阳夫人还在,按照秦的风俗,她也对秦王的婚姻有一定的建议权。而那位华阳夫人,是楚国王女。能不能再发散一下思维,秦王对生母赵姬不满,他需要后援,于是接受嫡祖母华阳夫人的建议,纳了楚国贵女,而楚国则派出昌平君送嫁,并立场鲜明地站在了秦王这一边?
文化风俗方面,楚辞藻华丽,但楚国却被视为异域,楚风不入诗经。秦风刚硬,歌颂战争和国家精神;而早于150多年前亡国的郑歌,成为秦国男女表达感情的绝佳方式。为什么《扶苏》一定是郑女唱给秦王,而不是秦王向来自楚国的妻子示好以争取楚国支持的歌谣呢?
扶苏诞生,如不出意外秦国王室与楚国未来的交好有了保障,这才是昌平君为秦王如此卖力的真相。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命令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兵进攻嫪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当年秦国征发大军攻楚国。四月,与昌平君一样,同为楚国公子而仕于秦的昌文君死。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
秦楚成为不死不休的对头,扶苏母舅为父亲所灭,或者这才是他觉得在朝中难以待下去,于是挑事求外派避祸的原因。或者这也是当听到父皇要求他自尽,扶苏毫不怀疑的原因。

1   [投诉]

[4楼] 网友:苏眠 [2015-02-13 16:46:00]

很有道理,我也认为秦始皇是想立胡亥的。还有北大汉简《赵正书》为证。

    [投诉]

[5楼] 网友:飞星 [2015-02-13 21:56:32]

原来楼上是历史系的,难怪,赵正书一般还看不到全文,只闻起名说是北大收藏的汉简中的一批。其实我对李斯也好奇,不知道苍颉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投诉]

[6楼] 网友:苏眠说 [2015-02-28 18:00:20]

有发表关于《赵正书》的报告,文句里说是李斯等人向秦始皇请求立胡亥,秦始皇曰可,于是拟定立胡亥的遗诏。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15-03-05 23:03:46]

看两个萌历史的小伙伴聊天真是很享受啊,学习了O(∩_∩)O~~

    [投诉]

[8楼] 网友:云婼 [2015-05-16 04:00:33]

对胡亥是宠,因为他是幺子。对扶苏是爱,因为他不仅是长子,也是陛下未来的继承人。所以陛下只能严厉要求他,不能有半点心软,扶苏的成长也是陛下一直期待的。想秦始皇这样的人他分的清爱和宠。他不能对扶苏宠溺,但是胡亥因为永远不会有继承的可能所以才会宠他。再怎么说陛下是个清醒的人,也是个理智的人,固执的人,这可是绵延万世的大秦河山,怎么可能交给一个稚子胡亥当时不过弱冠,有没有扶苏一样的朝堂经历,秦国给了他才有鬼。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9楼] 网友:云婼 [2015-05-16 04:11:01]

或许他爱胡亥多于扶苏,但绝不会有传位之意。秦朝可谓是陛下的毕生心血,他不会因为宠一个孩子就把万里河山交给他。刘邦的话绝对会如此,但嬴政不会,怎么说也是自己看大的孩子谁有本事继承皇位谁没本事他还看不出来吗?嬴政本身就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就算他再爱幼子也不会拿百年国运开玩笑。就好比长辈疼爱最小的孩子,但在大事上却最信任最有能力的那一个,偏偏扶苏就是诸多皇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个。还是有大家认可的。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10楼] 网友:云婼 [2015-05-16 04:25:19]

公子为什么会自杀,其实我偏向于被害,毕竟公子也是最受他老爹期望的一个,也是性情最接近他老爹的一个【陛下虽然强硬,但该服软的时候他还是会服软的,比如王翦;并吞六国后他并没有诛杀六国余孽,在位三十七年不杀一位功臣,由此看出,嬴政还是有和扶苏一样的怀柔风格的】扶苏也不会蠢到就信了一纸诏书,不然的话我估计他爹会掐死他那他迂腐。【事实证明扶苏还真不迂腐】况且当时扶苏身边还有个蒙恬,作为跟在嬴政身边多年,有意被嬴政调来辅佐扶苏的大将还和扶苏交情不浅,他也会提点扶苏的。早知道上郡因为扶苏治理差不多有数十万众,又有蒙恬这样的将星,扶苏要想一路杀回咸阳还不是分分钟的事。而且扶苏死后不久蒙恬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捕,蒙氏一族无人逃脱。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11楼] 网友:云婼 [2015-05-16 04:31:23]

而且扶苏和嬴政不会有嫌隙,不然他也不会将上郡的兵将和蒙恬交给他。作为储君,扶苏的政治了解够了就差军功,这样才能使人信服,拥护他登基,嬴政修直道,巡六国,也是为了保证六国余孽不会有反秦的实力,这是在为以后的秦国铺路。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12楼] 网友:莫问思思 [2015-05-26 15:40:01]

以上蚊香眼,完全是历史学渣!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20 19:11:3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