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先秦)君臣相知》 第19章
第1章:中庶子
第2章:欲离
第3章:争论(上)
第4章:争论(下)
第5章:求贤令
第6章:入秦
第7章:秦国
第8章:雨夜
第9章:赵渠梁
第10章:栎阳
第11章:烦恼
第12章:景监
第13章:担保
第14章:请求
第15章:说道(一)
第16章:说道(二)
第17章:说道(三)
第18章:说道(四)
第19章:誓盟
第20章:玉饰
第21章:暗涌(一)
第22章:暗涌(二)
第23章:暗涌(三)
第24章:化解
第25章:桃夭
第26章:夜宿
按回复时间正序排序
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序
按点赞数量排序
确实眼熟。。。
……(全显)
 
[回复]
[投诉]
那啥,还是挺纠结的,因为自己觉得隶书这玩意在先秦不太可能出现,我是个挺较真的人,而且专业在那放着,求原谅。这文我特喜欢,所以不希望有硬伤(如有冒犯请见谅)。问了老师并且查了资料,隶书是标志着笔画体文字开始的字体,而小篆是标志着象形体结束的字体。一般来说,隶书产生在秦始皇统一小篆之后的时间,因为小篆的不方便书写而简化成为,程邈是整理,创造的可能性不大,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和瘦金体变宋体的缘由有点像,也是下级官员写不来,于是找了个简单一点的字体来替代,而这一过程中发明了新字体。现在考古记载里绝无先秦私人书信里出现隶书的记载,而且隶书现在说法是产生于秦朝,文字产生肯定是漫长的,但是至少说明隶书在商鞅年代绝不是广泛流传的,也就是说隶书写书信这点并不靠谱。我问过我们历史系的老师,他也不能断定战国一定没有隶书流传,但是士大夫之流用隶书写信基本不可能,首先在士的阶层里还是有礼乐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的,因此不可能放任自己用一种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字体,而则是战国时候各国问题不同意,魏国的字体实在是和隶书不能联系到一起,公子卯习隶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还是不能认同隶书的书信。写了这么多真是失礼,抱歉。
……(全显)
 
[1 回复]
[投诉]
內容跟大秦帝國第一部重合的地方很多呀
想來是原創的部分還沒到時間
不過沒想到有人寫這個呀,那部戲當初我可是看了三遍
……(全显)
 
[1 回复]
[投诉]
作者大人更新的好勤快!!!!最后没觉得眼熟倒是前面觉得超级眼熟!这就是伤不起的文史科的人么QAQ
……(全显)
 
[1 回复]
[投诉]
1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05 15:20:40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