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amber 打分:2 [2010-11-21 11:39:16]
一心决计是要写这篇长评的,又或是故事拖得太久,只记得一个大概,却将之前的许多东西都忘了,若是如此仓促写评,恐是对不起云俶的,亦是愧对了这篇好文。还是将之前的文都翻出来,一并连最早的那版《梨云祭》也都寻了出来,一字一字细细读了。熟料如此做了功课,看罢这文字,一时又不知从何落笔。只怕自己的寥寥千字亏待了《宫笺》,只因实在又太多可言说的人或事,之前却竟然都淡忘了。想了半天,还是敲下了“云影”二字做了题目,玄贞最爱的棠梨,开花之际雪白如云影,最是美好的芬芳,然,花无百日红,世事流光,一切都逃不过无常二字。文章中,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便是这强烈的宿命感,所有人的命运,仿佛在一开始就被书写,那样的性格,那样的处境身份,最后势必是要走到那样结局。“云”与“影”都是虚空而容易幻化破碎的物事,仍宁愿为了那吉光片羽而留恋。人往往便是如此的,不取倾身撷取触手可及的灼灼繁花,而宁愿涉江采芙蓉,自己却都不知那番执着是为了什么,最后又为了什么,只是贪恋那一个瞬间,却赌上性命。贞儿与启彦,年少夫妇的举案齐眉,令人称羡,然此时,他们之间依旧不免于掺杂皇室与宁氏之争,试想主上的多番试探,启彦未必是不知情的。贞儿琴绝之后,病倒宫中,主上一家三人探视,她于假寐之中,不是也听到的么,忌惮宁家之势,中宫要立内侄女为启彦妃,启彦不肯,此处虽是写启彦对贞儿之心昭昭,却也一个侧面写出了,启彦,未必是如所见的那样坦诚,于政治也全非那般懵懂,恰恰相反那一切,他都是知情的,隐藏心中,不提罢了。而反观贞儿,许多事也装作了不知,这点与启彦是一样的,不过出发点不同,启彦是为帝王的韬晦,贞儿则是为臣子的明哲保身。正是这处处小心,贞儿的出场并不显得那样流光溢彩,甚至略略显得木讷了,并无扫眉才子的清朗敏捷,这与许多女主一出,技惊四座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也更显出云俶的大胆了,若非倾心于她的文字,不少人恐怕于此处,便要掷文不读了吧。其实她是以淡淡的笔,在位读者描述一个真实的人,这世间何来那样多的绝世无匹、惊采绝艳,身为皇室所忌惮的臣子之家,藏拙才是生存之道。若只为自己一时煊赫,而呈半刻之能,或是更要引得帝王家戒心,倒不如装作惶然无知小儿了。两人都是一颗七窍玲珑心,极爱去猜测别人的心,却都不肯将自己的心交与对方。即使是最初尚在东宫的那段旖旎风月,贞儿尚念着穆先生,启彦为得伊人之心,他所交出的也不过是半颗凡人之心,身为王者的谋算,是决然不允许让贞儿了解全部的他。此后,身为主上与中宫,先帝虽逼了贞儿立下誓言,但那毕竟是父母至今,骨头之前如何割舍,因此可以预见的几番党争,风雨之后,纵然同枕共衾,也恐怕是同床异梦了。所以才有了那字“素昧”,认识多年,仍恍如陌路。归根结底来看,他们未必是多么珍重权力之人,而是最敬重的人将那一切托付手中,不敢轻贱。抛开权贵,便如最初那一贴所言,贞儿已然落发成了观音院夫人,启彦不顾风雪来探视病笃的发妻,雪浸衣衫与鬓间白发,更显得那立在檐下的人无比苍凉。终于他们之间,真的只剩了最简单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交错了最遥远的时间,这样的扶持,在他们看来,是道义,是为了曾经有过的那段举案齐眉,毕竟是许下生生世世的结发夫妻。此生此地,他们决然不肯承认互相之间还有的情愫。虽然,在旁观者,安浅的眼中,两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那都是数十年的情,在极力克制之下,仍漏出了依稀痕迹。从来都不肯倾心相给予,到了最后,那颗真心若是要赔上那无数人命,且都不如不要,换得家人宁安,年少时心心念念的琴瑟御好,也都不过枉然了。启彦是害怕,害怕贞儿成为千绫殿妃子,他知道,贞儿完全做得到。他所不确定的是,在贞儿心中,他与宁相国,谁更重要。他不能十分信任贞儿,而贞儿且不要怨启彦,她自己何尝不是愧对了的。记得老版的《梨云祭》之中,且有贞儿下毒杀先帝的那段,这次新编,却是消失了,我不免可惜了的,那段虽恨,我却是爱的,爱杀伐决断的贞儿,而非今日太过瞻前顾后的女子,虽然这般女子最为保全大局,但殊不知是最可恶的,这般优柔且不知害了多少人,还不如青仪那般快意恩仇,不留后路。启朔也是重要人物,但鉴于目前出场不多,暂时也就不予置评了,搁到下一次评论了。再来看看配角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宫的跋扈与怜安夫人的隐忍。各种书中写跋扈女子甚多,但于云俶书中的中宫,又有自己的特色,出场不多,便算是几次怜安夫人口中的侧写,也不过寥寥数笔,但一爱而不得的女子跃然纸上。她爱主上,但抵不过容颜衰老,当然这也是她以为如此,因此躯干美貌女子,自忝气度不足摄中宫,便将出身高贵的女子也驱赶殆尽。中宫或是如此在想,我便是用了家中势力,将天下给了你,更为你生儿育女,可你为何还不满足,要寻来梁嫔?但她不曾想过,主上所要的是,能解其心意的人,她不如梁嫔。而她身后的家族之势,更是为主上所忌惮,她却还坚持要将内侄女送入东宫为妃,真不知该如何评述这女子,对政治毫不敏感么,并不见得如此,她恐怕只是在对自身相关之事上,蒙蔽了双眼。怜安夫人也是私心欢喜的人物,隐忍而知进退的女子,总是招人喜爱的,却也不乏聪明之处,在贞儿看来,有些狠毒,却不过是宫中生存最基本的手段而已,日后贞儿所为,也不逊色于此,时势造人罢了。至于启朔、青仪、樊家姊妹等人,出场尚晚,还是留待下次长评再言了。目下,私以为最爱的章节是第一帖素昧、第十帖风菊散、番外春日迟迟,最不喜的是第三帖怜今。或是云俶断断续续写就的缘故,某些地方读来情感仿佛有些断裂。最爱的几帖,比较之下,情感连续性最好,无论悲喜。现在的东宫年少旖旎风月时光恐怕是贞儿与启彦最好的时光了,这孩子也恐是保不住的,我该在坑底坐等云俶mm开虐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0-11-22 00:05:44]
这番评论分明是厚待《宫笺》和我了。蒙此厚爱,不胜感激之至。唉,我写十分,你也看出十分来^^真是好。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amber 打分:2 [2010-11-21 11:39:16]
一心决计是要写这篇长评的,又或是故事拖得太久,只记得一个大概,却将之前的许多东西都忘了,若是如此仓促写评,恐是对不起云俶的,亦是愧对了这篇好文。还是将之前的文都翻出来,一并连最早的那版《梨云祭》也都寻了出来,一字一字细细读了。熟料如此做了功课,看罢这文字,一时又不知从何落笔。只怕自己的寥寥千字亏待了《宫笺》,只因实在又太多可言说的人或事,之前却竟然都淡忘了。
想了半天,还是敲下了“云影”二字做了题目,玄贞最爱的棠梨,开花之际雪白如云影,最是美好的芬芳,然,花无百日红,世事流光,一切都逃不过无常二字。文章中,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便是这强烈的宿命感,所有人的命运,仿佛在一开始就被书写,那样的性格,那样的处境身份,最后势必是要走到那样结局。“云”与“影”都是虚空而容易幻化破碎的物事,仍宁愿为了那吉光片羽而留恋。人往往便是如此的,不取倾身撷取触手可及的灼灼繁花,而宁愿涉江采芙蓉,自己却都不知那番执着是为了什么,最后又为了什么,只是贪恋那一个瞬间,却赌上性命。
贞儿与启彦,年少夫妇的举案齐眉,令人称羡,然此时,他们之间依旧不免于掺杂皇室与宁氏之争,试想主上的多番试探,启彦未必是不知情的。贞儿琴绝之后,病倒宫中,主上一家三人探视,她于假寐之中,不是也听到的么,忌惮宁家之势,中宫要立内侄女为启彦妃,启彦不肯,此处虽是写启彦对贞儿之心昭昭,却也一个侧面写出了,启彦,未必是如所见的那样坦诚,于政治也全非那般懵懂,恰恰相反那一切,他都是知情的,隐藏心中,不提罢了。
而反观贞儿,许多事也装作了不知,这点与启彦是一样的,不过出发点不同,启彦是为帝王的韬晦,贞儿则是为臣子的明哲保身。正是这处处小心,贞儿的出场并不显得那样流光溢彩,甚至略略显得木讷了,并无扫眉才子的清朗敏捷,这与许多女主一出,技惊四座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也更显出云俶的大胆了,若非倾心于她的文字,不少人恐怕于此处,便要掷文不读了吧。其实她是以淡淡的笔,在位读者描述一个真实的人,这世间何来那样多的绝世无匹、惊采绝艳,身为皇室所忌惮的臣子之家,藏拙才是生存之道。若只为自己一时煊赫,而呈半刻之能,或是更要引得帝王家戒心,倒不如装作惶然无知小儿了。
两人都是一颗七窍玲珑心,极爱去猜测别人的心,却都不肯将自己的心交与对方。即使是最初尚在东宫的那段旖旎风月,贞儿尚念着穆先生,启彦为得伊人之心,他所交出的也不过是半颗凡人之心,身为王者的谋算,是决然不允许让贞儿了解全部的他。此后,身为主上与中宫,先帝虽逼了贞儿立下誓言,但那毕竟是父母至今,骨头之前如何割舍,因此可以预见的几番党争,风雨之后,纵然同枕共衾,也恐怕是同床异梦了。
所以才有了那字“素昧”,认识多年,仍恍如陌路。归根结底来看,他们未必是多么珍重权力之人,而是最敬重的人将那一切托付手中,不敢轻贱。抛开权贵,便如最初那一贴所言,贞儿已然落发成了观音院夫人,启彦不顾风雪来探视病笃的发妻,雪浸衣衫与鬓间白发,更显得那立在檐下的人无比苍凉。终于他们之间,真的只剩了最简单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交错了最遥远的时间,这样的扶持,在他们看来,是道义,是为了曾经有过的那段举案齐眉,毕竟是许下生生世世的结发夫妻。此生此地,他们决然不肯承认互相之间还有的情愫。虽然,在旁观者,安浅的眼中,两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那都是数十年的情,在极力克制之下,仍漏出了依稀痕迹。
从来都不肯倾心相给予,到了最后,那颗真心若是要赔上那无数人命,且都不如不要,换得家人宁安,年少时心心念念的琴瑟御好,也都不过枉然了。
启彦是害怕,害怕贞儿成为千绫殿妃子,他知道,贞儿完全做得到。他所不确定的是,在贞儿心中,他与宁相国,谁更重要。他不能十分信任贞儿,而贞儿且不要怨启彦,她自己何尝不是愧对了的。
记得老版的《梨云祭》之中,且有贞儿下毒杀先帝的那段,这次新编,却是消失了,我不免可惜了的,那段虽恨,我却是爱的,爱杀伐决断的贞儿,而非今日太过瞻前顾后的女子,虽然这般女子最为保全大局,但殊不知是最可恶的,这般优柔且不知害了多少人,还不如青仪那般快意恩仇,不留后路。
启朔也是重要人物,但鉴于目前出场不多,暂时也就不予置评了,搁到下一次评论了。
再来看看配角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宫的跋扈与怜安夫人的隐忍。各种书中写跋扈女子甚多,但于云俶书中的中宫,又有自己的特色,出场不多,便算是几次怜安夫人口中的侧写,也不过寥寥数笔,但一爱而不得的女子跃然纸上。她爱主上,但抵不过容颜衰老,当然这也是她以为如此,因此躯干美貌女子,自忝气度不足摄中宫,便将出身高贵的女子也驱赶殆尽。中宫或是如此在想,我便是用了家中势力,将天下给了你,更为你生儿育女,可你为何还不满足,要寻来梁嫔?但她不曾想过,主上所要的是,能解其心意的人,她不如梁嫔。而她身后的家族之势,更是为主上所忌惮,她却还坚持要将内侄女送入东宫为妃,真不知该如何评述这女子,对政治毫不敏感么,并不见得如此,她恐怕只是在对自身相关之事上,蒙蔽了双眼。
怜安夫人也是私心欢喜的人物,隐忍而知进退的女子,总是招人喜爱的,却也不乏聪明之处,在贞儿看来,有些狠毒,却不过是宫中生存最基本的手段而已,日后贞儿所为,也不逊色于此,时势造人罢了。
至于启朔、青仪、樊家姊妹等人,出场尚晚,还是留待下次长评再言了。
目下,私以为最爱的章节是第一帖素昧、第十帖风菊散、番外春日迟迟,最不喜的是第三帖怜今。或是云俶断断续续写就的缘故,某些地方读来情感仿佛有些断裂。最爱的几帖,比较之下,情感连续性最好,无论悲喜。
现在的东宫年少旖旎风月时光恐怕是贞儿与启彦最好的时光了,这孩子也恐是保不住的,我该在坑底坐等云俶mm开虐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0-11-22 00:05:44]
这番评论分明是厚待《宫笺》和我了。蒙此厚爱,不胜感激之至。唉,我写十分,你也看出十分来^^真是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