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臧歆 打分:2 [2007-02-26 12:29:09]
先说好,这大概不算一篇合格的长评,特别是在近日晋江审核长评日益严格的前提下,想到之前一位网友写的那篇给去精清零,我还是开篇先说好,只要斑竹不会因为我的文扣作者的分就行了。 但是有些话却因《月上柳梢头》而不吐不快。 因为工作的关系,本来很少会看网络原创,直到有一天,书商将《梦回》送到了我手里,希望帮忙宣传一下,如此一来,才开始了自己的清穿阅读之路。 转眼有一年了吧,网上不少人说清穿最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然而,清穿的读者群却经此培养了起来。晋江成了清穿的大本营,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还记得那篇清穿俗套大总结的帖子,写得所有人哈哈一笑。 很多人说,不再看清穿,特别是那些本来的看客,如今也都心灰意冷。可依然有许多人在问,好文到底在哪?许多人在找,怎么就没了过去那种对味的清穿? 文荒,荒的是没有方向。 写评,对于不太写东西的人来说,也是件累人的事,没有评,就像没有路灯。晋江的斑竹们,希望你们给“评”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尤其是对那些能发掘好文、新文的评点多一点宽容。让更多的有潜力的新人跳出来,也让晋江发展得更好。 以上只作有感而发。 以下算是言归正传吧,《月上》是偶尔说起的,开了年,自然忙忙碌碌,烦躁的时候,喜欢看些文笔清淡的东西,同事就说起了这篇。 一路看来,很喜欢。 《月上柳梢头(终版)》(因为好像有初稿,没看过),是淹没在清穿大海里的小小一文。它肯定会有很多让你失望的地方,却恰好是我喜欢的地方。 前提,这是一篇网络文,这不是论史的故事,这是女生情怀的细腻东西。所以不要有太多要求,看着不过有些喜欢就好。 一样的四爷、八爷,略有些新意的十四;差不多的穿越,隐隐的谜团,还有南巡,逃宫……一切都按部就班,作者写来不急不燥,时而谈些名士,时而说说下棋,一派古人意蕴,偶尔还会有些温馨和俏皮。 和十四一起看星星那一章,看到很多网友也是极力推崇,那种“淡淡的景,浓浓的情”就不再多言。我想说得的是南巡,清初大家万斯同和徐乾学同时为难康熙一行人,而月琦和胤禩如何巧妙化解那段,悠时的江南充满才子佳人,名士风流,都是些很传统的东西,游湖时月琦对万斯同说“天下非一家”则颇有指点江山的豪气。还有手谈国事一章,悠时应该会下棋吧,手谈国事,更准确的说是悠时想借下棋手谈各个人物的命运吧。 我喜欢作者慢慢的调子,开场用传统的方式,给老四、老八、十四三个亮相定下基调,犹如唱戏时,所有角色都要先亮场一般;我喜欢每一章都言之有物,把悠时喜欢的精美瓷器、想见的国学大家、武林中人都一一拿来和大家分享;我喜欢悠时那细腻的笔触,慢慢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我最喜的是作者,那种不为既有的清穿文所影响,,悠然自得的味道。 不要期待在这篇文里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不要指望这篇文会给你厌倦了清穿的脾胃来一点刺激。这就是一篇极其纯粹的清穿,有些学识,聪明豁达的女主遇上了她想见的人和事、经历着也许琐碎却有趣的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永远都不会缺少那些出跳的文章,然而对于我这样怀旧的人来说,像《月上》这样平淡舒心的文却实是难找。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臧歆 打分:2 [2007-02-26 12:29:09]
先说好,这大概不算一篇合格的长评,特别是在近日晋江审核长评日益严格的前提下,想到之前一位网友写的那篇给去精清零,我还是开篇先说好,只要斑竹不会因为我的文扣作者的分就行了。
但是有些话却因《月上柳梢头》而不吐不快。
因为工作的关系,本来很少会看网络原创,直到有一天,书商将《梦回》送到了我手里,希望帮忙宣传一下,如此一来,才开始了自己的清穿阅读之路。
转眼有一年了吧,网上不少人说清穿最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然而,清穿的读者群却经此培养了起来。晋江成了清穿的大本营,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还记得那篇清穿俗套大总结的帖子,写得所有人哈哈一笑。
很多人说,不再看清穿,特别是那些本来的看客,如今也都心灰意冷。可依然有许多人在问,好文到底在哪?许多人在找,怎么就没了过去那种对味的清穿?
文荒,荒的是没有方向。
写评,对于不太写东西的人来说,也是件累人的事,没有评,就像没有路灯。晋江的斑竹们,希望你们给“评”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尤其是对那些能发掘好文、新文的评点多一点宽容。让更多的有潜力的新人跳出来,也让晋江发展得更好。
以上只作有感而发。
以下算是言归正传吧,《月上》是偶尔说起的,开了年,自然忙忙碌碌,烦躁的时候,喜欢看些文笔清淡的东西,同事就说起了这篇。
一路看来,很喜欢。
《月上柳梢头(终版)》(因为好像有初稿,没看过),是淹没在清穿大海里的小小一文。它肯定会有很多让你失望的地方,却恰好是我喜欢的地方。
前提,这是一篇网络文,这不是论史的故事,这是女生情怀的细腻东西。所以不要有太多要求,看着不过有些喜欢就好。
一样的四爷、八爷,略有些新意的十四;差不多的穿越,隐隐的谜团,还有南巡,逃宫……一切都按部就班,作者写来不急不燥,时而谈些名士,时而说说下棋,一派古人意蕴,偶尔还会有些温馨和俏皮。
和十四一起看星星那一章,看到很多网友也是极力推崇,那种“淡淡的景,浓浓的情”就不再多言。我想说得的是南巡,清初大家万斯同和徐乾学同时为难康熙一行人,而月琦和胤禩如何巧妙化解那段,悠时的江南充满才子佳人,名士风流,都是些很传统的东西,游湖时月琦对万斯同说“天下非一家”则颇有指点江山的豪气。还有手谈国事一章,悠时应该会下棋吧,手谈国事,更准确的说是悠时想借下棋手谈各个人物的命运吧。
我喜欢作者慢慢的调子,开场用传统的方式,给老四、老八、十四三个亮相定下基调,犹如唱戏时,所有角色都要先亮场一般;我喜欢每一章都言之有物,把悠时喜欢的精美瓷器、想见的国学大家、武林中人都一一拿来和大家分享;我喜欢悠时那细腻的笔触,慢慢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我最喜的是作者,那种不为既有的清穿文所影响,,悠然自得的味道。
不要期待在这篇文里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不要指望这篇文会给你厌倦了清穿的脾胃来一点刺激。这就是一篇极其纯粹的清穿,有些学识,聪明豁达的女主遇上了她想见的人和事、经历着也许琐碎却有趣的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永远都不会缺少那些出跳的文章,然而对于我这样怀旧的人来说,像《月上》这样平淡舒心的文却实是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