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玉龙雪山行记

      晨光熹微时,我已醒来。昆明的天空才刚泛起鱼肚白,街上的路灯还亮着,投下昏黄的光晕。今日要去玉龙雪山,心中自是期待已久。简单用过早餐,便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雪山的路途。

      车行出城,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高楼大厦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田野和散落的村庄。田野里,早起的农人已经开始劳作,弯腰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在薄雾中显出淡淡的青色,如同水墨画中的远山。

      越往北行,地势渐高,空气也明显凉爽起来。同车的旅人多是前往雪山的游客,有的兴奋地交谈着,有的则如我一般,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各自怀揣着对雪山的想象与期待。

      约莫三个时辰,车至丽江。还未下车,便已看见远处那巍峨的雪山。玉龙雪山终年积雪的山顶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如同一条腾飞的玉龙,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难怪纳西人视之为神山,这般景象,确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度。

      二

      在丽江古城稍作休整,我们便继续向雪山进发。路上的游人明显多了起来,各色旅游车辆排成长队,缓缓向雪山脚下行进。路旁的景色也越发壮美,雪山时隐时现,每一次露面都引起车内一阵惊叹。

      至甘海子游客中心,已是晌午时分。阳光正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但空气中的凉意却提醒着我们已处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远眺雪山,只见十三座雪峰连绵起伏,主峰扇子陡直插云霄,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显得巍峨壮观。

      我们选择了乘坐缆车上山。缆车缓缓上升,脚下的景色渐渐变化。起初是茂密的云杉林,墨绿色的树冠连绵成海;继而林木渐疏,露出大片的高山草甸,虽已入秋,仍有点点野花顽强地开放着;再往上,植被越发稀疏,最后只剩裸露的岩石和终年不化的积雪。

      缆车至海拔四千五百余米处,我们下了车。顿时,一股寒意扑面而来,空气中氧气明显稀薄了许多。每走一步,都需要调整呼吸,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按在胸口。许多游客已经开始吸氧,但我决定先试着适应。

      三

      沿着木栈道向上行走,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高原反应确实不容小觑,每上行一段,就需停下休息片刻。但这停顿反而给了我仔细观赏雪山景色的机会。

      放眼四望,景色壮丽非凡。近处是灰黑色的岩石,覆盖着斑驳的白雪;远处是连绵的雪峰,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天空蓝得深邃,几缕白云缠绕山腰,如同玉带般飘逸。空气清冷而纯净,每吸一口都带着冰雪的气息。

      栈道旁立有标识牌,介绍着雪山的植被和地质特征。原来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的大雪山,也是横断山脉中唯一终年积雪的山峰。山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植物都能在这里找到,堪称天然的高山植物园。

      越往上行,呼吸越发困难。许多游客止步于栈道中途,不再向上攀登。我虽也感到不适,但想到既已来此,岂能半途而废?于是调整呼吸,放慢脚步,继续向上行去。

      四

      至观景台时,已是午后。阳光正好,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峰扇子陡,那刀削般的峭壁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显得险峻而神圣。

      台上游客众多,但出乎意料地安静。人们似乎都被这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只是静静地站着,用眼睛记录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偶尔有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但也很快淹没在风中。

      我找了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凭栏远眺。雪山在眼前展开,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山间有云雾升起,时而笼罩峰顶,时而散开露出真容,变幻莫测,如同仙境。不禁想起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此刻站在雪山之中,方知自然之伟大,人类之渺小。

      风吹过,带来阵阵寒意,却也吹散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我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感到心胸豁然开朗。平日里的烦恼与焦虑,在这雪山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五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步行。虽然路途较远,但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雪山的魅力。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景色也随之变化。从冰雪世界到高山草甸,再到茂密的森林,仿佛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四季更迭。

      途中遇见几个当地的纳西族人,他们背着竹篓,脚步轻快地在山间行走,与气喘吁吁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世代居住于此,视玉龙雪山为神山,每年都会举行祭祀活动。问及登山是否辛苦,一位老人笑着说:“山是我们的家,怎会觉得辛苦?”

      下山路上,还见到了许多高山植物。有耐寒的杜鹃花,虽然已过花期,但仍能想见春夏时节满山花开的盛景;有各种形态各异的苔藓和地衣,紧紧附着在岩石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还有雪莲等珍稀植物,在这高寒环境中默默生长。

      至山腰处的云杉坪时,已是下午时分。这是一片开阔的高山草甸,四周被云杉林环绕,远处可见雪山峰顶。许多游客在此休息,拍照留念。我们也找了一处地方坐下,享用自带的干粮。就着雪山美景用餐,别有一番风味。

      六

      休息过后,我们继续下行。途径白水河,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源自雪山融水,冰凉刺骨。河床上堆满了白色的石灰岩碎块,在阳光下闪着光,如同铺满了玉石,“白水河”之名想必由此而来。

      河边有许多玛尼堆,是游客们用石块堆叠而成的小塔,据说可以祈福。我也捡了几块石头,小心地堆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默默许下心愿。虽然不知这习俗源自何处,但在这神山脚下,似乎一切都充满了灵性。

      再往下行,植被越发茂密。参天的云杉、冷杉林立,林间有松鼠跳跃,鸟鸣声声。阳光透过树梢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与山顶的冰雪世界相比,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至山脚下时,日已西斜。回望雪山,夕阳为雪峰镀上了一层金边,与蓝天相映,绚丽非凡。许多游客驻足拍照,想要留住这美丽的瞬间。我却觉得,有些美景是相机无法记录的,只能留在心里慢慢回味。

      七

      当晚宿于雪山脚下的民宿。这是一座纳西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庭院里种满了花草,显得十分雅致。主人是一对纳西族老夫妇,热情好客,为我们准备了当地特色的晚餐。

      饭后,与主人围坐在火塘边聊天。老人告诉我们,纳西人视玉龙雪山为保护神“三多”的化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他们相信,雪山保佑着这片土地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问及雪山的变化,老人叹口气说:“这些年,雪线明显上升了。我小时候,雪比现在多得多。”气候变化的影响,连这神圣的雪山也难以幸免。

      夜深人静时,我独自来到院中。抬头望去,雪山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高原的星空格外清晰,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在这雪山脚下,天地显得如此接近,让人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

      八

      次日清晨,我再次来到雪山观景台,想要一睹日照金山的奇景。此时台上已有不少游客,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日出。

      东方渐白,第一缕阳光终于照在雪山顶上。顿时,雪峰被染成了金黄色,如同燃烧的火焰,与山下尚在阴影中的山谷形成鲜明对比。这景象持续了约莫一刻钟,随着太阳升高,金色渐渐褪去,雪山恢复了原本的洁白。

      虽然短暂,但这幅画面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这两日的所见所感。玉龙雪山之美,不仅在于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对纳西人而言,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神;对游客而言,它是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而对所有人而言,它都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

      九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望着窗外的雪山,直到它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虽然离别在即,但我知道,这座雪山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途经丽江古城时,我特意去买了一幅纳西老人手绘的雪山图画。画中的玉龙雪山巍峨耸立,山下有纳西人在劳作,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这将成为此次雪山之行的最好纪念。

      车行渐远,雪山已不可见,但我的心中却依然回荡着雪山的景象。那皑皑的白雪,那湛蓝的天空,那清新的空气,还有那纳西老人关于神山的讲述,都将成为我记忆中宝贵的部分。

      人生如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此次玉龙雪山之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雪山的壮美令人惊叹,但更珍贵的是它带给我的心灵震撼和思考。

      十

      归途中的景色与来时相似,但看风景的心情已然不同。来时满怀期待,归时满载收获。窗外的田野、村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同车的游客多已入睡,而我却无睡意,依然望着窗外的景色,回味着这次雪山之行的点点滴滴。那高耸的雪峰,那清澈的溪流,那茂密的森林,那好客的纳西人,都将成为我记忆中永恒的风景。

      忽然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看风景,更在于在风景中找到自己。在玉龙雪山的壮丽景色面前,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加珍惜这短暂而宝贵的生命。

      天色渐暗,远方的城市灯光渐次亮起。我知道,很快就要回到喧嚣的城市,回到日常的生活中。但我知道,此次雪山之行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将长久地影响着我的生活。

      玉龙雪山,这座北半球最南端的大雪山,不仅是一片自然奇观,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屹立在那里,千百年来,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而我,有幸一睹其真容,感受其神韵,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但愿这座神圣的雪山永远洁白,永远壮丽,永远屹立在云南的大地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象征。

      车至昆明,已是万家灯火。我背起行囊,融入人流,带着雪山给予的宁静与力量,继续前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