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竹林一 ...

  •   冬去春来,冰消雪融,连同这世间万物,也都悄然有了生气。
      谁能想到在戒备森严的太子宫中,也能有这样一方清雅又人迹罕至的所在。
      晨光熹微,噙雾凝霜,竹影婆娑,清风徐缓。竹梢被风掠过,发出扑簌簌的响声。几滴晨露随着竹枝的摆动摇曳垂坠,在空中直直地闪过点点莹光,落在端坐于林下的少年身上。
      董贤着一袭竹青色长衫,一头乌黑长发散落及腰,只用了一条同样是竹青色的发带松松地束着。
      露水滴在他的衣襟上,又迅速散开,漾出片片水痕。
      但他并不在意。
      面前放着一架祖传古琴,离家时随身带出来的,琴身黑褐色,一看就是上好的梧桐木所制。
      此时辰光尚早,连鸟鸣声都未醒来。
      四周满目苍翠,萌开箨垂,结叶成枝,繁荫蓊茸,节下离离。
      无需焚香,鼻尖萦绕着裹着水汽的青涩竹香,多一分太俗,少一分太淡。
      董贤十支白皙修长又骨节分明的手指自竹青色的广袖中伸出,按在琴弦上。轻拢慢捻抹复挑,宫商角徵羽五音变幻无穷,铮铮琴音悠远而空灵,在晨间空荡的竹林间回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歌声清越高亢,抑扬顿挫。抚琴长啸,直抒胸臆,短歌当行,慨当以慷。
      一曲唱罢,林外已是金乌初上。日光透过竹叶缝隙洒进来,竹影落在身上斑驳疏离,像是娥皇女英洒下的湘妃泪。
      只听一阵抚掌大笑,伴着“好歌声,好琴音”的叫好声自林外传来。声音渐行渐近,及到面前,才发现这是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身长七尺八寸有余,身着紫色袍衫,一个碧玉制成的发冠束住高高挽起的发髻。容颜清癯,目似点漆,形貌潇洒,气度天成。
      刘欣这天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想到自己从前在定陶王宫时无拘无束。当了太子后,宫中规矩众多,反而处处受限,走到哪儿都有人跟着,好不自在。于是便没有告诉宫中其他人,也没有带侍从,自己一个人在宫内四处转转。走到竹林外时,听到有人抚琴高歌,心生好奇,便走进来瞧瞧。没想到竟是那天在丙殿外见到的那人,不禁在心里感叹一声“有缘”。
      董贤没有想到如此隐蔽的所在也会有人来,原地愣怔了半晌。太子宫内规矩森严,每个人都有自己划定的活动范围,不可随意走动。如若被发现,轻则被责打,重则可能逐出宫门,甚至连累家人。
      不知来者何人,如若他去告发自己,自己就在劫难逃了。
      想到这里,不禁心下有些惶惶然。
      但到底少年心性,虽然忐忑,仍要将来人姓甚名谁弄个清楚明白。
      “承蒙兄台谬赞,小弟不胜惶恐,与有荣焉。敢问兄台姓名,为何会来到此处?”
      刘欣心想肯定不能将自己真实姓名相告。否则,怕是这位少年听了,要立时吓得扑伏在地,或是掉头就跑。就算是没有跑掉,也会像自己身边的那些宦官宫人一样,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又有什么趣味?
      他思索片刻,想到自家乃世袭定陶王,父亲姓刘名康,谥号恭。于是干脆以父名为姓,以谥号为名,以封号为字,答道:“不才姓康,名恭,字定陶。”说完,在心中暗暗因借了父王的名号而对九泉之下的父王谢了个罪,同时祈求父王不要因此怪罪自己,托梦来将自己这个不孝子训斥一顿。
      “说来惭愧得紧,不才乃是当今太子门下的一个区区门客,既无才学又无本事,不过每日滥竽充数混碗饭吃罢了。闲来无事,便喜欢到处遛遛逛逛,我见此处清幽,无人打扰,便经常来这里坐坐,听风赏竹。我之前未曾见过贤弟,想必是第一次来?”
      董贤听他这么说,此前的戒心已放下一半,想着此人既然说他经常来,想必不会去告发自己,否则他自己也会麻烦不小。
      于是拱手说道:“康兄好雅兴!告康兄知,愚弟今日确实是初次来此,不想得遇康兄,幸甚至哉。”
      刘欣又继续追问:“还未请教贤弟姓名?”
      董贤答道:“愚弟......姓周,名羽,字角徵,乃是太子门下的一个舍人。”
      因不惯撒谎,说完这句,先自低下头,面庞微红。
      刘欣知道他在扯谎,心下不禁暗笑。但想到自己与他也不过半斤八两,便也不拆穿他。
      想到他刚才正在抚琴,琴音清扬,绕林不绝,令人听而忘忧。于是便想请他再奏一曲:“不才听周贤弟刚才鼓琴一曲,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可否请贤弟为我再鼓一曲,让我再一饱耳福?”
      董贤笑了笑,答道:“琴声疏涩,有辱清听。承蒙康兄不弃,敢不从命?只是有了琴声,还得有歌声来应和。如若康兄愿高歌一曲,愚弟愿为兄操琴以伴。”
      刘欣又抚掌大笑道:“甚妙!贤弟抚琴,为兄唱歌,似不似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以后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说罢,董贤抚琴,刘欣以《楚辞》为歌相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刘欣所歌是屈原所作的《橘颂》,以橘作喻,表达坚持操守,不
      随浊流的志向。
      而这又何尝不是刘欣的内心写照。登顶皇权之路前途凶险,既不愿滑泥扬波、降志辱身,又要韬光养晦、隐藏锋芒。期待有朝一日大权在握,能够荡浊扬清,扫除一切朝堂内外的魑魅魍魉,一展心中抱负。
      以歌咏志,竟在此处唱了出来。
      竹风林下,琴音悦耳,歌声激越。两位少年,一紫一青,一个风仪朗逸,一个俊美无俦,恰如日月交辉,珠联璧合。
      两人一唱一和,不觉流光易逝,很快,已是日悬中天。
      两人拱手依依告别,都颇有惺惺相惜之意,于是约定明日人定四刻再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竹林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