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第二天傍晚,一家人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为了省钱,李书意是无票的,一开始坐在妈妈的腿上,但妈妈晕车,她只好爬到爸爸的腿上去。
      这时的李华还很年轻,没有啤酒肚,脾气也比后来好很多,他抱着李书意,捏捏她的脸蛋,温柔地对她说:“书意,如果不舒服就马上跟爸爸说。”
      李书意点点头,倒是有些恍惚。
      她小时候是晕车的,重生回来,身体是曾经会晕车的身体,芯子一换,却好像不晕车了。这并不科学,但李书意的重生本身就不科学,纠结这个倒显得无用。
      爸爸妈妈现在在经营一家定做皮鞋的店铺,重生回来的一个多月,爸爸一直忙于做鞋,忙碌的时候对家人说话就很少有温柔的语气。这次回老家,虽然是以买房为目的,也可能还有许多要扯的皮,但放下了工作,一家人的心情总归舒畅了许多。
      回想起短暂的上一辈子,李书意记得,她跟爸爸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的,上大学后不怎么回家,回家后也不怎么见得到面,偶尔碰面的对话中都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
      她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他对家人糟糕的态度,可能是因为他骨子里的重男轻女,可能是因为商人重利轻感情,何况他还是一个把所有家当都赔掉了的失败的商人。也可能他并没有错,错得是她,她自私矫情不孝顺,接受不了一个不完美的父亲。
      回来的这一个月,父亲还年轻,他的婚姻还没过赏味期限,他的店铺生意也还不错,他的女儿年纪也还小,他还能从生活中获取足够的幸福感,因而有能力善待自己的家人。
      这是不到三十岁的李华,和灵魂已经二十三岁的李书意的对手戏。
      他偶尔对李书意的关心,都能让她别扭很久。要扮演好一个三岁小孩的角色并不容易,说话或做事露馅是常有的,好在徐梅玉擅长自我开导,好在李华做惯了甩手掌柜。
      李书意突然觉得荒唐。

      颠簸了将近一天时间,汽车终于抵达河沙,这时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又赶了一班大巴,再打了一辆摩的,才抵达李家村所在山的山脚。
      爷爷奶奶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奶奶向丽开心地抱起李书意,爷爷李成生则是帮忙搬行李。
      一家人披星戴月,大概走了半小时,终于到了家。
      这是一个泥筑的、茅草顶的矮房子。进门便是堂屋,一张桌子摆在房间的正中央,几张长板凳围在桌子周围,墙上糊着一张财神爷画像,除此之外,这间屋子里就只剩下头顶灯泡昏昏欲睡的橘色灯光了。
      爷爷放下行李,捡了张板凳在桌边坐下,和李书意大眼瞪小眼,爸爸和妈妈则是拎着行李去卧室整理,奶奶去厨房热饭。
      不一会儿,奶奶端了一盘炒白菜、一盘炒萝卜、一碗糖水氽蛋,和一个热好饭的甑出来。
      徐梅玉去给大家盛饭,李成生已经吃过晚饭,只拿了个空碗,舀了一个蛋和一些糖水。
      一碗糖水氽蛋里只剩下两个蛋,见状,向丽舀了一个蛋到李书意碗里。
      “梅玉,你也吃个蛋吧。”向丽用勺子捞起最后一个蛋,送到徐梅玉碗边。
      徐梅玉的脸色有些苍白,她轻声拒绝:“妈,我坐车不太舒服,胃口不好,吃不下甜的,您吃吧。”
      向丽又把勺子送到李华的碗边,“儿子,你吃。”
      李华摆摆手,“妈,我不用,你吃吧。”话还没说完,向丽的手一抖,蛋就滑到了他的碗里,确实是饿了,李华便没再推辞。
      李书意慢悠悠地吃了几口饭,又吃了几口菜,再舀了一口蛋,最后还剩了半碗饭和大半个蛋。她放下勺子,摸摸肚子,委屈地说:“我吃饱啦,吃不完了。”她把求助的眼光投向向丽,“奶奶,你可不可以帮我吃。”
      “乖宝怎么不多吃点,再吃一点吧。”
      “奶奶,我实在是吃不下了。”
      “好吧,那我就吃掉了,浪费了可惜。”
      李书意笑眯眯地点头,看奶奶先吃掉米饭,再吃鸡蛋。
      众人吃完饭,徐梅玉和向丽去厨房洗碗,李华跟父亲聊着天,父子俩的话题还挺多,东聊西聊,从在外地开的鞋店的收益到老家小卖部的烟价,从村里娶不到老婆的单身汉到前段时间回村看望乡亲的李桦,李书意很无聊地听着。
      听着听着犯起了困,李书意爬到卧室的床上,四仰八叉地摊着。
      等大人们忙完了也聊完了,想起李书意,对她一番责备后拎起来去洗澡。

      第二天清早,李华和徐梅玉便动身去看房子,把睡得跟猪一样的李书意扔在了家里。
      于是晚上吃饭时,徐梅玉的怀里便黏了一只充满怨念的小朋友。
      李书意控诉指责家长的不负责任行为,除了被李成生骂了一句“烦人的女娃”就没得到什么回应。她只好耷拉着脑袋,听桌上的大人们讨论。
      “爸、妈,我今天和梅玉去看房子,觉得还是先买县城里的房子好。”李华开门见山地说。
      “这……你不是说县城里的房子是没有田吗?”向丽连忙说。
      “没田地倒没什么,主要是我们年纪大了,去县城里也没什么事干,没钱,怎么生活啊?”李成生态度暧昧。
      李书意听到这个李成生的话,倒是松了口气。说句不好听的,记忆中,李成生在她上小学时去世了,她对他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奶奶:好吃懒做、嗜烟好赌、脾气很坏。
      听李成生这话就是有戏,他想当城里生活,但他不想劳动。在老家有向丽种地、操持家务,再加上儿子们补贴一点,维持生活绰绰有余;但是去了城里,儿子们不包揽生活费,他就没法活了。
      李华闻言润了润嗓子,还没说出“那有什么,我给你们生活费”这句话,徐梅玉就似乎猜到他要说什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李华搓搓手,讪笑着:“是这样啊,爸、妈,我今天去县城呢,碰到一个老同学,他在县里做城乡规划的,他说县城那儿过几年房价会涨很多,现在不买以后不一定买得起了,乡下的房子过几年再买也行,所以您们看……”
      “我不管你同学说什么,也不管房子买在哪。买了就得让我住过去,不然你就是不孝,我老李的脸都被你丢光了!”李成生不等李华说完,用力拍了下桌子,怒吼。
      向丽打圆场,“老李,你小声点。儿子啊,我也晓得你为难,不是我非要住新房,只是我们家好容易这些年没再被笑话了,儿子搬家,却让我们还住在旧房子里,不管是我们还是你,面子上都过不去啊。要我说,还是乡下的房子好啊。”
      李华低下头,沉默了良久。“爸妈,儿子刚才犯浑了,新房子一定让你们住。这事儿确实麻烦,我明天再去看看,想想办法。”
      回到卧室,徐梅玉犯起嘀咕来,毕竟新丰的房子是整个县城里最破的了,也是唯一他们能买得起的,这会儿她也犹豫起它究竟会不会涨,毕竟李华说的那个老同学是他唬爸妈的,这房子能不能涨谁也不晓得。但如果爸妈住在城里,李华弟弟肯定不愿意分担生活费用,长期下来,这笔费用也相当可观。
      李书意看看妈妈,又看看爸爸。
      好在李华这会儿跟徐梅玉颠倒了一下,倒是挺坚定地想买城里的房子。
      李书意表达自己的困惑:“爸爸妈妈,新丰没有田地吗?”
      李华下意识回答:“有是有,但是买不起啊……”
      李华一拍脑袋,惊喜地亲了一口女儿,转头对老婆说:“梅玉,女儿倒是提醒我了,咱们明天去新丰看看有没有人出租田地的。”
      李书意趁热打铁,请求爸妈明天带她一同去县城,李华一口答应了。
      然而第二天早上一起来,爸爸妈妈已经走了。
      爷爷去打牌了,李书意也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跟着奶奶去地里。
      晚上,李华带着徐梅玉兴冲冲地回来,迫不及待地跟家里人分享喜讯,这回儿上城去找相中的那房子的房东打听,房东正好手里有个五亩的地,家里没人种,也一直没脱手。房东说如果他们愿意要,可以不收租金,每年给他100公斤大米就行。于是李华头脑一热把定金交了,这回来就不是打商量的,而是通知的。
      听说定金都交了,李成生和向丽虽然都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把那口气咽了下去。
      而李书意心中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去。
      回来的这一个多月,看起来自己屁事也没做,但她每天都关注着事情的动态,处心积虑地琢磨如何以一个三岁小孩的身份改变这件事的发展方向,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时看着父母焦灼的状态,一家子人互相的扯皮,她心累得想要撒手不管,但是为了钱,她还是忍了。
      幸好,现在算是尘埃落定了。她忍不住感到欣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