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1克邮局(上) ...

  •   “我好像爱上了一个人——那个人是29岁的我。”

      在16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你的第一封来信。
      书桌上的镜子浮现出一封信,信封上粘着半朵干玫瑰——正是我昨天夹在日记本里的那朵。
      [如果收到这封信,别学编导。]
      落款是29岁的你,字迹像我,却带着咖啡渍般的疲惫。信尾的蝴蝶邮戳标注着:[灵魂的重量:21克]。
      这些足够让我相信,你就是29岁的我。
      我下意识低头嗅了嗅信纸,雪松混着薄荷的味道。
      到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你熬夜加班时用来提神的香薰。
      信上看到[金融是保护你的盔甲]时,感觉你的笔尖有些重,[金融]二字边缘的晕痕,像被雨打湿了一样。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说别学编导,因为编导是你也是我最爱的专业。
      不知道你还记得吗?16岁生日那天,我在数学课上写了电影分镜,被老师撕毁了,我刚把它重新拼完,就收到了你的来信。
      16岁的我,开始迷茫了。
      但你信中说,29岁的你[对所有的事情都游刃有余]——这个描述让我心跳加速。
      我对着镜子练习你提到的[得体微笑],却在最标准的弧度里,我恍惚间听到那份被撕碎的分镜稿上,角色的哀鸣。
      为了改掉写分镜的习惯,我买了个小型锁箱,把之前的分镜剧本放到里面,看不到,应该就不会再想了吧。
      锁箱密码是我们共同的生日——每次转动齿轮,我都好想问你:“未来的我,这是你想要的吗?”
      密码锁咔嗒一声,合上的瞬间,书桌上的镜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这是礼物还是枷锁?”我问未来的你,而29岁的你,只是用笔在信尾补上一句:[你会恨我吗?]但这句话第二天就消失了,只留下像被橡皮擦抚过的痕迹。

      我开始看金融专业的书籍,那些数据和理论生涩又难懂。我不知道你为了成为游刃有余的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但我想,如果我现在多看一点,多学一点,未来你是不是就轻松一点。
      虽然我还是不太习惯,或许比起[金融],我确实更喜欢[编导],但如果你喜欢[金融],那我会努力的去适应。
      K线图里藏着我给你的情书:“如果波浪理论是对的,那我对你的爱就是永恒上升的阳线——即使偶尔回调,也是为了在更高处相见。”
      我偷偷把[沪深300]标注为:“致29岁:你要的星辰大海,我正在学着航行。”
      收到第一封信后,我开始期待收到你的第二封来信,从那天起,我每天睡前都会望向书桌上的镜子,生怕错过你的信件,但自从那次后,持续了很久,久到18岁我要填报志愿那天,我都没有再收到一封你的来信。
      填报志愿那天,钢笔在划掉[编导]时突然漏墨,蓝色的墨迹晕开成浅海,而窗台的玫瑰突然落下三片花瓣。
      “所以未来的你真的放弃[编导]了吗?”
      后来你告诉我——那株玫瑰是你从29岁寄来的时空标本。
      [每片花瓣,都是我后悔的次数。]
      而16岁的我永远不会知道,29岁的你,在办公室桌子上,也放着一株永不凋零的纸玫瑰。

      在填报志愿那天晚上,我给你写了一封信,告诉你,我听你的话填报上[金融]专业了。所以你别担心我会选错。
      我把信封放到[21克邮局],但我恍惚间好像感觉到信纸有些湿润,[金融]那两个字好像被泪水染湿了一样,黑色的墨迹被印染开。
      后来我才知道——
      [这是命运在嘲笑我们的徒劳。]
      [21克邮局]是你给我寄信的镜子,因为你的来信里有标注过21克,那是灵魂的重量。

      我在咖啡厅里查看刚收到的金融公司实习转正邮件时,收到了你迟到6年的回信。
      [今天收到你的来信——但是为什么是空白的?不过信封里夹着一张带着咖啡渍的名片:[张霖导演]。
      29岁的你……还没放弃吗?那为什么18岁那年,要骗我选[金融]?]
      我把回信塞进[21克邮局],轻笑了一声:“既然你想去,那我就替你去咯。”
      我在想你看到这封信时的样子,你会开心吗?
      我捏着那张被咖啡染脏的名片,准备从咖啡厅里出来,回到出租屋。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没带伞,索性淋着走。
      衬衫被雨淋的湿透,黏贴在身上,像一层没蜕干净的皮。
      ——22岁,刚毕业的夏天,我还没学会[游刃有余]。
      我突然想起你信中说的:[游刃有余的第一步,是学会假装不狼狈。]
      可22岁的我连装都装不像——发梢滴下的水珠砸在名片上,[导演]二字,化开成咖色的河。

      回到出租屋,我随手把[21克邮局]放到茶几上,然后去冲了个热水澡,头发没吹干就倒在床上。
      半夜,我发烧了。
      迷迷糊糊的爬起来找退烧药,结果膝盖撞倒了镜子——哐当一声,镜面裂开一条缝,照着我的脸有些扭曲,那个裂缝,像极了当年在志愿表上划掉[编导]的笔迹。
      我看到镜子里泛红的脸颊,突然笑了,竟然开始好奇:“29岁的你,生病时也会这么狼狈吗?”
      我烧得有些糊涂,却还是拿起掉落的镜子,对着裂缝里的自己说:“从宿舍搬到出租屋、改到第17版的毕业论文、投了上百份简历才找到的工作……这些,你都经历过,对吧?你当年在信里写,29岁的你[游刃有余]——可你从没说过,22岁的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镜中的影像模糊了一瞬,像被水汽蒙住。
      “你是故意的吗?让我心疼你?”
      “那你赢了。”
      “18岁填志愿那天,我在[编导]和[金融]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选了金融,因为你。”
      说完,我松开了手,镜子被摔的倒扣在地上。
      桌边的玫瑰标本被撞倒,花瓣散落一地。
      “可现在,你又把导演的名片寄给我?29岁的你……到底想不想让我成为你?”

      我蜷缩在床上,烧得视线模糊,恍惚间,看到镜中人在给我递药,她手腕上有和我一样的烫伤疤痕(那是之前被热水烫伤的),可当我伸出手时,却只碰到——床头柜上的退烧药,和一杯已经不在温热的水。
      “你当年……也是这样疼吗?”
      我问空气里不存在的雪松香——原来,你的幻觉都吝啬给我一个拥抱。
      眼泪从脸颊滑落的,我把自己闷在枕头里,任由泪水打湿枕巾。
      我在模糊的意识中睡去,本以为第二天烧就会退去,因为今天答应了你要去试镜,但醒来后,我发现可能去不了,温度更高了,不知道是不是晚上情绪波动过大还是发烧加重的原因,醒来以后我感觉浑身疼痛,脑子感觉像被塞了一团浆糊。
      我强撑着爬起来,换上衣服,把窗打开,想让风吹散些病气。
      做完这些后,我站在镜子前,想在试镜前再排练一次台词:“您好,我试镜的角色是……”未来的我。
      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有些陌生,我脑子出现的不是试镜的台词,而是16岁时给你写的情书:[如果波浪理论是对的,那我对你的爱就是永恒上升的阳线]
      下一秒,我失去了意识。
      昏迷前最后看到的,是镜中你模糊的嘴型:[别去。]

      等意识回笼时,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我抬头望着白色的天花板,忽然感觉医院的白炽灯亮的有些刺眼,亮得像摄影棚的聚光灯。
      我问清楚状况,是室友来出租屋找我,刚开门进来就发现我昏倒在镜子前面。
      护士说我是情绪性高烧,我盯着手背的针头突然笑起来:“你看,连我的血液都在反抗成为你。”

      我拿起床边的手机,屏幕显示20:07,我错过了[试镜]。
      未接来电里有个陌生号码。
      我按下回拨,对面说:“抱歉,张导的试镜已经结束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礼貌,“但他说,您的简历很有……特点。”

      我盯着病床边的镜子,映出自己干裂的嘴唇。
      “特点?”
      “是说我金融专业的简历上,还贴着16岁写的分镜残页吗?”

      [下一封信要等多久?
      答案是——直到你成为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21克邮局(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