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我并不是一个正正当当的A城人。我出生于一个距离A城有些远的小镇,长到十岁才搬到A城的。那个小镇姑且叫它S镇吧。
S镇是一个小山镇,三面环山,交通很不便利,一天只有一趟公车通往外面的世界,颇有几分世外桃园的味道。
我的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S镇,在S镇也算是名门望族了。只是传到外祖父这一代竟只剩下他这一门了。外祖父20岁娶妻,听说外祖母生的极美,当年的艳名直传出了S镇,外面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山镇出了一个绝美的人,未到十八岁前来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最后还是被外祖父近水楼台先得月娶回了家。五十年代闹饥荒也波及到了S镇,大约也是因为红颜薄命的关系,外祖母就是在那时去世的。后来世道好了,外祖父却也一直未再娶,守着一双儿女安稳过日子。
母亲也承袭了外祖母的容貌。即便到了今天,岁月爬上眼梢的面容依旧有着一股子罕见的风华。
母亲不到十八岁就生下了我。因为是未婚生子,我的到来是不受欢迎的。那时候S镇的人是不兴堕胎的,因此才有了我的到来。
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一个小镇,发生这样一件事情是很震动的,也是很耻辱的。我的外祖父,一生清清白白,却在五十多岁亲生女儿发生了这样一个丑闻。母亲还不肯说出我的父亲是谁,并且也没有人主动出来承认是我的父亲。这件事情一时间闹的满镇风雨。外祖父要母亲嫁给镇上的一个鳏夫,母亲拼死不答应。对于这个他疼爱了十八年的小女儿,外祖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妥协。
我在S镇度过了生命最初的十年。如今回想起来那十年犹如一个漫长而遥远的梦境,孤独并且美好。
S镇只有两条大街,名字也简易,一条叫前街,一条后街。穿过老屋前的狭小过道,拿上几个硬币,到后街卖冰糖葫芦的老头那儿,买上一根冰糖葫芦窜儿,酸酸甜甜的,是我那时候最好的零食。过道背着太阳,两侧的墙很高,是长年昏暗的。我小时候常在那儿摔跟头,有时候会因此丢了硬币,那卖糖葫芦的老头有时会送给我一根,干裂的脸上填满了笑容道:“小哥儿,下次别再把钱丢了”。除了冰糖葫芦,街上还有卖棉花糖的,卖枣糕的。枣糕我也常吃,甜甜的,软软的。
从后街拐个弯,穿过另一个过道,就到了前街。如果说后街是孩子们的天堂,前街就是大人的天地了,前街卖的都是些大人们常需要的东西。镇里唯一的一家饭馆也在前街。然而我们小孩子是不关心这些的。
镇里的小学就在后街的尽头。教室是几间红砖青瓦的宽敞屋子,十里八乡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老师总共就六个,差不多一人负责一个年级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年老的老妈子,专门为老师和中午不回家的学生烧饭。有时候因为作业的缘故,我就留在学校里吃饭。烧饭的老妈子看我长的乖巧,总会给我多盛些菜。有些调皮的学生喜欢抢别人饭碗里的菜,但总没有人会来抢我的。原因我是大概了解的。
八岁时,外祖父去世了。对于这个常常会故意板着一张脸,对我和母亲却极好的老头,我心里是十分敬爱的。送葬的时候母亲哭的晕了几回,我也跟着流了不少眼泪。
自此之后,我的生活有了一番小小的变化。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兄长,就是我的舅舅。他的妻子,也就是我的舅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是极其不喜欢我的母亲的。有好多次,我都听见她和别的三姑六婆嬉笑辱骂着我的母亲。她也不喜欢我,常常说我长的不像个男孩。外祖父在世的时候她还有些收敛,外祖父去世后,她就说的更凶了。好多次母亲听到了她的话,没法争辩什么,只是在夜里一个人偷偷的抽泣。
我的母亲善良而美好,却因为我的缘故,而遭受着很多人的非议,这是我幼年时期徘徊在心底遗忘不去的阴影,我可以对不起所有人却无法做一丁点儿让她伤心的事,即便是面对我爱的人也是如此。
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在S镇的最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