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六年后。“福嫂,你家这两孩子又去镇上赵先生那偷听去啦。多亏被我碰到,要不然又不知道多会儿会回来。”一个胖大身材的农妇一手牵一个小孩冲着一落小院喊。不多时,从那小院疾步走出一个农妇打扮的女子,容貌是乡野少见的端丽——正是秦采青。两个孩子见着她,皆笑着扑过去,“姨娘!”,“娘!”。秦采青摸摸孩子们的头,笑着对那农妇道:“这次又多谢牛二婶了。”那牛二婶笑着摆摆手,转身回屋。
      秦采青蹲下身,故意板起脸严肃地盯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皆微微向后挪了一步。突然,其中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挡在另一个孩子身前,结结巴巴地说道:“娘......是我......我逼纺儿妹妹去的,娘......娘你别怪她。”“姨娘,不关小哥哥事,是我硬要去的,小哥哥怕我迷路才跟来的。”另一个孩子扑到秦采青的怀里,抬起头,巴巴地看着她:“纺衣乖乖地,没淘气。”却看那孩子眉眼精致,肤白如雪,双眸晶亮如星芒,说不出地惹人怜爱。秦采青看着眼前的孩子裤脚袖口高高卷起的怪样子,轻叹一口气:“你呀。又偷穿哥哥的衣服,还说没淘气?”纺衣吐了吐舌头,撒娇道:“姨娘,我饿了。”秦采青轻弹了下她的额头,拉着她起身,对那小男孩招了招手,三个人一同走近小院。
      秦纺衣在灶前忙着准备晚饭,两个孩子跟着她的脚步跑前跑后:“姨娘,你看,作揖原来是这样的,嘻嘻。”说话间便对着她毕工毕正地作了一揖。”“姨娘,今天赵先生还教《三字经》,我早会背了。”“姨娘,小哥哥会写他的名字了,耕地的耕,平安的平。”“姨娘”.......袅袅的炊烟从小院上空生起,模糊了一角青山。
      六年前,秦采青带着小公主连夜出宫,和得到消息赶来的丈夫在宫外碰面,一家三口带着婴儿趁乱出城,驱车南下,定居在一个名为玉清村的小山村里。对外称,他们一家人在北地遭遇虫灾,南下投亲不着,看这儿山清水秀,也就在此安家。纺衣是秦采青妹妹的女儿,妹妹与妹夫皆早逝,只好把纺衣托给姐姐抚养。玉清村民风淳朴,村民们对秦采青一家甚是亲厚。安定舒心的日子让人忘了流年,眨眼就是六年。
      世间福祸难测。这一年的冬天,陈福突然感染风寒病倒,这个结实的男子汉在病床上缠磨了一个月后,最终还是撒手西归,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一双小儿。在含泪埋葬了丈夫后,秦采青独自一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挑水耕地,劈柴烧火,无一不做,每天还要做一些绣活以贴补家用。
      两个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不少,纺衣也不再拉着耕平去私塾偷听,不再成天上山下水地疯玩,而是跟着哥哥帮采青做一些家务。
      这天,秦采青要去附近的秋水镇卖绣品,临走前嘱咐两个孩子饿了可以吃饭橱里的馒头,在家乖乖等她回来。傍晚赶回家,远远地就看到自家屋顶青烟弥漫,她心道不好,急忙步入家门,一眼就看到两张脏兮兮的小脸。“姨娘,您先坐会儿,我们马上好。”灶台前放了张凳子,纺衣站在上面挥着勺子朝她嚷嚷。灶台后探出耕平圆圆的脑袋,冲她咧嘴一笑,被烟灰熏得乌黑的脸上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秦采青心下黯然,默默地走到桌边坐下,静静地看着两个孩子一阵手忙脚乱。没过多会儿,一大碗米饭和三盘菜放到了她面前,两个孩子都立在她身侧紧张地看着她,秦采青摸摸孩子们的头,拿起筷子,米饭稍烂,青菜和豆角被炒得有些发黄,但尚能入口,还有一盘豆腐却做得滑嫩适口,这对于一个六岁的还在来说,着实不易。“真好吃。”秦采青微笑着向孩子们点点头。两个孩子都欢呼一声,飞快地跳上桌子,高兴地拿起了筷子,谁也没看到她笑容背后的苦涩。“纺儿,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我每天看姨娘做饭的呀,姨娘,以后就让纺衣做饭给你和小哥哥吃吧。”纺衣鼓着腮帮子含糊却认真地说。
      一家人吃完饭,秦采青坚持不让孩子们洗碗,揭开水缸的盖子,意外地发现满满一缸水,看向窗外,小院里正晾着今早来不及洗的衣服。她把两个孩子搂到身前,掏出手绢轻轻地擦净他们脸上的脏污,双泪扑漱而下,两个孩子皆慌了神,纺衣急道:“姨娘不哭,我们没淘气,一整天都没有。”说着便伸手想擦去她脸上的泪珠,秦采青握住她的小手,紧紧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大哭出声:“我苦命的孩子呀!”
      嘉丰八年,小霸王楚钟撞见正在卖绣品的秦采青,色心大起,威逼利诱,迫她乖乖就范,秦采青抵死不从。楚钟恼羞成怒,“哼,给脸不要脸的贱人!”甩下一句话后恨恨离去。楚家祖上曾官至相国,后辞官退隐至此,家传四代,拥有良田万顷,仆役数百,实为地方一霸。这楚钟虽为庶子,气焰却十分嚣张,欺压良民,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百姓们虽怀恨已久,却终是无可奈何。自从秦采青得罪他后,绣品便无人再买,想去做一些粗使杂活也无人敢用。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纺衣和耕平愈发见得懂事,就算肚子饿了也不吭声,只是每天去山上采些野菜野果,宝贝地捧到秦采青面前。秦采青见他们这样,心里更是难过,忧郁和劳累连在一起压垮了她。有一天在田间劳作是突然晕倒在地。跟在后面的两个孩子哭着想扶起她,奈何力气太小。耕平叫纺衣守着她,自己转身就跑去找牛二婶。
      牛二婶赶来后,把采青扶回屋里,一遍遍地用冷水擦她的身子,可是秦采青依旧昏迷不醒。牛二婶赶紧自己出钱去请了同村的张郎中来,一帖汤药怎么也罐不下。张郎中摇摇头:“怕是不行了。”牛二婶看着两个眼睛红得像兔子的孩子,叹了口气,“多陪陪她吧。”悄声走出了门。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纺衣和耕平皆衣不解带地守在床边,每顿饭都是牛二婶送过来的。第三天半夜,纺衣突然被惊醒,一睁眼就看见秦采青正握着她颈间的墨玉发呆。“姨娘,你好了呀!”惊喜地叫出声,赶紧推醒身旁的耕平。“纺儿,这玉是你娘留给你千万别丢了。”“我娘?”“恩,现在姨娘要去见你娘了,她一直说想看看小福哥,我这就带小福哥去见她。”秦采青凹陷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桃红,语气娇羞如少女,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耕平,缓缓地合上了眼。“姨娘!”纺衣哭着扑到在秦采青身上,耕平颤抖着牙关拼命忍住泪,把她拉进怀里。纺衣抬起哭得一塌糊涂的小脸:“小哥哥,永远不要像姨娘那样离开纺儿好吗?纺儿,只有你了……”耕平不说话,只是把纺衣抱得紧紧的,他何尝不是只有她一个。
      在村民的帮助下,秦采青安然入葬,与陈福同衾一穴。玉清村依旧山清水秀,只是多了一双孤儿。
      耕平成了牧童,每天牵着牛去山间田边骝,顺便再搜寻些野菜野果。纺衣大多数时间会跟着他去,累了就趴到牛背上,让耕平牵着牛慢悠悠地走。待到晚霞满天,两个人就去秦采青和陈福的坟前对他们说会儿话,把牛交给户主后相伴回家。院子里有一小块由牛二叔帮忙开垦的菜地,纺衣已经向牛二婶学会了怎么种菜。两人采些自己种的菜。纺衣煮饭烧菜,耕平劈柴烧火。纺衣的厨艺一天比一天精进,牛二婶常常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这样灵巧的闺女。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一年,纺衣十岁,耕平十二岁。两个自幼就失去亲人的孩子身上没有一丝逼仄之气,处处纯净通透。纺衣玉雪可爱,耕平憨厚懂事,村民们都打心底喜欢这两个孩子,对他们照顾颇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