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其一 ...

  •   古语有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自然,长陵城东门,一路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最是个风流消遣招惹一身烂桃花的绝佳去处。凭你是什么样的达官显贵王侯将相,只要到了这儿,眼里瞧着丰腴柔媚的姑娘,耳里听着恰似莺啼的娇唤,再是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主儿也难保当晚不就入了芙蓉锦帐度春宵。
      花满楼、红袖轩、暖香阁……人家起名字净往“红粉佳人”上靠,偏这梨园有趣,身在烟花巷还要兀自假清高。非叫人误以为是官家开的戏园子不可。虽说但凡是东门的青楼没有哪一家不能充作戏楼子的,可梨园的戏曲着实是一等一的好。歌欺裂石,舞赛天魔,梨园的姑娘们把诸位王爷大人给伺候舒坦了,要什么金银财宝珍奇异玩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那些赶着送钱来的男人们也心甘情愿花上千两黄金听一曲转身就忘带也带不走的戏。美其名曰:不论朝政,只谈风雅。且不说风雅究竟为何物,长此以往,梨园的名声倒是传得更远更响了。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九岁登台,年方十五的秦桃扇,乃是梨园当红的头号招牌。说起秦桃扇,那也的确是传奇。
      听闻 ,秦桃扇五岁时家中贫苦,遂被自家爹爹用柳条把长发一绾,背到集市上,照着两斗米的价钱卖给如今的鸨母秦妈妈。秦妈妈从前也是梨园的头牌,何等毒辣的眼光。眸光一扫瞧这小丫头不哭不闹气韵不凡,便知日后定是个生金的。立刻付了银两牵着丫头回了梨园。此后悉心调教,事必躬亲,还送了她一个有模有样的名字,唤作秦桃扇——至于从前叫什么,有甚么要紧。
      果不其然,秦桃扇是块难得的唱戏的好料,又肯苦练。年方九岁即登台唱了旦角儿。因一副好嗓子,又有好皮相,身段也曼妙,再加上鸨母捧着,一炮而红。再登台之时已要百两官制雪花纹银作戏资。把秦妈妈乐得几天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耀。
      且说桃扇几日前刚行了及笄之礼,便有了好几十家风流公子哥抬着一箱一箱的彩礼登门提亲。秦妈妈本就把桃扇疼得紧,只教她唱戏不叫她陪客,可舍不得这样好的女儿就这么被人给牵了去。因此提亲之事也一概不理。秦桃扇这棵摇钱树,她还打算再抱上几年,多赚几桶金子给她颐养天年。
      可秦桃扇却自从及了笄以后,断不肯再在梨园长留,非为自己赎身不可。说什么要去畅游山水,如若不遇一生所爱,即终生不嫁。
      秦妈妈原本也还沉得住气,只当自家丫头有了主见一时兴起,使使小性子,过几日也就罢了。没曾想这倔丫头竟然打点好了行装,一天深更半夜里跑来自己屋门口辞行。秦妈妈这才意识到,丫头这是来真的了。
      “桃扇,你可想好了。出了梨园,离了东门,你就是顶着自己的名号都没人千金求你一曲——人家不信!自然,也没得锦衣玉食供你吃穿用度。这么些年妈妈我养你长大,何曾亏待过你?”
      “从九岁到十五岁,该赚的都赚回来了,梨园的名声也都传出去了。如今梨园门庭若市,夜夜笙歌,妈妈的生意不愁寡淡。我委实不愿把一生都赔进青楼里。还请妈妈高抬贵手,放我走吧……只怕妈妈连我原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秦妈妈自然明白桃扇不甘心沦落风尘,如今她去意已决,总不便强留——秦桃扇想要洗褪铅华,难道鸨母还要背负不准养女从良的骂名么?秦妈妈可不傻。她知道不论倡伎还是娼妓,即使从良也还是一辈子下贱——假使秦桃扇一走了之,那以后的路,又与她何干?
      也罢。秦桃扇命不在此。
      ……
      沿着运河古道一路南下,沿途走走停停。盘缠用尽了就再去戏园子里唱一出戏。没了秦桃扇这个名头,赚的自然少不少,紧巴巴维持一个人的生计倒也足够。
      不知不觉间又过了一年半载。秦桃扇逍遥之余也发现原来街井酒肆中的老妪,其嘴碎功力亦不输于东门那些姑娘。东家长西家短,打个酱油也能凑在一起聒噪好半天。偶尔站在一旁听听,倒是有趣得很。
      “你们可听说了么?长陵的那个秦桃扇,居然为自己赎了身,跑了。”
      “可是东门梨园的那个头牌么?那一家的老鸨可疼着她呢!指望她赚钱还会放她走人?”
      “这天下统共也就一个秦桃扇,到哪里去寻第二个?一双桃花眼不知迷倒多少男人。赎了身也好,少一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于是有人冷笑:“呸!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真真下作!”
      对于此种言论,桃扇一向是一笑了之。原先身在东门时没怎么听过,出来以后便日日听,听得惯了。她倒没觉得这些话伤人,只是不明白她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都懂得除了纵欲过度,妓女和尼姑没甚么太大的分别这道理,那些一把胡子的老人精却不懂得。
      时至秋凉。
      是夜,雾隐渡口,月迷津渡。时不时卷起一阵萧瑟秋风穿林打叶,肃杀得恍若隆冬腊月。南方的天气,极少有这样寒冷的。
      秦桃扇裹紧了狐裘,靠着船舷独自一人坐下。穹汉无星,止在风起雾散时隐约见得几缕九秋霜。虽不知此处究竟为何地,但瞧着四周一派清秋寂寥之景,算算脚程,大概不出半月即可到达江南一带。曾有人告诉她水墨丹青染江南,如此美景怎能不亲自前去好好游览一番?
      彼岸芦苇荡堤塘。岸边有明瓦风雨灯摇曳的光,浸着泼墨夜色飘上小船。
      温暖,柔和。光晕模糊,雾气缭绕,轮廓难辨。
      如遇佛光。桃扇这样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其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