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夜话 ...
-
宁王并没有当着李凤的面揭穿朱正的真实身份,也没有问他为何会出现在南昌。他自始至终都像一个热情的好友,细心周到地体谅和包容朱正那颗卑微的自尊心。
宁王现下似乎没有和朱正长谈的打算,他唤来侍女和仆从,分别带朱正和李凤下去梳洗歇息。晚膳也并未隆重地招待他俩,只让人分别把饭食送至他们院落。
夜静悄悄的,远处传来清脆的打更声。
朱正辗转反侧,之前逃亡途中,乱石滩头,荒山野岭他都恨不能倒头就睡,可如今躺在舒适的床榻上,他反而难以入眠。
最终他爬起来披上一件长衫,循着夜色漫无目的地闲逛。
待他察觉之时,已然身在一处花苑,身畔池水明净,奇花异草,幽静至极。
宁王就负手站在一块太湖石旁,与白天相较,换了一身更闲适的衣衫,使他周身的气质变得更为平和无害。
听到身后动静,朱宸濠回头来看,见是朱正,便笑道:“殿下。”
这一声尊称令朱正浑身不适起来,心里又羞又愧,恨不能扒开一处缝隙钻进去。良久,他才呐呐开口,唤一声”皇叔“。
宁王似是没有看到他的别扭和不适,很是随意地往太湖石上一坐,并向他招了招手,邀他同坐。
凉风习习,间或飘来一股花草的暗香,虫鸣阵阵,池水粼粼,一切都美好的仿佛沉溺在夏夜憨甜的睡梦中。
宁王唤朱正坐后,便没再开口,似乎他的本意只是邀请他共赏夜景,他注视着洒满银白月光的水面,眸光专注地仿佛是凝视心中挚爱。
可此时的朱正更为惴惴不安了,他猜不透宁王究竟知道了多少。若是他不知,自己该不该告诉他一切。若他知道,为何又不问自己。
他就这么胡思乱想,到最后只剩一团乱麻,末了,终是忍不住开口:”皇叔,为何不问我?“
一声幽幽长叹,朱正只感到心间一颤,未等他稍作调整,便听宁王道:”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逃避不是良策。“
这回换成朱正一声叹息,也不知如何接宁王的话,只能苦闷地捡起脚边的一块石子重重地抛在水里。
”有些事都已经过去了,人应该往前看,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错误里越陷越深。“
朱正心领宁王的好意,也知他说的字字珠玑,可是很多事,深陷其中的人无法做到旁观者的洒脱不羁。他更清楚,自己和宁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自己学不来他的为人处世。
朱正只会是朱正,永远成不了高义的宁王。
现下的朱正,更为自伤自怜、自怨自艾了。
宁王又道:“也许殿下还听不进这些话,但我很高兴你能来找我,不论这中间发生何事,又是什么驱使你来到南昌,我一样欣慰你想到我。“
这番肺腑之言字字敲击在朱正心扉上。宁王聪慧无双,洞悉世事,似乎没有什么能瞒过他的双眼。
朱正攥紧从袖中滑出的令牌,指尖泛白,上边冰冷的图腾花纹烙得皮肤生生的疼。他张了张嘴,欲向宁王诉说原委,可他父皇那张垂垂老矣、久病衰败的脸突然出现在脑海里。
”宁王是藩王,你对他,不可过分亲近。“
这一瞬间,想要倾诉的苦楚全部压抑在喉间。
宁王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了然中微微一笑,故意道:”殿下似乎有话要对臣说。“
一时连自称都变了。
而朱正更羞更愧。
宁王告罪离开,衣袂滑过朱正指尖,带起一阵风,然后了无踪迹。
——————————————————————————
”枯叶随河水流逝,很容易引起人的乡愁,我相信就算是贵为当朝的太子,也在所难免。“
宁王步入暗室,昏黄的光亮驱不散他身上的夜色。他坐在烛火边缘,一半明亮一半阴暗,就连明亮的那一半也总是明明灭灭。
脚畔跪着两名密探,一曰叶子,一曰吹花。
”你们做得很好,“宁王的声音较之方才少了七分温文,他整个人都不似白日里的谦谦尔雅,很是陌生,”接下去,你们仍要密切监视太子,我要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掌握。“
”是。“
”主子,我们为何不解决太子,斩草除根?“
宁王看着自己的手,道:”本王花费那么多心力,还设法煽动郑王那蠢货,莫非就是为了朱厚照一条命。“
叶子和吹花相顾无言,都不解其意。
”不论朱厚照是个有勇有谋的太子,还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他都逃不出本王的手掌心。“
”主子,那个和太子一起来的李凤呢?需不需要手下派人监视她?“
宁王轻蔑一笑,”不必。知好色则慕少艾,不过是太子年少情意,不必理会。“
袖风拂过,烛火奋力跳动两下,最终只剩一缕轻烟和满室寒凉。
黑暗中,有暗门开启又合拢的沉闷声响,外边清新的气流在瞬间奔涌进来,吹开满室千般污秽,但又如同泥牛入海,很快湮灭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