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府城卖箬叶 ...
-
五月初二时,他们就已经把府城周边的村子里的箬叶,全部都收购完毕。
他们在离府城最近的村子里面租了一个小院,把租的十辆牛车来回五趟拉来的箬叶放在房间里,填满了十间屋子。并且在下午的时候抽空转了一遍府城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还有其他有名的坊市。又打听到坊里居民区之间也并非是一点生意也不能做。坊里之间也有一些小摊小贩方便居民买卖。总之能买卖东西的地方有很多。并不局限于市场里。至于市场交易的时间只有中午到日落前,而坊里小贩却一整天都可以叫卖。
由于东西市的商品由官府定价,太过于麻烦,手续繁琐。最后他们决定还是到坊里之间沿街叫卖,并且价格统一。
五月初三寅时(4点)已经等在城门口排队。等了一段时间,城门打开。
城门开时,坊里之间也已经打开坊门。他们先去了月春坊,先在月春坊里面试卖一下买卖。
连同自家的两辆车,12辆牛车一字排开,也是很可观的。他们把牛车拉到水井旁。早起排队打水的人,看他们这么多辆车拉着东西,都好奇的朝他们看。
于是他们吆喝起来。
“哎!卖箬叶了!包粽子的箬叶~三文钱一把箬叶啊~”
“过端午~包粽子,三文钱,一把箬叶啊~”
有五个大娘,听到有卖粽叶的就立马围了上来。
“这箬叶挺新鲜的啊。多少钱一把?”
溜子立马回道:“你手里的那是两把,需要六个大钱。一把的话只要三个大钱。大娘,你要买几把?”
有大娘想要还价溜子不肯。告诉他们所有的箬叶全部都是一个价。而且还不够卖的。
大娘不信,说你们有十辆车这么多的箬叶,不肯便宜一点吗?溜子不肯。说这些箬叶是要卖到全城的。全城那么多人,哪里够卖的,而且待会儿就要分开了。大娘没有办法。只好买下了一些箬叶。其他的大娘一看他有人开头。也想到亲戚家可能需要送一些粽子,就多买了一些。
一把箬叶也就20张。有人觉得合算也就立马买了——既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去讨也不用花很多的钱,是很合算。
开张了以后,木娃子赶紧安排他们连续往旁边的坊市,到水井边去卖箬叶。因为早起排队打水的人多,所以买卖也容易做。更何况口耳相传的知道的人多了,也就全部都来买了。
只一个半时辰坊里里面的人就差不多全部都买过了。然后接着下一个坊里。
一天的时间也只卖到了全城的1/4。
接下来三天,才把全城的边边角角也卖过了。
卖箬叶太多的后果就是——全城的糯米涨价了。
卖完了箬叶以后,他们就和房东结算了房钱。12辆牛车一起回了柳家庄。
车夫们把车上的团筐搬下来,放在院子里。溜子便和车夫们一一结算了车钱。
阿大阿二把骡车和牛车卸下来,骡子与牛都牵到后院儿去喂。木娃子叫小的几个把院门闩上,自己和星子进屋把桌子抬到后院里。溜子和阿三便把装钱的框子抬到板车上,拉到后院儿桌子边卸下。
这时各人急急忙忙的把手边的活干完。都来到桌子边,开始算钱。一开始以为箬叶卖不了多少钱,没想到能卖到这么多的钱。全家动手,一边数一边串。
箬叶这种东西在十里八乡都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一长一大片。一个村子里面也就收个20—40筐,有多有少。连府城的一共跑了30个村子。具体多少筐也没时间数。
只能数钱了。
一共是58532文,既58两5钱。这就已经是腰缠万贯了。
虽说木娃子一开始是要求他们赚个零花钱,但是真的赚了这么多的钱他们也不敢要求平分。这是整整的拉了两车的钱。木娃子最后决定一人500个大钱,于是所有人都满心欢喜,互相商量着逢集的时候要买什么东西。
小的几个拿到钱了,兴奋的叫大丫帮他们缝一个荷包。
大丫高兴的答应下来。
这一趟府城之行。除了大丫,二丫和柳爷爷,还有最小的谷子没有去之外,其他人全部都到了府城。主力是溜子星子阿大阿二阿三,辅力是冲子麦子玢子。统筹调度木娃子。
木娃子再三告诫了他们,家财不可外露。
向木娃子保证过后。他们又开始谈论有钱了以后要买什么样的东西?
木娃子也不管他们。随他们去买。任何人在学会储蓄以前,都有一个花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了解金钱的过程。当他们了解了金钱以后,就会慢慢的,有意识的,把钱存起来。因为重复花钱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花过了也就算了,但是看着钱慢慢的减少,他们又会心痛。于是他们便学会了储蓄。
小的时候不了解金钱,长大了就会败坏金钱。也就是俗称的败家。可以预见长大了的败家比小的时候的乱花钱,威力要大到不知多少倍去。
所以由他们去。
第二天他们就恢复了去私塾上学的日常。
一个半月的请假,他们落下了好多课程。夫子对他们异常严厉。连说好了要去集市都没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