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谷雨种田300亩 ...

  •   4月20日谷雨时节。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雨生百谷”。谷雨时天气温和,雨水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新搬来的柳三爷爷家,一边忙着采摘茶叶,一边忙着种瓜点豆。趁着天气好,小的弟兄们。去采摘茶叶。
      溜子和星子带着阿大三人种大豆和糜(méi)子,既小黄米,古时称黍(shū),粘糯的品种称为穄(jì)。大豆和梅子都不需要提前浸泡种子。提前浸泡的大豆。反而不会吸收水分,到了地里,太阳一晒反而会枯死。
      种植黍穄最好用刚开荒的地,田地一定要翻耕好。耕上两遍才好,还要用耢把把土地平整两遍。有三辅农具的帮忙,耕地很方便,只一天就已经耕好了田,也耢过两次。种植时只需把种子撒下去就行。
      种植大豆需要深耕土地。不需要再仔细地耙两遍。种植时需要挖坑,点豆,拌粪肥和土,浇水,再用手压一下。这只是一个豆坑,一亩地需要1680窝豆坑。好在溜子也不傻,一人分配好一个活,流水化作业,这也是他们人多的好处,不然单单种个豆,一亩地一人得来回过三遍。
      种植一亩地需要4升种子,100亩地用了108斤。1升是0.27斤,一石是27斤。
      这里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100升,等于一斛,等于1石。这时种了50亩大豆和50亩糜子。
      都是头一年开垦的荒地。种大豆也为来年的小麦打下基础。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种大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但却知道种完大豆以后再种其他的谷物就可以增产。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时候的大豆还没有经过改良。众所周知,没有经过改良的大豆。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种矮矮的植株。而是长的可以到处攀爬的藤蔓。这种时候还有一个补救的手段,就是打顶。而过去阿大这些老农却不知道打顶,任意的让大豆藤蔓到处攀爬。反而浪费了地力,却长不出多少种子。好在有木娃子及时补救,一听说他们不知道打顶,就坚持到时间就去查看大豆田,待它长出初花后第五天,就给它掐掉1公分的嫩尖。打顶过的大豆能有效的防止植株徒长和倒伏,还有利于结荚数增多和籽粒灌浆成熟,其目的就是获得高产。
      具体能产多少大豆还不知道结果。大豆4月份种的。大概8月份就能收。这段时间气温高,所以要比秋天种的要提早两个月时间收。
      同时水稻种的是中稻,也是4月份播种。种了200亩。(原先三月份时已经种了60亩)
      水稻种植之前要先将稻田里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再加入水,用骡子,还有牛拉蒲滚①,来回滚十遍,把田翻的稀烂后开始浸稻种。把稻种淘洗干净,浮起来的,撇出去,浮起的如果不撇掉,到秋天就会长成俾草。用水浸泡稻种,过三天以后捞出来,放在草篮中保温保湿,再过三天,稻种发芽。稻芽有半公分长时就可以抛洒播种了。
      这里保温时也不容易,这里又没有破毛毯,能保温的也只有用旧麻袋盖草甸,中间每天要用70度温水泼一遍,泼时要抖一抖麻袋,让其均匀受热。泼好后再盖好。

      余下40亩种棉花,棉花地里套种40亩花生。
      这样400亩田就已经4月份月底之前全部种完了。
      忙碌的4月份,让全家人从早到晚不分男女老少,狠狠的累了一通。彻底忙完以后连续歇了两天才彻底歇过劲来。
      好在三天后就是端午节。可以让大家放松的去游玩。学堂里也放了端午节的假。
      还没到端午,大丫就给每个人缝了“合欢索”,祈求战争和瘟疫不要发生。合欢锁是一个雄鸡一样的三角包,里面塞上大米,手艺好的缝的更像一点。
      还有四天到端午……木娃子看着手臂上的雄鸡,有点想搞事……
      于是众人齐聚一堂。
      木娃子清了清口,头一伸问道:“想不想赚点零花钱?”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迸发出光来的看着他。
      “现在都是端午嘛,猜猜看大家都该干啥?”
      “这还用说,肯定去看赛龙舟啊!”溜子也想去看。
      “我们都在去斗百草。”冲子兴冲冲的说着小伙伴们的玩儿法。
      “我们要去看舞龙狮。”星子的兴趣在这里。
      “还有没有了……”木娃子看看大家眼神鼓励。
      “带合欢锁?”玢子补充。
      “吃粽子!”二丫的想法。
      “啪!”木娃子拍了个桌子,“对,就是这个。吃粽子需要糯米,还需要什么?”
      “箬叶!”大家同心合意的答到。
      “没错,还需要箬叶。如果我们把箬叶摘了,卖到府城或县城。城里的人。没地方买箬叶。那就是我们能赚到的钱了。你们觉得怎么样?想不想摘箬叶赚钱?”木娃子问他们
      箬叶?就水沟边满地长的箬叶?能卖钱?
      大家都有点不信……
      “你们看看,县城那么多人。他们又没有田间地头。没地方摘箬叶。哪怕要摘箬叶,也要到路远的地方去摘。那么远肯定有人不愿意跑那么远去摘,要是有人在家门口卖若叶,价格又不贵。肯定想省事儿。花两个钱算了。县城是这样。然而府城的人更多。不愿意跑的人更多。那我们能卖的也就更多。所以这些箬叶,在府城全部都是钱呀!”木娃子分析着。
      一听全部都是钱。这回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开始仔细的思考这些事情,能不能做?
      这些压根都不用想,能换钱谁还不愿意拿草换。
      “咋弄?”溜子反应过来。
      其他人也一起看着木娃子。
      “我们只需要把箬叶采下来。装框子,用骡子运到府城,就能卖钱。但是我们自己采不了多少。周边也没有多少箬叶。我们到周围的村子里面收箬叶。然后再到府城周边的村子里面收若叶。把府城周边的箬叶全部都收光。这样等我们卖的时候他们就没有的箬叶再卖,路远的。不一定到府城来。来了的说不定嫌弃路远不愿意来。这样我们就没有竞争对手的可以连续卖好几天。你们觉得呢?”
      “挺好的,就这么办。”
      ……如此这般商量过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分头行动。
      首先,溜子星子和阿大,阿二,阿三。一人拿一个框。一人两个个村子,到附近的村子里吆喝着去收箬叶,一文钱一筐。
      木娃子负责驾着满骡车的团筐去拉回来!
      剩下的这些人负责在家里面。20张箬叶一摞的叠起来。50摞一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谷雨种田300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