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忧思怅惘 ...
-
早朝既毕,皇帝没有像往常一样将他留下加议政事,甚至恨不得立即将他赶回相府,打趣道:“新婚燕尔,岂能使我家小妹独守空房?”见他仍存犹疑,更贴心抚慰:“现下国势祥宁,内和外安,成相爷可放心归家去也,勿要流连国事。”
成治平于是只得从命,早早地从朝堂退下,步出议事大殿。
他一向没有乘马车的习惯,大殿门离宫门有一段长长的距离,平日出入,他向来步履轻快急促,然而今日,他却步履沉重,恨不得这距离越长越好。
好容易慢慢走近宫门口,又站在原地愣怔了好半天,没有移动。
守城卫士早已注意到本朝相爷,见他表情迷茫感觉不便打扰,又见他长久驻立,眼神涣散,难免疑惑起来。片刻后,有一名护卫开了口:“相爷,相爷,成相爷!”
连喊数声,方使得成治平缓缓转过头来,竟是如梦初醒一般,失魂落魄。抬眼一望,朱色宫门已近在咫尺,成治平回过神来,轻轻向守城护卫点头示意,稳了稳步伐,径自步出宫门,向外去了。
然而接下来要去哪里呢?成治平没有想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此刻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乃是他的丞相府。他告诉自己,那不是逃避,只是暂时不想面对,只是暂时。他的心很乱,他没有办法去面对,但是他绝对不是逃避,绝对不是。
就这样乱糟糟地想着,慢悠悠地走着,不知不觉,他竟已走到都城南城门下。今日下朝早,又无额外事相议,走了这样长一段路,竟也才堪堪接近正午。南城守将周止扬恰是成治平的旧识,难得见一面,年轻的周将军分外兴奋,领着成治平上了城楼观景,言谈甚欢。正是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的时节,秋阳杲杲,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可以看到城外大片大片金黄的稻谷,农人们正忙着秋收,一派忙碌的景象。
农人家庭出身的周将军被这丰收的盛景迷醉了:“相爷,您看!今年可是一个丰收的大年啊!西陇国国民不必再挨饿受冻,西陇国不必再遭东南北三国的嘲笑,百姓们都感激您啊!”
周止杨说的全是实情,并无夸大成份。
若不是成治平的《治平八论》,西陇国哪能有今日?西陇国民恐怕还在忍饥挨冻、担惊受怕中煎熬度日。若不是成治平的《治平八论》,凭他,草根出身,祖上历代为奴的农人,又如何可能凭一步步累积战功就成为把守都城的护将?要知道,之前,非贵族子弟绝无封将衔的可能。而这些惊天动地的变革成果,仅仅是《治平八论》的显赫功绩中的很小一部分罢了。
西陇国国都称和丰城,是皇帝郢轶依照成治平的意思改的,取“时和岁丰”之意。成治平认为,国之根基在于民,而民以食为天,食为天则应以粮为重,因而要强国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改革过时的土地制度、兴修水利、创新农具、开垦良田,重新整编军队,留下青壮将士,而将老弱病残送回家乡,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又能充实田间劳力。
如今看来,和丰城不负其名所托,实在可喜可贺。
然而,周将军看到成相爷的喜悦只是淡淡扫过,眉宇间凝结的,仿佛是难化开的浓浓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