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天地悠悠 ...
-
“相爷,难得您今日到访,由末将作东,在附近酒家小酌一杯如何?”周将军盛情邀请。
成治平收回远眺的目光,方才发现日已当空,正是午膳之时,若要回相府用餐,则还有长长一段路要走。昨夜酩酊大醉,凌晨天未分明又赶赴早朝,此时腹中委实已空空如也,成治平便不推拒,拱手作礼:“如此甚好,多谢周将军。”
简单向守城副将交代几句,周止扬便引着成治平往城门附近的“丰足居”走去。
矮胖的店老板远远看到周将军领着一名书生模样的白面官人过来,表情恭敬,便知是贵客临门,早早地站在门口迎候,并亲自将二人迎至二楼雅间。
刚在黑木小几前盘腿坐定,周止扬便开了口:“老板,店里的招牌好菜随意来几个,两盘细点,再上一壶南陵蜜酿,一坛陇酒。要快。”
老板爽快地应了一声便退出雅间。片刻,酒菜便一盘一盘地端上来。伶俐的小二将酒菜布好,说声“慢用”便无声无息地退下。
西陇国变法实行之后,发展变化可称日新月异,一改往日封闭自给的局面,鼓励通商,邻里之间、邻县之间、邻郡之间互通有无,他国商人亦可在西陇国畅行无阻。各国商家嗅到了绝佳的商机,纷纷前来,而国都和丰城更是各路商家聚集的热门之地。
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很直接地反映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譬如餐饮。
西陇国传统特色食物是各式炖肉炖菜,但荤素分得很清楚,餐桌上肉是肉,菜是菜,绝不混炖,传统主食则是面饼、甘薯,自稻米种植引进后,米饭也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酒则是烈性极大的陇酒。这些本是长期处于封闭国门状态的西陇国日常民生的常态,从未有人想过要去改变。然而近几年各国商人常来常往,甚至有别国商人长居或定居西陇,说不清是商人饮食习惯的需要,还是西陇国被他国特色餐饮诱惑了,总之餐饮的结构日渐丰富起来。
这“丰足居”的老板本是道道地地的老西陇人,这“丰足居”也算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先前一直只经营炖菜炖肉陇西烈酒,这几年渐渐地开始品种丰富起来。主食方面,西陇的烙饼依然不缺,南陵的白米饭也供应不断,菜色更是不断花样翻新,东陈的煲煮蒸拌,北阮的的煸炒烘烤纷纷出现;酒更是烈酒蜜酿一样不缺。
店面地段好、菜色好,生意红火,丰足居的胖老板每日乐呵不已,逢人便吹嘘:“西陇国有成相爷变法革新,我这丰足居也变法革新,决不落后。”众人哄他,他也不恼。
周止扬与成治平面前摆的几样菜就颇具代表性。一只炖羊腿,除了盐不加任何调料,火候足,关腿肥美,汤色鲜亮,旁边是一罐新鲜翠绿的莼菜,十足十的陇西特色;老醋花生米拌豆腐,清蒸鳜鱼,分明是由东陈习来;酱牛肉,一向是北阮餐饮的标志。两盘细点,一凉一热,凉的是千层糕,热的是水晶莲蓉素饺。
成治平微微皱了皱眉,这午餐未免丰盛得过头了一些。
周止扬看到成治平面色的不悦,他笑笑,拿起壶给成治平酒杯里倒满蜜酿,又拿起自己手中的陇酒,诚恳地劝道:“末将知道相爷素来不喜铺张,初到西陇之时,曾布衣草履踏遍山野考察民情,风餐露宿,不曾有过一句怨言。您曾说过,救西陇于水火之中,要开源亦要节流,您以身作则,黜衣缩食,居不重茵,这些,西陇国民都看在眼里。今日陇西国已脱胎换骨,欣欣向荣,相爷可稍微卸下心头重负,也好叫皇上宽心,也好叫西陇百姓放心啊!这杯,末将敬您的!”说罢,昂起头一饮而尽。
成治平认真听完周止扬的话,看着他恳切真诚的神情,不由也感动和鼓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