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杉菜 ...

  •   大一结束的那个夏天,杉菜的法学笔记已经写满了三个本子,页边花泽类画的琴弓和雏菊叠着她补画的小太阳,成了两人专属的“知识点标记”。花泽类则在艺术系的年度演奏会上,抱着小提琴走上台,聚光灯落在他身上时,他低头调弦的动作格外认真——这次他没拉经典曲目,而是选了首自己改编的短曲,报幕时轻声说“这首叫《杉菜》”。

      杉菜坐在台下第三排,听到歌名的瞬间,耳尖猛地发烫,手指下意识攥紧了裙摆。琴音响起时,她忽然想起去年海边小镇的日出、图书馆里他帮她梳理案例的模样、晚自习后林荫路上的《安眠曲》——那些细碎的时光,全被揉进了轻柔的旋律里。她看着台上的花泽类,他闭着眼睛拉琴,琴弓在琴弦上滑动的弧度温柔,偶尔睁眼时,目光总会精准地落在她的方向。

      直到谢幕,花泽类弯腰鞠躬时,还特意抬手碰了碰琴盒上别着的雏菊——属于他们的暗号。杉菜看着他指尖的动作,忍不住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悄悄拿出手机,把他站在聚光灯下的样子拍了下来。

      七月的风裹着暑气吹进图书馆,杉菜把厚厚的《法律援助实务指南》摊在桌上,指尖划过“纠纷调解流程”的黑体字,眼神亮得像藏了星光。往年暑假她总爱约朋友去海边,今年却主动把时间都留给了图书馆——她想早点把课本里的法条,变成能帮到别人的“真本事”。

      下午三点,靠窗的位置总会准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花泽类背着黑色琴盒走进来,手里提着透明的冰袋,里面装着杉菜爱喝的冰镇柠檬茶,冰块碰撞杯壁的声音,像给闷热的午后添了段轻快的序曲。他从不多打扰,只在杉菜对面的位置坐下,拿出乐谱和铅笔,安静地修改演奏时的指法标记。

      偶尔杉菜盯着案例里的“纠纷焦点”皱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花泽类就会放下笔,轻轻敲了敲她的课本。“你看这里,”他拿过杉菜的笔,在“核心矛盾”旁画了个小小的音符,“就像拉《开塞练习曲》时的‘重音’,必须先抓住这个点,后面的弓法和节奏才能顺下来。”

      杉菜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捋,把“原告诉求”“证据链”“法律依据”像整理琴谱一样按顺序排开,原本绕成一团的逻辑突然就通了。她抬头冲花泽类笑,顺手翻到他的乐谱页,在空白处画了个圆滚滚的小太阳,橘色的线条带着暖意,刚好和他之前在法学笔记上画的琴弓凑成了一对。“这样以后你练琴累了,看到太阳就想起我在努力,我看书累了,想到你在拉琴,就更有动力啦。”

      花泽类看着乐谱上的小太阳,指尖轻轻碰了碰纸面,眼底的笑意像化开的糖:“那我下次练琴时,多拉几遍你喜欢的调子,算给你的‘加油曲’。”

      九月开学,梧桐叶落在校园的石板路上,杉菜抱着准备好的申请材料,站在法律援助社团的面试教室外。手心有点出汗,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上面记着花泽类教她的“案例分析逻辑”,还有那天画的太阳和琴弓的小图案。

      轮到她自我介绍时,杉菜深吸一口气,把心里的想法慢慢说出来:“我觉得处理法律纠纷,就像花泽类整理琴谱——得先找到‘主旋律’一样的核心问题,再用‘伴奏’似的论据和证据去补充,不能乱了节奏,也不能丢了重点。”

      坐在对面的社团学姐眼睛一亮,笑着点头:“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你的思路像有自己的‘音乐逻辑’,很清晰。”杉菜听了,忍不住想起花泽类坐在图书馆里,帮她画音符、讲琴理的样子,嘴角悄悄弯了起来。

      走出面试教室时,阳光刚好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身上。杉菜拿出手机,给花泽类发了条消息:“面试很顺利,我把你的‘琴谱逻辑’说给学姐听啦!以后我要是接到案子,就把实践里的故事讲给你听,就当给你的演奏找灵感~”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就收到了花泽类的回复,附带一张照片——是他的乐谱页,那个小太阳旁边,又多了个小小的琴弓,还写着一行字:“等你讲故事,也等我的‘专属灵感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