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危机 ...
-
太极殿内气氛压抑。
李承泽看着下方垂首站立的顾清明,见他安然无恙,心下稍安。
昨夜听闻遇刺消息时,他几乎要亲自带人赶去。
“众爱卿可有本奏?”
李承泽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但不愉的脸色,彰显着他此刻的心情并不算美妙。
众臣低着头,不敢言语,无人想去触太子殿下的霉头。
一清冽的声音打破了这股寂静,顾清明上前一步:“殿下,臣有本奏。”
李承泽指尖微顿:“讲。”
“臣近日查访京城粮价,发现异常波动。”顾清明呈上奏折。
“七大粮铺同时涨价,幅度一致,疑似有人操控粮价,且据臣调查,全国多地均有类似情况,所需资金之巨,恐非商贾所能为。”
朝堂上一片哗然,几个大臣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李承泽翻开奏折,虽说在意料之中,但依然越看越心惊。
顾清明的分析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直指丞相及其党羽。
更难得的是,他还提出了平抑粮价的具体措施。
“顾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置?”李承泽合上奏折,目光扫过群臣。
“臣建议,一方面开仓放粮,稳定民心;另一方面严查幕后操纵之人。”
顾清明抬头,眼神坚定,“臣愿领此任,彻查此事!”
几个丞相党羽立刻出列反对:“陛下,顾大人所言仅是猜测,并无实据!如此大动干戈,恐伤及无辜商贾!”
“臣以为顾大人所言有理。”一位老臣出声支持,“粮价事关民生,不可不察。”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李承泽静静看着,目光最终落在顾清明身上,四目相对,顾清明眼中是全然的坦荡与忠诚,不见半分私心。
“准奏。”
李承泽开口,声音压过所有争论。
“顾清明听旨:孤命你全权负责调查粮价一事,可调动京兆尹衙役相助。但——”
他语气一转,“若有危险,立即停止,孤另派他人。”
顾清明怔了怔,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躬身:“臣领旨。”
退朝后,李承泽特地留下顾清明。
“昨夜受惊了?”李承泽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顾清明摇头:“谢殿下关怀,臣无事。”
他犹豫片刻,“只是...殿下早就料到臣会遇险?”
李承泽转身望向窗外:“瑞王不会坐视有人破坏他的计划,你日后务必小心,遇事切不可贸然行动。”
顾清明看着太子的背影,忽然觉得那身影格外孤寂。
如今身为太子已是步步踩在刀尖上,若是身为天子,那又是如何步步惊心呢?
顾清明凝了凝心神。
何必想那么多,我辅佐太子成为天子是必经之路,太子生在皇家那一刻,自然出生就带着应有的使命。
“臣明白。”他郑重道。
李承泽回头,深深看他一眼:“去吧,记住,你的安危比任何案子都重要。”
顾清明躬身退出,他完全没注意到,太子注视他离去时,那眼中藏不住的担忧与情愫。
是夜,瑞王府密室。
“废物!连个文臣都解决不了!”瑞王李承瑞摔碎茶杯,面色阴沉,温柔的面具不复存在。
下方跪着的黑衣人瑟瑟发抖:“王爷恕罪!眼看就要得手,突然杀出一队高手,像是...像是宫里的人。”
李承瑞眼神一厉:“宫里?看来本王这位皇侄,倒是很看重他的顾爱卿啊。”
他冷静下来,“既然如此,就让本王陪他们好好玩玩。”
“王爷,粮价的事...”
“继续涨。”李承瑞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等百姓闹起来,看本王的皇侄还能不能顺理成章坐稳他的龙椅!”
“是。”黑衣人领命退下后,又一头戴兜帽的黑袍男子进来,宽大的袍子都遮不住他的身形臃肿,但脚步急匆,似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来人把兜帽取下,赫然是最近深陷漩涡中的丞相大人。
“王爷。”他额角渗出细汗,显然是路上来的匆忙,“江南之事恐怕瞒不住了,太子已经查到张穆,若是顺藤摸瓜...”
瑞王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唇角噙着一贯的温雅笑意:“丞相多虑了,张穆不是已经'畏罪自尽'了么?死无对证,太子能查到哪里去?”
“可是...”丞相赵明德急切地声音带着嘶哑,“账册!张穆那个蠢货,竟将往来账目都记下了!若是落到太子手中...”
“哦?”瑞王挑眉,拿起另一只未碎的茶盏细细观赏,“丞相不是说,所有账册都已经销毁了么?”
赵明德脸色一白,支吾道:“大部分是销毁了...但难保没有遗漏...”
烛火噼啪一声,在瑞王眼中跳动的光芒忽明忽暗。
他忽然轻笑:“丞相啊丞相,你我在朝堂相伴十二载,何时见本王做过没把握的事?”
赵明德像是抓住救命稻草,急忙道:“王爷的意思是...”
“太子查不到你头上。”瑞王语气笃定,“即便查到,本王也会保你周全。”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放的海棠:“还记得先帝在时,你我在海棠树下对弈的场景么?那时你说,愿辅佐本王成就大业...”
赵明德连忙跪下,表达衷心:“老臣至今初心未改!只是眼下形势危急,太子步步紧逼...”
“所以更需要沉着应对。”瑞王转身,亲手扶起他,语气温和带着安抚:
“你是两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太子年轻气盛,真要动你,也要掂量掂量后果。”
这安慰的话,赵明德果然信了,他眼中重燃希望:“王爷说的是!老臣在朝经营多年,岂是那么容易倒的!”
他压低声音,“只是还需要王爷在宫中多加周旋...”
“自然。”瑞王微笑颔首,笑意却未达眼底,“不过近日你要格外小心,太子可能会从你的门生故旧下手。”
赵明德没了来时的焦急模样,连连点头:“老臣明白!这就去安排!”
他匆匆走向门口,却又被叫住。
“明德。”瑞王忽然唤他表字,语气罕见地亲切,“你我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明德感动莫名,深深一揖:“老臣愿为王爷赴汤蹈火!”
书房门轻轻合上,瑞王脸上的温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屑的嘲讽。
“蠢货。”他轻嗤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仔细擦拭刚才扶过赵明德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