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石灰疑云 ...

  •   好的,这是《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的第二十六章,约6200字。

      ------

      第二十六章:石灰疑云与“标准化”的反击

      “石灰被人动了手脚?!”

      赵楷听到孙主事的话,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这可是要命的事情!胶合剂是复合弓臂的核心,石灰又是胶合剂的关键材料,一旦出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更可能直接导致军械质量事故!如果被王貺那帮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回事?说清楚!”赵楷强压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压低声音急促地问道。

      孙主事脸色惨白,额头冒汗:“是……是负责调配胶剂的刘三发现的!他说今日领的这批石灰,颜色不对,比往常更黄,而且……而且调出来的胶液,凝固后发脆,一掰就断!根本没法用!他不敢声张,偷偷报给了我……”

      “带我去看!”赵楷二话不说,立刻跟着孙主事赶往调配胶剂的工棚。

      工棚角落里,老匠人刘三正守着一口陶缸,愁眉苦脸,见到赵楷来了,如同见到救星,连忙指着缸里灰黄色的胶糊:“赵先生!您快瞧瞧!这……这根本不成啊!”

      赵楷凑近一看,缸里的胶糊颜色晦暗,质地粗糙,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不同于往常的刺鼻气味。他用手沾了一点,捻了捻,又等它稍微凝固后用力一掰——果然!脆性极大,毫无韧性!

      “这批石灰从哪里领的?和往常是同一批货吗?”赵楷沉声问。

      “是从甲字库领的,批条和往常一样……”刘三连忙道,“但送来的时候,麻袋好像……好像有点旧,封口也不如往常严实。”

      甲字库?那是将作监存放优质物料的地方,由那位与张匠头有亲戚关系的司库掌管!

      赵楷的心沉了下去。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的破坏!目标直指他刚刚站稳脚跟的“靖虏弩”量产项目!

      “这批石灰还有多少?领用记录呢?”赵楷追问。

      “就……就领了这一袋,刚开封试用就发现不对,还没用多少……记录在我这……”刘三哆哆嗦嗦地拿出领料单。

      赵楷接过单子,看了一眼,眼神锐利起来。单子上记录的石灰品名、批号都与往常无异,但领用日期和经手人签章……似乎有些模糊。

      “孙主事,立刻封存这袋石灰和所有已调制的废胶!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刘三,管好你的嘴,对外就说胶剂调配失败,正在查找原因,绝不可提及石灰异常!”赵楷迅速下令,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

      “是!是!”孙主事和刘三连忙应声,他们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赵楷拿着那张领料单,快步返回自己的工坊,脑子飞速运转。

      直接去找库房对质?打草惊蛇!对方完全可以推脱是物料自然变异或运输储存不当。

      上报曹玮?没有确凿证据,反而显得自己管理不善,连材料都把控不好。

      暗中调查?他哪有这个权限和人手?

      对手这一招极其阴毒。不直接攻击他本人,而是破坏生产链条,制造质量事故。一旦有问题的弓臂流入下一环节甚至装备部队,到时候弩臂断裂、伤及士卒,他赵楷就是第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替死鬼!

      必须冷静!必须反击!但如何反击?

      赵楷的目光扫过工坊,最终落在了墙角那堆他自制的、简陋的检验工具和记录台账上。

      标准化!对!标准化!

      他忽然灵光一闪。对手可以利用模糊的管理和物料流转做文章,那他就用更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把漏洞堵死!

      他立刻铺开纸笔,奋笔疾书。

      第一,制定更严格的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 不仅仅是眼看手摸,要加入简单的理化测试!比如石灰,就规定必须用特定比例的胶液小样进行凝固测试,记录凝固时间、硬度和韧性,合格后方可入库!白纸黑字,形成制度!

      第二,建立详细的物料追溯台账! 每一批物料入库,必须记录供应商、入库时间、检验人、库存位置。领用时,必须记录用途、领用人、使用工位。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源头和责任环节!

      第三,关键工序设立复核机制! 像胶剂调配这样的核心环节,必须由两人以上操作,互相监督,填写调配记录,双方签字画押!

      这些措施在现代企业看来是常识,但在管理粗放的古代将作监,无疑是革命性的!

      写完后,他立刻带着这份新鲜出炉的《将作监军工物料质量管理规程(初稿)》,求见曹玮。

      曹玮正在处理公文,见到赵楷匆匆而来,眉头微蹙:“何事如此匆忙?”

      赵楷没有直接告状,而是将那份规程和那张有问题的领料单一起呈上,语气沉痛而诚恳:“大人,小子今日于胶剂调配中,偶发现一批石灰质量异常,险些酿成大错。虽及时制止,然深恐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痛定思痛,小子草拟此规程,旨在加强物料管控,明晰责任,防患于未然。请大人过目。”

      曹玮接过规程,仔细翻阅,越看神色越是凝重。他何等精明,立刻从这规程和赵楷的语气中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偶发异常?”曹玮放下规程,目光如电,看向赵楷,“果真如此?”

      赵楷低头:“小子不敢妄言。然物料管理若始终如此粗放,今日之石灰,明日或为铁料,后日或为弓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军国大事,不得不慎!故冒昧呈上此议,望大人明鉴。”

      他没有直接指责任何人,而是将问题提升到了“管理制度缺陷”的层面,既点出了风险,又避免了打草惊蛇。

      曹玮沉默片刻,手指敲着那份规程,缓缓道:“此议……甚好。物料管理,确为军工重中之重。然推行此法,触动甚广,恐引非议。”

      “小子明白!”赵楷立刻道,“可先于‘靖虏弩’工坊试行!若确有成效,再行推广!如此,既可保障要务,亦可视情 gradual推行,减少阻力。”

      曹玮深深看了赵楷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小子,不仅有点歪才,还懂些进退之道。

      “准!”曹玮拍板,“即日起,‘靖虏弩’工坊一应物料,依此规程试行!所需人手、权限,本官准你调配!若有阻挠,报我知晓!”

      “谢大人!”赵楷心中大喜,要的就是这个尚方宝剑!

      他立刻返回工坊,雷厉风行地开始推行新规。

      首先,他强行从库房调来了那批“问题石灰”的入库记录和同一批次的剩余库存,当着库房司库(脸色极其难看)的面,进行现场“复核检验”。结果毫无疑问,同一批次的其他石灰也存在同样问题!

      赵楷不动声色,严格按照新规程,将整批石灰标记为“不合格品”,隔离封存,记录在案。然后,他要求库房立即调拨合格石灰,并必须经过他指定的检验员(他提拔了刘三)检验合格后,方可领用。

      库房司库气得脸色铁青,但在曹玮的手令和赵楷拿出的“确凿证据”面前,无从反驳,只能照办。

      接着,赵楷在胶剂工棚推行“双人操作复核制”和“调配记录表”,要求每一步操作都有记录,双方签字。开始工匠们极其不习惯,觉得麻烦,但在赵楷的强硬要求和“出了问题一起担责”的警示下,不得不执行。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虽然引起了不小的怨言和暗中咒骂,但物料管理的漏洞被迅速堵上,“靖虏弩”的生产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那位在背后搞鬼的司库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破坏生产,反而暴露了库房管理的混乱,被曹玮叫去狠狠申饬了一番,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

      张匠头等人看到赵楷如此强硬且手段老辣,暗中忌惮,气焰也收敛了不少。

      赵楷用“标准化”的管理思维,成功化解了一次潜在的阴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这次是来自技术层面的深层次问题——基础材料的质量瓶颈。

      “靖虏弩”的量产虽然勉强维持,但性能始终无法达到测试样品的水平,尤其是复合弓臂的寿命和一致性波动很大。问题的根源,直指最基础的原材料——木材和铁料。

      将作监采购的木材,树种混杂,树龄不一,密度、纹理、含水率差异巨大,即使用同一工艺处理,性能也天差地别。铁料更是如此,杂质含量、含碳量全凭铁匠经验,强度硬度极不稳定。

      没有稳定的“工业母材”,再精巧的设计和严格的工艺,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赵楷再次陷入了困境。改善基础材料?这涉及到整个帝国的矿业、冶金、林业水平,根本不是他一个将作监小管事能解决的。

      他只能再次祭出“土法科研”的大旗,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优化。

      他尝试对入库木材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按密度和纹理分级使用;

      他设计简易的“硬度计”(用标准重物坠落砸击看印痕深度)来粗略筛选铁料;

      他甚至异想天开地想搞“热处理”来改善铁料性能,结果不是烧化了就是没效果,差点把工棚点了……

      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狄明月又又又不请自来了。这次她没翻墙,而是正儿八经地从大门进来的,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赵楷!猜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用锦布包裹的条状物。

      赵楷现在一看到她就有点心理阴影,生怕她又掏出什么要命的“秘卷”或者异想天开的“新玩具”。

      “狄小姐……您这次是……”

      “放心!这次是正经好东西!”狄明月看出他的顾虑,嘻嘻一笑,打开锦布。

      里面是一把连鞘的腰刀。刀鞘古朴,看不出特别。

      狄明月“唰”地一声抽出腰刀。

      一道寒光闪过!刀身狭长微弧,色泽幽暗,却隐隐透着一股冰冷的锐气,刀身上有隐约的流水状纹路。

      “这是……”赵楷一愣。

      “镔铁刀!”狄明月得意地说,“我叔父前些年征西时得的战利品,吹毛断发,坚而不脆!我磨了好久他才肯给我!送你啦!”

      “镔铁?”赵楷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古代对一种高质量大马士革钢的称呼,以其出色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著称,是制作武器的顶级材料。

      他接过刀,仔细观看。刀身的叠打花纹精美绝伦,确实不是凡品。他用手试了试刃口,极其锋利。

      “这……太贵重了!”赵楷连忙推辞。这东西估计是狄青的心爱之物。

      “哎呀!给你就拿着!”狄明月浑不在意,“我叔父说了,宝刀赠英雄……呃,赠巧匠!你拿去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搞懂这铁是怎么打出来的!要是能仿出来,用到你的弩上,岂不是更好?”

      赵楷握着这把沉甸甸的镔铁刀,心中涌起一股热流。狄明月虽然行事跳脱,但这份心意和眼光,确实非同一般。

      研究镔铁?这简直是触碰到了这个时代材料学的天花板!

      但这诱惑太大了!如果真能破解镔铁的锻造奥秘,哪怕只是摸到一点皮毛,对于提升“靖虏弩”关键金属部件的性能,将有革命性的意义!

      “狄小姐……大恩不言谢!”赵楷郑重地收下宝刀,“此刀于我,胜过千军万马!”

      “嘿嘿,我就知道你需要这个!”狄明月笑得眼睛弯弯,“对了,还有件事,我叔父让我问你,你那‘靖虏弩’能不能再弄小一点,轻一点?最好能单兵携带,马上使用?他说骑兵要是能有这玩意,偷袭扰敌就厉害多了!”

      赵楷:“……” 大小姐,您这需求提得真是越来越高端了!马上用的强弩?这得解决多少后坐力、上弦、瞄准的难题啊!

      但他看着手中的镔铁刀,又看了看狄明月充满期待的眼睛,一咬牙:

      “我试试!”

      他的科技树,在解决了管理危机后,又朝着材料科学和单兵装备这两个更加“歪楼”的方向,顽强地伸出了新的枝桠。

      前路漫漫,挑战无穷。但手握宝刀,背靠“歪理”,赵楷觉得,似乎……还能再歪一会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