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弥勒草(卷十) ...

  •   “小姐,这贺流云,怕是来者不善。”丹青悄悄地靠近卫灵芸,小声对她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大理寺,不简单。”卫灵芸面色凝重,拉住丹青,附在她耳边说。

      “卫小姐这是在秘密说些什么,可是我大理寺的招待让你心生不满了?”嘲讽的话语在身后响起,没想到这贺流云竟然一直在盯着卫灵芸的一举一动。

      听到贺流云的话,赵之章也从前面转过身来。
      “卫小姐?”

      “咳,无事。我只是同侍女讲了讲规矩。毕竟这大理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一次的,万一坏了规矩也不好。赵大人,贺大人,你们说是吗?”卫灵芸从容不迫,微笑答道,顺便还反讽了大理寺的没有规矩,不讲道理。

      “是,是,卫小姐说得极是。”赵之章点头,连连称是,脸上讨好的笑容仿佛跟摘不下的面具一般。

      “哼!”贺流云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哎呀卫小姐,贺流云贺大人他就是这么一个性子,平常大理寺的人也都不与他亲近,您多担待些。贺流云,还不给卫小姐赔礼道歉!”赵之章压低嗓子对贺流云呵斥道。

      “哼!”又是一哼,贺流云摆摆袖子就大步往前走,丢下众人站在院内面面相觑。

      “赵大人,冒昧问一句,这贺大人,可是京城贺侯爷之子?”卫灵芸有些好奇,在大理寺,这官六品的大理寺丞,似乎比官三品的大理寺卿还要有威信?

      “卫小姐聪明,正是贺侯爷之子。”赵之章有些无奈心酸地笑道。

      这赵之章本来是一介布衣,是一个穷酸书生。父亲早亡,家里只剩一位盲眼老母和一个妹妹。赵之章十五过乡试,中了亚元。休整一年后,他拿着母亲给他的最后一点盘缠,进京赶考。皇天不负有心人,赵之章在会试中一举夺魁,其写的策论《修国策》更是让所有考官都赞不绝口。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赵之章打算衣锦还乡,接老母与幼妹来京城生活之时,邻近的考役郡突发疫病,大量难民涌入赵之章的家乡。等到赵之章回到桐乡时,已是满目疮痍。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赵之章像是一夜白了头,苍老数十岁。他抚着被流民锤坏的门板,看着草屋内的一片狼藉,终于忍不住怆然泪下。

      本是衣锦还乡,从此母慈子孝,尽享天伦之乐。没想到一朝三岁,竟是天人永隔。

      赵之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能为母亲与幼妹立下衣冠冢。皇命耽搁不得,一月,他就启程回京上任,大理寺正。而后因他断案如神,为人世故圆滑,很快便一步步升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而贺流云,清河侯贺辞之子,因着父亲二等侯的荫蔽,在大理寺直接寻了个寺丞的官位。平日也不做什么事,就在自己的办公房内待着,也不同大理寺里的其他人多交流。众人忌讳着他侯爷之子的身份,也不敢妄议,平日里的大小事务都要送去贺流云的书房过目。好在他并不过多干涉大理寺卿赵之章的决定。

      “这贺大人果然如传言中的一般冷傲孤僻,不近人情。”卫灵芸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不过贺大人的确是有真才实学,他心细如发,很多案件如果没有他在一旁指导,只靠我是万万不能的。”看来这赵之章是真的很畏惧贺流云,就连这种时候还不忘说他的好话。

      在大朝,寒门学士虽然可以靠科举这一条道路进入朝堂,但朝堂内也不乏靠着祖上荫蔽直接取官的世家子弟。这些世家子弟向来是看不起他们这些寒门的,就算有些人的学识与才能远不及他们这些寒窗苦读十年的秀才。这样的两极,导致大朝朝堂派别分化极其严重。一边是世家,一边是寒门,两方互不相让,相互对峙,为朝廷带来了许多麻烦。

      在卫灵芸的印象里,清河侯向来同自己的父亲关系亲厚,但是对于他这个儿子,自己倒也真是没什么了解。照现在的情况看,这贺流云对自己敌意不小,看来查案一事还是会有坎坷。

      “话不多说,卫小姐,咱们这就开始吧?”

      卫灵芸同赵之章一路走到卷宗室,由赵之章将这几日大理寺搜集到的与案件相关的卷宗找出,一并摆在桌子上供卫灵芸查看。

      “卫小姐,这就是这几日大理寺查到的东西,你先在这里查阅,有什么事可以找主簿问询。”

      这时,一旁的大理寺主簿适时上前自我介绍道:“卫小姐安好,我是大理寺主簿林侠文。如果卫小姐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就好。”说罢便很有眼色地退到一边,不再说话。

      “劳烦。”卫灵芸冲林侠文点点头。

      “寺中事务繁忙,那我就先行告退了。”

      “赵大人客气,请。”卫灵芸站起身,同赵之章告别。
      等到赵之章离开后,卫灵芸就立刻开始翻看面前的卷宗,仔细看了起来。

      门外,一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卷宗室内的情况。

      东宫,太子正在听影卫的回报。

      “禀太子,卫小姐今日已经前往大理寺,但抵达时被大理寺无故拖延,以致在寺外等候一个时辰有余。大理寺丞贺流云对卫小姐出言不逊,但未发生冲突。现在卫小姐应该在卷宗室阅读案件卷宗。”

      “贺流云?是贺家贺流云吗?”顾晋玄眯起眼睛,脑内仔细思索有关这个人的信息。

      整理好思绪,顾晋玄眼神一凛,当下便有了对策。

      “看墨。”顾晋玄提笔就在纸上走墨。
      “去,送信给清河侯。”写完后,顾晋玄又用竹筒将信封好,交给影卫。

      “你是,影几来着?”顾晋玄有些尴尬地看着面前的影卫。上一世登基后他因为毕清荷的妖言,就将这些影卫全部遣散了,以至于现在他见到他们并不能分清谁是谁。

      “回殿下,属下是影三。”说来也奇怪,自从上次太子病了一场,醒来后就认不出他们这些影卫了。不过影卫唯一的作用就为主子分忧,这些事也不是他们需要管的,所以也就没有人在意。

      “属下领命,定不负殿下所托。”从顾晋玄手上接下竹筒,影三立刻融入黑暗之中。

      顾晋玄还是有些不放心卫灵芸,毕竟上一世没有发生过这么多事,所以他还是在卫灵芸身边暗中安插了影卫保护她的安全。

      而顾晋玄的动向,此时也被身处娴雅宫的皇贵妃李娴月掌握得一清二楚。

      “你是说,他送信去了清河侯那里?”

      “回娘娘,千真万确,这是东宫里眼线传来的话。”跪在地上的宫侍答道。

      “母后,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顾晋弘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顾晋玄的把柄,好让他也体验一下这屈辱的滋味。

      “不急,他知道该怎么做。弘儿,你就是太骄躁。”李娴月品了一口今早文帝刚刚赏赐的雪顶山茶,缓缓说道。

      “儿臣这不是急嘛。”顾晋玄有些急切。

      “戒骄戒躁,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贪图一时,方能成事。”李娴月仍是不紧不慢,仿佛势在必行,言出必果。

      “那儿臣就听母妃的。”顾晋弘也知道他母妃的本事,于是很快就表示顺从李娴月的话。

      “接下来,咱们就看这顾晋玄怎么自讨苦吃了。”李娴月呵呵一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而另一边,大理寺内,卫灵芸翻看完了所有的卷宗,却并没有丛中找到有效的线索。卷踪里记载的都是些零零散散的宫人们的证词,大多驴唇不对马嘴,不是相互矛盾就是自相矛盾,根本分辨不出孰真孰假。

      “林主簿,所有的卷宗都在这里了吗?”

      “是,所有的都在这里了。”

      “没有遗漏?”

      “这是赵大人亲自整理的,确实没有遗漏。”

      卫灵芸皱了皱眉,没有再说话。这大理寺这几日调查的东西也太过片面和琐碎。按以往大理寺的断案手法,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结果。莫非,是有人在暗中阻挠?

      唉,这查案之路果然艰辛,看来今日是没办法从大理寺里找出什么了。今日就暂且作罢吧。

      卫灵芸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缓解了久坐的劳累。

      “还要劳烦林主簿去告知一下赵大人,小女今日就不再叨扰,明日进宫再与赵大人商讨。”

      “卫小姐不再多看看?”

      “这样一堆卷宗,就是看到明天也看不出什么结果来。”卫灵芸拍拍手下那一摞纸。

      “那卫小姐请随我来,我送卫小姐出大理寺。”

      “不必,我带着我的侍女走便是了。不算遥远,还记得路。”卫灵芸回绝了林主簿的好意,带着丹青便走出了卷宗室的大门。行至大理寺门前,竟是畅通无阻。

      “看来,还真有人不愿我在这里久留。”出了大理寺,卫灵芸回头望着高悬的牌匾,不屑地一笑。

      什么青天白日,明镜高悬。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弥勒草(卷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