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解范阳黎氏的套路 ...

  •   天下氏族,以鹤壁徐氏最负盛名,旬阳安氏、范阳黎氏,卢扬康氏各有清名。

      黎四虽然落草为寇,但只要不打着范阳黎氏的旗号,黎氏就不见得有心管他,也可能根本就奈何不了他。可是一旦将他曝于众目睽睽之下,范阳黎氏顷刻颜面无存。他们最先恨的怕不是这个做贼犯法的孽子恶徒,而是揭露他的益阳王。日后这个结必然是不死不休,甚至死而难休,黎四就是算好了这一点,才有底气在赵融面前卖弄,想利用他进身为官。

      说不定,邱复早就知道这件事!

      难怪团山匪剿而不尽。不是他不卖力,而是他不敢,淮州邱氏嫁到范阳的女儿又不少。

      “黎四不过是狐假虎威,想借范阳黎氏保他的命罢了!”只怕现在最想让他死的就是黎氏。

      “只怕他真的能借到‘虎威’。”赵融道,现在看,他是横竖都得得罪黎氏了。

      “子润,你因何废他的腿?”

      从前他还在旁听政事的时候,逢有大事,父皇也会询问他们几个皇子的意见作为考校,温启的对策周正些,而邱青望务实些。但此事之前,他从未见过邱青望对谁狠辣至此。当时时间拖得有点久,若是他没有飞出那一刀,自己可能就要接受了黎四的投诚了。那样,利弊会如何呢?

      “若我不及时废掉他,你会答应他吗?”他问得很不客气,甚至隐约觉得自己主公脑子坏掉了。

      赵融顿了一顿:“他将益阳王当成进身之阶,而非主公,收用此人,有弊无益。”但是当时情景下,如果他们不及时赶到,为保全自身,恐怕也只能饮鸩止渴。

      邱青望道:“黎四此人再机敏武功再高强也无法为我们所用,更别说拉拢范阳黎氏,若是收用此人:远了说,只要有他在,范阳黎氏儿女成为贼寇的事,早晚也会外泄,比起今日情形,不过早晚而已;往近了,说此番派兵剿团山匪本就有嫌邱复办事不力的缘故,拿了这个差事,只消不是一举全歼就不算完成得漂亮,这时候带着俘虏回去说招降了个人,完全是在打当日自己的脸。”

      赵融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却依然觉得他这次出手出的突兀。不仅这一刀,入山前,他明明还在同温起争论,却突然同意了他的主意,入山时,他一副万事不管的姿态,却关键时刻出手一刀,这些都十分突然。赵融不得其解,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变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

      邱青望受了这个夸奖:“范阳黎氏或许还有些用,但这个黎四绝对不能留,别舍本逐末。”

      “他是山匪本就该死。”赵融自然也赞同这个。

      “关键是谁来动手。”邱青望又道。

      “什么?”

      既然左右都要得罪黎氏,难道不该推上刑部大堂明正典刑吗?

      “范阳黎氏肯定不希望黎四的身份见天日,若是他上了大堂,众目睽睽……”谁下判谁倒霉,判死判活哪个都得罪了人。

      “所以……”这局棋竟然还没有走死?

      “不要让黎四活着入京了。”只要把这个消息泄露一点给黎氏,在他们动手时行个方便,就算是交换了一点默契和人情。

      范阳;黎氏有今日,总不会缺聪明人。

      翌日天明,赵融勒住马,等邱青望跟上来,二马并行,走出潞州府辖境,旁边间或种着几棵泡桐树,茂叶交叠,花穗密密,遮住了高高树盖里的鸟窝。

      “哄!”两只斑鸠双双飞出。

      一行人还在路上,益阳王奏折已经加急抵达御前:团山匪首畏罪自杀。

      犯人自杀,赵融就有看管不力之过,但他才完成了剿匪之责,又是受宠的皇子,这一点倒是无伤大雅。

      到京城,已有刑部的人在等候。

      “恭迎益阳王,王爷辛苦!”吕庆上前一步行礼。

      “吕主司免礼。”赵融忙下马还礼。

      交接也交接不出个花儿来,无非是检验过黎四的尸体,填好文书,赵融的任务就算结束,可以回府洗洗风尘吃个饭等着面圣了。

      鲍凤随着吕庆去刑部收交接事物的尾巴,正赶上黎开阳前来拜会刑部尚书崔迟。

      “黎侍卫长。”

      “鲍参军。”

      他上前一步,指着小吏架子上担着的尸首:“这就是为祸潞州府的山匪黎四?”

      “是。”鲍凤一个字没不多说,好似根本没想到范阳只有一个黎氏。

      “可否让我看一眼?”他又问道。

      “这……”鲍凤犹豫着看向吕庆,方才尸体已经移交了,这事本就要问刑部不该问他,且就算黎开阳是天子近臣,又与案件无关,没有理由对尸首靠近。

      吕庆亦是迟疑。

      黎开阳面色阴晦:“实不相瞒,在下有个兄弟,也是行四,已经失踪12年了。”

      鲍凤表情略变,吕庆吃惊不已,二人互相看了看,让开身。

      黎开阳上前掀开白布,于人不能见处惊了一瞬,马上掩下,长出一口气,转身道:“多谢。”

      “此人应当不是令弟。”鲍凤“察言观色”,问道。

      吕庆浑不知情,暗想鲍凤鲁莽:这直白白问出来,要是那就尴尬了。

      黎开阳摇摇头:“我弟弟出生范阳黎氏,怎么会去做这种恶事?”他沉声说道,面色似有阴霾重重,又勉强笑出来。

      “也是,先帝还赞过黎氏子弟‘隽逸风骨,风霜不夺’,令弟此时必定还在人间。”鲍凤不太会说话,安慰人的话说起来也不甚动听。范阳黎氏的子弟怎么能仅仅一个“还在人间”就够。

      黎开阳倒颇怀安慰,似乎真的这样就满意了。“谢鲍参军吉言。”转身走了,没再进去找崔尚书。

      赵融回府,刚传人准备沐浴,马上有内侍传话:皇上召见。他无奈套了件衣裳,就跟着进宫去。

      “儿臣叩见父皇!”意气满满,字字铿锵,一句普通的问安,叫得既含孺慕,又带着得意。

      “起来。”皇上自然欢喜,根本不叫他做完这些虚套子。原本皇七子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序齿,赵融上下都有兄弟,但这几年瑾妃很得宠,自然也惠及他,让皇上时不时想起他,父子之间也就比别的皇子亲近。

      皇帝让他说剿匪的事,赵融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没避讳策略上的行差踏错,却隐去了黎四的身份。要是此事处理得不及时而公之于众,皇家同黎氏说不定都不免要膈应起来;现在他已经自作主张,再报天天听,那就难免又惹人怀疑他拿此事同世家做了人情。只能隐下不报。

      皇帝见他不藏拙也不揽功,倒也满意,挥手起驾流云宫用午膳。

      流云宫外瑾妃已经得到消息,等在宫门口,看到皇帝和儿子同来,心里十分欢喜,迎上前去行了礼,就把儿子拉过来上下左右地看:“听说那匪首武艺高强你还深入虎穴,可有受伤?”

      赵融任她上上下下检查完:“母亲,我是王爷,哪需要我来深入虎穴?你也太多虑了。”

      “你就编瞎话哄我,欺负我不知道外头的事。”瑾妃拉起一边走一边埋汰,“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都闯到山匪窝里去了,还敢蒙我!”

      最后还是皇上当拦住了,叫开饭了才停下来。这种家常对话,他听着很受用。皇上以幼龄登基,母家也不显,是摄政王和众权臣心仪的傀儡,每每梦魇都是摄政王和太皇太后冷冰冰叫他点头的脸。皇后是卢扬康氏的嫡出女儿,淡然清贵,如神仙元君一般,夫妻俩相敬如宾许多年,就是打不开心防。瑾妃就是在这时入他眼:温柔平和,小家碧玉般,让他松松垮垮地享受着寻常地鱼*水*之*乐。

      吃完午饭,皇上要午睡,赵融要回府,瑾妃没法缠着听细节——这可是儿子第一次正式办差立功。但父子两个都不配合他。

      “真是有了儿子什么都忘了,你要知道什么不会问朕吗?”皇帝嘲笑她,但又很喜欢她时而聪明时而糊涂的样字。

      “是啊,儿子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有的是时候。再说,我刚回来还来不及沐浴,总要放我回一趟吧。”

      瑾妃被父子俩一搭一档给气着了:“走走走,别回来!有了媳妇就忘娘!”

      一句“有了媳妇就忘娘”歪打正着打进他心里。赵融不敢多留,强压喜色出了门,穿御花园过雨惜池,正要出宫,偏巧遇上了平王赵凛。

      “七弟,这喜上眉梢的,父皇给你什么奖赏了!”他本是无心一句——不管怎么说,这剿匪很成功,总归要有封赏的。

      “三哥好!”赵融本不料到宫门口了还要应酬,想再往回压着喜气已经压不住了,轻飘飘问了好,道:“父皇赏我回家陪媳妇!”

      也不算说谎话:这“媳妇儿”,英勇无比,亲手砍断了匪首黎四的腿,妙策解决了范阳黎氏这个大大的麻烦!

      赵凛不疑有他。

      益阳王妃崔氏,五品员外郎的女儿,没多少助力,但胜在蕙质兰心,与瑾妃很是相投,益阳王和王妃常常相携入宫给瑾妃请安。夫妻小别,赶回去见面太正常了。

      兄弟俩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分开。

      回府只见崔氏同孺人王氏候在庭前,好似兜头一盆冷水。要是不出这趟门,他还想不起来自己早就抬了两个女人入府了:崔氏是他正儿八经的王妃,一向和瑾妃好,许多事都靠她照顾;王氏就比较透明了,他还没怎么受宠的时候已经娶了王妃,瑾妃得宠后皇上觉得这安排亏待他,硬是从寿安候那里抢了个孙女来。

      可是,这两个女人是他名正言顺的枕边人,而邱青望却不能在此等候他。

      邱青望一直很体谅他;除此之外,他也从没有主动再抬一个女子进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解范阳黎氏的套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