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低鬓蝉影动  ...
            
                
                
                    - 
                          喜欢。
  喜欢是什么?
  喜欢是浪子口中一句不算数的话,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是随时可以改变的一种心意。
  就像澄琉毫无波澜地看着那些精致的木头小马,她摇摇头,说:“我很早以前就不喜欢这些玩具了,”她问教习姑姑:“为什么你们会觉得一个快要出嫁的人还会喜欢玩玩具?”
  “这不单单是给您准备的,”教习姑姑说:“晋国的皇帝陛下很喜欢玩具。”
  “他难道比我还小?”
  “他跟您一样大。”
  “那他还玩玩具。”
  “殿下,您不能称这些东西为玩具,或者说,玩具也不单是给孩子玩的。”这时候一个木匠走了过来:“您看这个。”
  他带澄琉去看一套锡做的士兵:“有的将军会定一套这样的小人来演式阵法,他们通常还会配上沙盘来模拟山川。玩这样的玩具恐怕不应该被耻笑。”
  澄琉俯下身去仔细观察这些小人,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小兵,有的是骑兵,有的是步兵,有的长胡子,有的还年轻。竟真是“千人千面”。
  “好漂亮,我可以带一个走吗?”澄琉问。
  “当然可以。”
  澄琉选择了一个步兵。
  “邢大力,一个刚刚从军的新兵。”木匠说。
  “他还有名字?”
  “在这里。”木匠把锡兵翻过来:“名字都刻在他们的鞋底。”
  “为什么要给他们起名字?”
  “在将军们手里,他们都是一模一样的、用来排兵布阵的工具,但其实他们都是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名字,有各自的故事。”木匠说:“不去想他们各自是谁,有什么样的家庭和经历,将军们才能做出最理智的判断。但只有想到了这些的将军,才能赢得最伟大的战争。”
  澄琉拉过他的手,看了一眼又放下:“你不是一个将军,甚至不是一个战士。”
  “我从小就是一个木匠,殿下,”木匠说:“我的兄长是一名战士。”
  “你应该感到光荣。”
  “我一向以兄长为荣。”
  澄琉转了两圈:“你们所有人都会陪我嫁到晋国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荣幸,殿下,只有手指和脑瓜同样灵活的人才能为您和晋国的皇帝陛下效劳。”
  “还需要动脑子?”澄琉笑了。
  “当然了殿下,笨蛋做出来的玩具不会让人开心,想想看,如果有人在做马的眼睛的时候,用红蜡来固定,那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
  “等天气一热,马的眼睛就会开始‘流血’。”
  澄琉吸了一口气。
  “而且我们需要思考,怎样设计,才能让玩具更加趁手。”木匠说:“像您手里的锡兵,摸起来并不扎手,这样就防止玩的时候被划伤。”
  澄琉看着手里的锡兵,对木匠笑道:“你们好聪明。”
  “殿下,我们该回去了。”教习姑姑说。
  一路上,生夏告诉澄琉,这些木匠都是天底下手最巧的,他们能在木头上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
  “因为晋国皇帝喜欢,”澄琉说:“送他再好的玩具,还不如送他一群工匠。”
  “陛下也希望您在晋国可以开心。”教习姑姑说。
  澄琉低头看手上的锡兵,问:“什么时候可以有信使送信去齐国?”
  “您的信,陛下大概会单独派人送去长安。”
  “那你帮我铺纸吧。”
  纸铺好了,她却一直下不了笔。
  家书好写吗?
  如果离家只三两月,自然好写。可她离家已快半年,而且是天翻地覆的半年。
  她的信是写给二哥高敏的,因为大哥高诲已经在叛贼的围攻下牺牲了。
  她还剩下三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妹妹,一个遗腹的侄女,都住在高敏的府上。
  人丁兴旺的高氏,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破破旧旧的义阳王府。
  她曾经痛斥这些人是孬种,是贰臣,因为他们向岑谦和梁真俯首称臣来自保。
  到现在,她只希望他们在齐国可以平安,等到了时候,说不定还能派个人来参加她的婚礼。
  覆巢之下,所有的矛盾与隔阂,无非都化作一个相依相偎的要求。
  等她从感慨和回忆中走出来,几张纸已经写满了。
  “你在写信?”这时候元昊走了进来。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家书,我从来没写过。”
  “可你写了很多。”元昊看到了她桌上的锡兵:“这是什么?”然后他笑了:“一个小人儿。”
  “他叫——”澄琉看了一眼他鞋底的名字:“邢大力。”
  “他还有名字?”
  “每一个士兵都有。”
  “这样一个小人儿并不能保护我的公主殿下,”元昊在她腮边吻了一下:“我带了一个侍卫给你,他会一直跟着保护你,包括在晋国。”
  澄琉抬头,看见了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与其说他是个侍卫,不如说他是个刺客。
  但这样的人通常都有很厉害的武功。
  “为什么忽然要给我侍卫?”
  “因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在出嫁前总是非常危险的。”
  “在宫里也危险吗?”
  “你这几天或许会经常出宫。”
  “去做什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