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何处是我家 ...

  •   远处海港传来阵阵船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这里从来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1931年,上海。
      “小姐,我们快到了,我们就快回家了。”一名女子激动地对着身旁的女子说。说话的这名女子上着米白色衬衫,下着茶色洋装裤,脚上一双黑色皮靴,虽没有什么女性装饰,倒显得干净利落。再看身边那位,穿了一件白色雪纺连衣裙,领间镶嵌着一串小巧晶莹的珍珠,窈窕身姿玲珑有致,举止得体,优雅端庄。美中不足便是她身下坐着的轮椅了。
      岸上的阳光透过舷窗,打在书页上。女子的唇轻轻勾起,她双手轻柔地捧着放在腿上的书,页角已经有些许磨损,她静静地盯着斜溢而出的那缕阳光在书中的影子。少顷,女子合上书页,灰绿色的书皮上无声地躺着两个隶体黑字——沉沦,右下侧是娟秀的小楷——秦思之。
      “阿烟,这一路上你也闷坏了吧,陪我出去转转。”女子的声线温柔似水,莫烟一听自家小姐这话随即满脸的笑容。
      甲板上早已站满了许许多多的旅客,他们向着岸边望去,那目光中饱含着对故土的思念。“九一八”事变,让无数心系祖国的中国同胞纷纷离开那个陌生冰冷、充满敌意的国度。
      “小姐,您看,外白渡桥。”阿烟指着远处的建筑,思之的视线迫不及待地聚焦在她所指的方向。“上海,我回来了!”思之坐在轮椅上,但还是张开双臂,迎接扑面而来的故乡的风。
      高大的轮船缓缓靠岸,船上的人你来我往,争先恐后地想要投入自己亲人的怀抱。由于思之行动不便,莫烟只能推着思之到了甲板的角落等着。这时一男子被推搡到了思之呼吸所能及的面前,夹带着蹭掉了那本《沉沦》,思之眉头微蹙,神色紧张。莫烟见状二话不说便覆到思之身前保护着她,将她与男子隔绝开来。
      男子头戴一顶黑色平绒礼帽,身着浅蓝色长衫,手上握着一个棕色公文包,“这位小姐,是在下冒犯了。”男子开口道。思之微笑着回应:“无碍,是我在这里挡了先生的路。”男子同样回以微笑,他正想弯腰去拾些什么,莫烟就用蛮力推开了男子,饶是人群再拥挤,他的容貌也没有一丝狰狞狼狈,依然是风度翩翩。还不等他反应阿烟便抢着说道:“知道冒犯还不赶紧闪开,伤了我家小姐我可不饶你。”“阿烟!”思之的语气颇有责备的意味,“我的书落在地上了。”莫烟低头一看,这才发觉自己做错了事,赶忙消声,蹲下捡起了那本《沉沦》,看也没看就胡乱塞进了提着的箱子里。
      等到莫烟再次站立起来后,男子又一次弯下了腰拾起了地上的又一本《沉沦》,仔细地拂了拂书页上的灰尘。“先生也看达夫的《沉沦》?”思之看到封皮上熟悉的名字开口问道。“是啊,怎么小姐也读?”男子彬彬有礼地回问。思之微笑,偏了偏头指着莫烟装书的箱子:“在国外读书,聊以慰藉罢了。”男子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思之,“哦?那小姐可一定要谈一谈感受。”莫烟望了望舷梯处越来越少的乘客,于是轻咳了几声提醒着:“谈什么谈啊?小姐,我们可以走了。”
      男子意识到自己失言,话锋一转:“你们两个女孩子大包小包的不方便,我帮个忙。”说着他就要上手去接莫烟手里的箱子,莫烟警惕地看着他。“阿烟”思之叫道,“先生一片好意。”莫烟听到小姐的话极不情愿的将箱子交到了男子的手上。“有劳先生了。”思之致意。
      男子走在前面,拎着一大一小两只箱子,莫烟在后面搀扶着思之,慢慢地走下舷梯,费了一些时间才到了地面。“好了,两位,东西我放这儿了。”男子将箱子平稳地放到地面上,起身从包中拿出了一张名片,恭敬地递给了思之:“小姐,这是我的名片,有机会我一定要和小姐探讨一下达夫先生的作品。”莫烟在一旁听得不耐烦,催促着那名男子,没有好气地说:“好了好了,箱子多谢了,你没机会了,快走吧啊。”
      男子离开后,思之看着名片上的名字,缓缓地念着:薄暮安,思之微笑着,那笑容仿佛和煦的阳光,又仿佛洁白的云朵。“小姐,看什么呢这么出神?”莫烟整个人蹲在思之身边,好奇地问着,“刚刚那男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表叔可说了,出门在外远离陌生人才可平安。”思之被莫烟长辈似的嘱咐语气弄得哭笑不得“好好好,我都听你的,一定提高警惕好了吧?”主仆两人嬉闹着。“哎,小姐,家里怎么还不来人接我们啊?都等了这么久了。”莫烟问道。“你看,这不是来了么?”思之指着不远处驶来一辆秦家汽车。
      莫烟兴奋不已,雀跃着。车子停稳后,车上走下来一位老者,头发白了大片,但依旧容光焕发,步伐稳健,身着暗红纹丝绸短褂,内衬灰色云锦长衫,身份之尊贵可见。他向前迎着,这边莫烟推着思之,司机接下了行李。“钟叔!”“表叔!”两人一起叫着面前的老者。钟蒲臣看着几年未见的思之与莫烟,“小姐……”说着说着他眼中不禁落下了几滴眼泪。思之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出言安慰:“钟叔,您这是怎么了,我们回家本该是高兴事,怎么不等思之向着您哭诉反倒是您先开了了头儿呢?”一旁莫烟也劝慰着:“可不是么表叔,小姐说得对,您老人家理应高兴。”钟蒲臣用手背拭去了泪水,笑着对两个晚辈说:“小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我们回家聊。”
      四年不见,故人可还安好?家,一个温暖的字眼,思之向往着。
      莫烟陪着思之坐在后座上,上车后,思之便迫不及待地问:“钟叔,我爹娘还好吗?”钟蒲臣没有回头,思之并没有看到他脸上的抽动,这时莫烟轻轻提醒了句:“小姐,您颠簸了一路了先休息一会,等会到了我叫您。”思之点了点头,也没有多想便倚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钟蒲臣这时才回过头看向莫烟,两个人心照不宣。
      车子停在了秦宅的门口,莫烟摇了摇思之,“小姐,小姐,我们到了。”思之睁开双眼,像一个孩童一般看着许久未见的秦宅,下一刻,她顾不上双腿的残疾就打开了车门,半倚在门框上。“哎,小姐。”莫烟连忙跑到思之这一侧阻拦她,“小姐,您慢点。”思之费力地喘息着,莫烟小心地扶着她做到了轮椅上。
      思之抬头看着面前的家,暗青色的砖,西式的廊柱,每一个角落似乎都还残留着儿时与同伴嬉闹的场景,这幢楼也在这地界矗立了二十多年,惹人万千思绪。“小姐!”门口传来了一个沧桑的声音,只见一个老妇人小跑着到了思之面前,“荷妈?”思之惊呼出声,荷妈俯下身子拥着思之,轻轻地抚着她的头,不时呢喃着:“小姐变了模样,人也瘦了,荷妈都快认不出了,是不是日本国的伙食不好啊?”
      思之打小就是荷妈身边长大的,荷妈无儿无女,和思之两人的感情也不亚于真正的母女。两人寒暄着好一阵子,思之这才抬起头往荷妈身后看去,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荷妈,怎么不见爹和娘?”思之发问。在场的所有人都敛起了笑容,一时之间,整个院子安静的要命。
      “阿烟”钟叔的声音响起,几乎是命令的语气“先带小姐回房休息。”“好”莫烟应声,正想推着思之回房,思之的手拄在轮椅边上,莫烟便不再有动作。思之费力地想要站起啦,莫烟看到上前扶住她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缓缓走到钟蒲臣的面前。
      “钟叔,你们是不是在瞒我什么?我爹娘呢?怎么不见他们?”思之接二连三地问着,钟蒲臣终是叹了一口气,手一挥示意下人们离开。“小姐,跟我来。”钟蒲臣亲自把轮椅推到了思之身边。
      钟蒲臣一个人推着思之到了家中的一间屋子。“钟叔,您带我来父亲的书房……”钟蒲臣一摆手,思之便没有继续说下去。“小姐,民国十五年,老爷太太送您出国留学,您走的第二个年头他们就离开了上海。”钟蒲臣娓娓道来。“您说什么呢?”思之不敢相信听到的,“快别和我开玩笑了,秦家这么多年的家业都在上海,爹娘又怎么会离开呢?”钟蒲臣的脸上没有太多额外的表情,思之一直笑着:“好,钟叔,那您一定知道他们外出是为了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回来吧?”钟蒲臣摇了摇头,思之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慌乱。
      “老爷太太不说的事我不会问,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一定是有他们的苦衷”钟蒲臣回答,“您离开了这个家四年了,他们也就走了四年,临了老爷嘱咐我照顾好你,照顾好秦氏家业,等你学成归来好把这一切都交给您,不管怎样您都是秦家唯一的继承人。”“那这几年来家中寄来的信?”思之并不甘心地发问。“是我代写的。”钟蒲臣如实回答。“不,这不可能,不可能,我不信。”泪水就在思之的眼眶打转,多年的经历使她成长,她告诉自己要克制,不能再像个小孩子那样任性了。
      “钟叔,我想一个人静静。”思之辛苦地压抑着,在钟蒲臣阖上门的那一刹那,情绪翻涌而来,“爹,娘,你们什么也不说,就这么走了,你们不知道我看到那一封封家书漂洋过海到我的手中,我能开心多久。这么大的家,就只剩下我自己了。”思之啜泣着,“没有你们的家还算是家吗?”
      那一刻,思之有过怨恨,抱怨父母的不辞而别,还是抱怨管家的欺瞒,或许,都有。
      这么大的上海,何处才是我的家?思之看向窗外的那片光影。
      看不真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何处是我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