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第 104 章 ...

  •   四周的乌孙贵族纷纷看向江晚。年轻些的还好,只是带着好奇;年长的贵族大多用审视的、不满的目光望着她。

      这一关虽险,但过去了,清江居在乌孙便都是坦途。而且今日的祭祀也是昆弥对她的考验——乌孙的王不会扶持一个扛不住事的使节。

      面对数千道目光,江晚就像没察觉到似的,低头以袄教信徒的方式抚胸行礼。

      见她用袄教的行礼姿势,贵族们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些,第一排右手边一名贵族男子问道:“贵使也信袄教吗?”

      江晚微微弯腰:“我尊重贵国的风俗。”

      那贵族大怒:“昆弥!此女乃外族人,又不信我神,怎能让她参加祭祀!”

      “贵使为祭祀提供器皿,也是大周与我乌孙结盟的诚意,特尔加,你何必固执己见?”昆弥和蔼地说。

      名叫特尔加的贵族哼了一声:“中原人胆小懦弱,有何用处。”

      “够了!”右夫人面色一沉,“乌孙已经与大周签订贸易条约,你这么说,是对昆弥的决定不满吗!”

      特尔加口称不敢,却气哼哼地转过头,拿后脑勺背对着江晚。

      见右夫人暂时控制住场面,江晚挺直了背脊,提高声音道:“乌孙的各位贵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贵国的灯节祭祀现场,也是大周与乌孙朝廷的第一次合作。诸位对于中原人不熟悉,有所顾虑,我都理解,也愿意尽力学习贵国习俗。但诸位细想,匈奴人、车迟人、大苑人,都参加过贵国的灯节祭祀,大周只是距离遥远些,有何不能的?”

      “为了筹备祭祀器皿,我和使团成员系统学习了袄教信仰,和祭祀的流程,将贵国前些年的祭祀器皿一一研究,生怕有什么错处惹恼了袄神。诸位知道,我们使团六天前才到达乌孙,之后又日夜不休地赶制器皿,直到今晨才制作完成。”

      江晚顿了顿,观察着周围人的神情。最先松动的是远处的平民百姓,比起从政之人,百姓们更容易被诚心、被付出所感动。不少一开始坚决反对的百姓,都在认真听她的话了。

      “正如右夫人所说,这是我大周与贵国结盟的诚意,我一直很向往乌孙的风土人情,愿意学习贵国风俗,融入贵国生活。希望诸位看在这份诚心上,给我一个机会,先看看这些祭祀器皿可合你们的心意。”

      远处的乌孙百姓表情动容,参与祭祀的贵族也有些动摇,小声地交流起来。

      江晚弯腰行礼,姿态谦卑: “袄神有神谕: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从善者将逐步进入天国,首进天堂之善思天,次进善语天,继进善行天,最后步入光明天,即永恒之天堂。接纳流浪的异乡人也是善行,愿伟大的袄神保佑你们进入天堂。”

      一席话说完,白烟云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袄教的教义,当初昆弥送来时他们都以为,不过是落后的原始宗教而已,属于统治者用来奴役群众的黑魔法,大家都忙着制作瓷器,根本没看过。

      江大人不光看了,还能整段背诵!用对方的信仰说服对方,还间接证明自己真的学习了对方的文化。这下外围百姓们都和颜悦色的,纷纷要求使用她提供的器皿进行祭祀。

      而贵族统治者们既然用袄教教义统治群众,就必须承认教义。江晚搬出袄神神谕,哪怕是亲匈奴派的贵族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上前走下一个流程。

      属于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了。

      白烟云默默地看着江晚,决定以后对后者言听计从,绝不多言。

      江晚回头,一脸莫名:“看着我做什么?我哪里不对吗?”

      白烟云:“大人你哪里都不对,像怪物。”

      江晚:?

      接下来是点招魂灯的环节。这个环节,是乌孙每个大家族的家主及夫人来到墓碑前,点上招魂灯。

      第一盏灯,敬历代昆弥。

      昆弥和右夫人双双上前,先向袄神跪拜,然后来到墓碑前。昆弥点燃蜡烛,右夫人一边用手挡风,一边拿起网纹青瓷罐,罩住火苗。

      晃动的火苗稳定了许多,两人一起将安魂灯捧过头顶。

      经历了前面一番争吵,乌孙众人的目光不由得落在瓷罐上。厚重的天青色底子,搭配彩色的图案,釉料均匀细腻,镂空设计光滑精致,比去年的陶罐养眼多了。

      乌孙的陶器比大周落后了两三百年,陶质粗糙,上起颜色来十分困难,凹处颜色深一些,凸处浅一些,有些边角处还是突兀的空白。

      而江晚制作的青瓷器不仅没有这些缺点,科学的镂空设计还更好的为蜡烛挡风,同时又不影响透光。火苗稳定了,便给招魂灯整体增加了神圣庄重感。

      先前乌孙人或许对中原器物有所耳闻,但直到此刻,他们才亲眼验证了大周手工业的先进。

      那些心怀抵触又不得不用江晚的瓷器进行祭祀的老家主们,也多了几分好奇。年轻的家主们更是跃跃欲试,想着祭祀时要近距离感受一下中原瓷器的魅力。

      乌孙的大家族不多,需要点招魂灯的家主一共九十九位。

      这些家主点灯的时候,才发现网纹青瓷罐只是普通的一样。墓碑前的骆驼奉盘,每一只骆驼都做的惟妙惟肖。在乌孙,这种艺术品是要工匠雕琢数月而成,价值高到可以做家主夫人生辰礼的程度。

      结果这个中原人四五日的时间制作出了一百个这样的艺术品,且每一个都如此精致!

      墓碑:从未见过如此奢侈的祭祀器皿。

      家主:中原人这么变态吗?

      祭祀之前,他们也听到了民间一些传言,说中原的屋子用金子制成之类的。当时家主们嗤之以鼻,现在看来,还真有可能——能一下子拿出一百件这么贵的玩意儿,可见中原人确实有钱。

      好几个年轻家主点完灯回来,眼睛都发直了。要不是还在祭祀仪式中,他们恨不得直接上去问江晚,这些器具能不能卖给他们。

      家主点招魂灯的环节是最长的,因为每一对夫妇都要先跪拜袄神,再点燃招魂灯,然后将马奶酒洒在地上,叩拜祖先。一整套下来,已经日薄西山了。

      集体祈祷之后,就来到轻松一些的晚餐环节。大家换上便装,围坐在篝火旁,侍者将供品牛羊肉、马奶酒、水果等摆放在草原上,由众人分食。

      对于袄教信徒而言,这些食物是“神明赐给信众的福祉”,再挑食的人,也会把自己那份吃光。江晚等人当然也入乡随俗,抓起羊腿啃食。

      不过因为陈曦年纪小,她的那碗马奶酒就由白烟云代喝了。

      酒足肉饱,昆弥大手一挥,便有侍者捧上来一盘盘的金银珠宝。

      原始的袄教祭祀仪式也有互相赠礼环节,不过那时候部落人少,每个人都要赠送,表示对其他成员的认可和接纳。现在乌孙人口增多了,也从原始部落发展为国家,赠礼环节就简化了,变为家族之间互赠礼品。

      除了珠宝,还有送金雕的、送弓箭、宝马、香水、首饰的都有。从昆弥开始,每一位家主都给了江晚一份礼物,代表着这些乌孙贵族对她的接纳。

      轮到她时,她拍了两下手,身后的使团官员端着一件件光滑灿烂的苏绣衣裳,一字排开。

      火光映在这些衣服上,更是熠熠生辉,将一众乌孙贵族都看得呆住了。

      没想到江晚也备了礼物,更没想到是这么好看的礼物。

      备了礼物就说明她早有自信能让他们接纳、喜爱,并不是临场发挥,也不是碰碰运气,这种云淡风轻的掌控感让他们对江晚肃然起敬。

      “此衣材质是中原有名的浮光锦,一匹百金。上面的绣纹是如意云纹,寓意万事顺遂,用的是临安特有的苏绣技法。”江晚一边介绍一边把陈曦拉到身边,“我这徒儿擅长苏绣,这些衣裳都是她设计的。为此她还跑遍了赤谷城,打听了每一位家主夫人的身形,可以说是为各位夫人量身定做的。”

      听了这话,在场的九十九位家主夫人既震惊又感动。其中一位打量着陈曦,微微弯下腰:“小姑娘,这一套衣裳要费不少功夫吧?”

      “要经过织线、熨烫、裁剪、缝制等多道工序,一件衣裳的工时要两百四十个时辰,也就是四十名女工制作四日,才成一件绣衣。”陈曦讲起苏绣来一脸认真,“只有竭尽心力制作的衣裳,才配得上您这样尊贵又美丽的夫人。”

      这句奉承的话,若换了成年政客来说,就显得夸张谄媚,可放到陈曦身上,再搭配她一本正经的认真模样,那贵妇人竟觉得她是真心夸赞的。

      “小嘴真甜。”贵夫人噗嗤一笑,命身边的侍女接过那件衣裳。

      包括右夫人在内的所有乌孙贵妇,都收下了江晚的礼物。

      当然,选择礼物的时候江晚也是思考过的。哪怕她能获得乌孙贵族们的认可,亲近匈奴的家主们或许会顾虑政治立场,不接受赠礼。

      但赠予家主夫人们,就淡化了这份礼物的政治因素。女子皆有爱美之心,怜幼之心,从她们那里下手,会轻松很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